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唯一官方公众平台。提供高效课堂最新资讯,解析高效课堂技术操作,让更多学校和教师成功,让更多学生受益。我们是众多名校的课改教练,是“大家”的平台,关注我们,让课改变得简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完美Excel  ·  使用deepseek自动填写Excel工作表信息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直答接入满血版 ... ·  13 小时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WPS表格中的几个常用函数公式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𝒕𝒂𝒍𝒌 𝒕𝒐 𝒕𝒉𝒆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效课堂

这些不知道,你不仅out了,还怎么过年?!

高效课堂  · 公众号  ·  · 2018-02-14 16:06

正文

1.辞旧迎新的祈祷日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一种专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怪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而“年”一“过”,则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因此,人们纷纷想方设法让“年”尽快过去,比如用鞭炮把年轰走,于是就有了过年燃放鞭炮的习俗,这就是春节“辞旧”的一面。


同时,春节又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因此,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属于春天的美好节日。人们纷纷在自家的门前贴上春联和倒贴“福”字,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这就是春节“迎新”的一面。


综合起来,春节既是“辞旧”的节日,又是“迎新”的节日,人们在辞旧迎新中不断地寄托着自己的种种美好祝愿,因此把春节称为中国的“祈祷日”是恰如其分的。


2.阖家欢乐的团圆日

我们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团圆日”,但实际上,春节更是比“中秋节”重要得多的“团圆日”。中国人常说:“麻雀都有个三十夜”,说的就是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回家与家人团聚,离家的孩子尽管有千里万里也要力争回到父母身边,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过年的前一夜既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吃年饭就叫“团年”。


团圆夜里家家户户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塘,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一般是先由长辈讲家族发祥的历史,讲家族的宗派字派,讲家族的名人佚事等;然后大家互相祝贺鼓励,展望未来等。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合起来就是“更岁交子”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而南方则有吃年糕的习俗,象征生活步步登高。


3.祭拜祖先和逝去亲人的

安息日

应该说,中国的“清明节”大体类似于西方的“安息日”,但实际上,春节更是比清明节还重要的“安息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最要紧的事就是祭拜祖先和逝去的亲人,要多次向他们祷告,希望他们在上天获得“安息”。


从腊月初八开始,要对祖先举行“腊八祭”;腊月二十四要祭祀灶神,乞求丰衣足食;腊月三十过大年,既要在吃团圆饭之前先到祖先和逝去亲人的坟头进行祭祀,又要在团圆饭桌上进行祭祀,俗称“磕筷子”。即在摆满佳肴的餐桌上放一些筷子,并向祖先和逝去的亲人祷告,请他们回家过年,还要用筷子轻轻地翻动盘里的菜肴,表示祖先和逝去亲人的灵魂来吃过年饭了;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上九”,也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正月十五是元霄,这一天之后春节也就结束了,所以必须再一次隆重地祭祀祖先和逝去的亲人,晚上还要到他们的坟头去上香和送灯。


从整个春节来看,毫无疑问,祭祀始终是一条主线,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多次祭祀使自己的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在天国得到安息。


4.尊敬老人的老人节

爱护少年儿童的儿童节

在整个春节期间,老人都会受到特别的尊重,很多地方在过大年吃团圆饭时,要组织家中的小辈向长辈叩头,以此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而有的地方则是在新年初一再组织小辈向长辈行叩头礼。应该说,老人在春节时得到的尊重一点都不亚于“重阳节”,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反过来,长辈对小辈也表示出极大的关爱之情,突出的表现就是长辈很大方地给小辈“压岁钱”,尽管有的小辈已好几十岁了,但长辈仍然给他“压岁钱”,小辈也会心安理得地接受。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是非常希望得到长辈的“压岁钱”的,过春节对少年儿童而言,由于有“压岁钱”的诱惑,因此这的确是一个比“儿童节”还要快乐实惠的节日。


5.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交节

可以认为,在整个春节期间,到处都是“社交”的场合,人们会抓紧一切时机进行“社交”活动,如走亲访友,拜会长辈,媒婆牵线,洽谈生意等等,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社交景象。但春节期间进行社交活动也有一定的讲究,不能乱来。一般而言,“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拜丈人,初四初五自家人,初六以后乱窜门”。在新年中,不管碰到谁,都要互相“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以示互相祝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