专栏名称: 自贡网
自贡网(www.zgm.cn)作为自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新闻门户网站,是在自贡市委、自贡市人民政府直接支持下创办的市级主流媒体。权威媒体,自贡门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自贡网

400张金融票据 演绎出一部川盐抗战史

自贡网  · 公众号  · 四川  · 2017-11-29 20: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自贡网”可关注我们


“把又一张票据放进收藏夹里,再写上一句简单介绍语后,我的内心激动不已。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盐’的专题集藏,还是一部川盐抗战史。”沿滩区信用联社原主任陈桥,收藏了400多张抗战时期的盐业金融票据,并做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硕。



陈桥收藏、研究盐业史资料已经多年,颇有收获。今年7月,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一位研究人员说,该馆相关实物应有尽有,市档案馆则有浩如烟海的盐业史资料……收藏与研究要有所突破,抗战时期与盐相关的金融票据可以尝试一下。


那位研究人员或许是随便说说,陈桥却把它当做了一件大事,立即着手专题收藏与研究。他首先从自己收藏的上千张金融票据中,抽出100多张与抗战相关的四川盐业金融票据,分《抗战时期的盐务管理机关》《抗战时期食盐的官收与官运》《抗战时期银行关于“盐”的电报》等7个部分进行归类。


随后,陈桥通过微信、QQ、电话等联络方式,联系全国各地的票据收藏家,从他们手中收藏反映川盐抗战的金融票据。重庆万州市一家老银行在不久前拆迁,一位收藏者得到大量老票据,陈桥一次性向其购买了100多份自己急需的金融票据。


与此同时,陈桥还到票据藏品交易网站寻找自己需要的。他首先想到年初,在某网站发现了一张富昌美盐号开出的票据。当时,他不知道富昌美盐号是自贡盐商的,便没有引起重视。陈桥登陆网站,惊喜地发现这张品相完好的票据还没有出售,于是赶紧收购。


该票据为竖式,长20厘米、宽9.2厘米,是王三畏堂设在重庆的富昌美盐号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九月十五日,开出的一张中国银行现金支票,金额为国币叁千柒百五拾五元另柒仙正。富昌美盐号支取这笔现金的用途是“付渝花押汇”。陈桥经过研究,发现这张看似普通的银行支票上面记载着诸多信息。


1929年,王德谦出任自贡老四大盐商之一的王三畏堂的末代掌门人。不久,他在自流井设立了富昌美钱号,以统筹、调度、经营其所有的盐业富余资金,以及旗下的全部金融资产。同时,又在自流井、重庆等地设立富昌美盐号及其分号,以运销自产的井盐。一度时期,富昌美钱号、富昌美盐号雄震八方。


这张支票上“付渝花押汇”,是指富昌美盐号支取这笔钱,用于归还银行的盐载押汇贷款。



据陈桥考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政府规定,四川盐运使暑每个月除本身经费外,必须筹足150万元解交给位于重庆的中央银行,作为整理四川省地方所发公债基金之用。1935年9月,缪秋杰调任四川盐务稽核分所经理兼四川盐运使、川盐销区总视察。他上任不久,渝帮盐运商反对其废除盐运专商制,拒绝前来自流井购盐,导致富荣盐场井盐滞销,使得他面临完不成筹足150万元解库税款的压力。1936年10月,在他多次与中国银行协商后,创办了盐载押汇贷款业务,不仅解决了盐运商人资金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自贡井盐积压等多重问题。该贷款业务还为后来自贡井盐增产赶运、支援抗战,提供了重要保证。


至今,陈桥已收藏到400多张川盐抗战金融票据,主要有银行汇票、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银行与相关部门的电报。对每一张票据承载的信息,他都进行了考证。陈桥先后购买了《中国盐业史》《中国近代盐务资料选辑》《民国盐务史稿》《四川省金融志》《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抗战时期的中国盐业》等20多部相关图书,为他考证抗战时期川盐金融票据背后的信息,提供了巨大帮助。


八年抗战,四川两大实绩功不可没,一是川军抗战,二是川盐抗战。挖掘川盐抗战史料,还原川盐抗战历史,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的事情。相关部门看到陈桥的抗战盐业金融票据专题收藏集后,表示将举办该专题展览,并出版该专辑票据图录。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理工学院教授曾凡英看后大加赞赏,并建议陈桥出版一本专题收藏、研究的图书。


陈桥表示,抗战盐业金融票据专题收藏到一定数量,并研究到一定深度后,他会将其整理出版成具有史料和学术双重性质的图书。


来源:自贡网


记者:蒋周德

编辑:周童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