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蓝财经网
深蓝财经是中国最大的财经记者社区,是国内财经新闻发源地之一,由国内财经媒体精英倾力打造,志在成为财经内容中央厨房,为十万用户提供优质财经内容。www.mycaijing.com.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深蓝财经网

范冰冰之后,下一个可能就是你

深蓝财经网  · 公众号  ·  · 2018-10-03 21: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范冰冰终于在消失100天之后,在这个举国欢庆的国庆节里重新现身了。


她为全国人民的节日带来了喜上加喜的消息,主要原因有三:


1、范冰冰偷税逃税的行为水落石出,大家不用天天守着崔永元的微博再曝什么猛料才能知道真相了,因为 真相已经浮出水面


2、范冰冰终于将过去拖欠国家的税款要补缴了,另外还要巨额罚款,总计超过8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目,几乎是创下了明星补缴认罚的纪录,国家终于赢得了又一场 反偷逃税战争


3、范冰冰的 示范作用 ,将为国家的税务征收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为此,范冰冰还进行了道歉:“将按照税务部门的最终处罚决定,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筹措资金,补缴税款,缴纳罚款”。



范冰冰8亿巨款的缴纳加上一纸道歉,为她免去了牢狱之灾。但很多网友却感到不满了,特别是联想到当年的老明星刘晓庆坐牢过往,很多网友是义愤填膺。



16年前的影坛一姐刘晓庆,被法院认定偷税金额840万元,最后入监服刑422天。而范冰冰就这么算了?


但毕竟时过境迁法律确实不一样了。



按照现行法律,范冰冰如果算初犯,补缴了确实就可以免予刑事追究,所以人民日报也认为这是一次公平公正的处罚。


人民日报评论称:法律面前没有例外。


一纸阴阳合同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涉案人员是家喻户晓的明星。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对公众人物的要求只会更高,不可能变低。而公众人物自身也应该意识到,粉丝、观众的喜爱和信任不是任意妄为的资本,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责任越大,越是要挺起肩膀,发挥榜样的作用,传播积极的正能量。这是公众人物的必修课,也是公共空间最基本的共识。我们不可能因为犯法的是公众人物而给予优待,同时也不可能因为是公众人物而给予超出必要的制裁。


范冰冰事件可以被看做是一次反偷税逃税的标志性事件,警示性作用相当大。同样是中央媒体的央视网评论称:且看下一个是谁?


我们也希望这次追缴行动,不仅仅只是针对范冰冰的,而是一次面向所有影视明星、公平公开的普法行动。从网络传言看,还有个别影视明星的所做所为并不在范冰冰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且等下一个


在范冰冰偷逃税事件水落石出之时,国家税务总局也宣布即将开展专项行动,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


这次行动对影视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下达补缴税款的通牒令 ,要求他们在今年12月31日前自查自纠并到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可以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否则将依法严肃处理。


事实上,从今年8月份开始,税务系统就开始在严查整顿影视行业征税问题。


影视圈近期流传的一份东阳市税务局的通知显示,不符合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管理条件的影视工作室,要于今年6月30日起终止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并需在45天内补缴税额,否则税务机关将依法处理。征收方式将改为查账征收。



而更有消息称,自8月1日起,影视圈执行新税制,税率从原本最低6.7%左右,直接飙升到42%,而且要求按照新税制一次性补缴6个月的税款。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中国最赚钱的8位明星收入情况如下:


范冰冰,年收入已经超过2.4亿。


鹿晗,年收入为1.86亿。


周杰伦,年收入高达1.85亿元人民币。


李易峰,年收入已经超过1.7亿。


成龙,年入近1.7亿元人民币。


黄晓明,今年赚1.6亿多。


刘涛,年入超过1.5亿。


杨颖,年收入近1.5个亿


过去税率只有6.7%,而现在飙升到42%后,最少的杨颖都要交6千多万,最高要交1个亿。算起来,这八个最赚钱的影星以后每年总共至少要缴纳5.9亿元左右。


税率飙升,引发的是影视行业的地震,已经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影视宣传类的公司已经宣布破产,而可能在范冰冰事件之后关门大吉的应该不会少,部分影视剧开始停拍。



范冰冰偷逃税事件的处理,在被公众叫好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每一个国人值得警示的大事件。


严格按照法律来讲,偷逃税几乎存在于每个民众日常行为中,只是范冰冰等明星偷逃大头,我等普通民众偷逃小头。


在中国人私人生活中,逃税或许非常公开。朋友聚会时交流“谁能帮我找些发票”却从不怕人偷听;一些发劳务费的单位,会计让每个人多找几个身份证走账,也是公开秘密;当媒体曝光富豪逃税时,人们揶揄“挣这么多钱,还不够?”


所以,在财政趋紧、税务征收压力增大的形势下,防范应征税收被偷逃很可能是未来税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影视行业在社会中具有重大影响力,为每个人的自觉缴税进行了一次提前动员。



附:发票偷逃税的一些形式,请注意防范


来源:中国税务网


一是重复使用发票。


一些从事商品零售、饮食、娱乐业经营的个体纳税人,为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存在重复使用发票的现象。他们为了防止税务机关对其生产经营不用发票产生怀疑,表面上虽然在税务机关领购了发票,但在实际经营中很少使用自己领购的发票,而是暗地里使用自己在其他地方消费取得的发票或者是从熟人手中、低价从别人手中收集已经使用过的发票,进行“偷梁换柱”重复使用,把这些发票当做自己的收款凭证用于自己店里的消费者。


二是混用发票。


由于国税的应税劳务和地税应税劳务在税率上的存在较大差别,以及地税营业税不同税目的税率差别较大。部分纳税户会“有意识”的混用。如国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的税率为3%,地税营业税应税劳务税率最低为3%,最高达10%.正因为税率之间的差别较大,一些纳税人就打“差边球”,故意混用发票种类,挖空心思用低税率发票开具高税率项目,达到偷逃国家税收的目的。主要表现有:用加油发票代替租车发票;用销售货物发票代替打字复印、洗车发票;用饮食业发票代替娱乐业发票;用材料发票代替建筑安装、装饰发票等。

三是使用假发票。


目前市场上非法印制的假发票涵盖了国税、地税的所有发票,主要是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服务业、商品零售等普通发票居多。由于现在非法印制的发票技术含量较高,一般用肉眼很难识别其真假。有的纳税人受利益的驱使或有意逃避财政、纪检监督,没有通过正常渠道向主管税务机关领购发票或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而是花钱购买假发票。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些假发票游离于税务部门的监控之外,如果能蒙混过关,就可以花小钱赚大钱,达到偷逃国家税款的目的。今年我县就查处一起某饮食店使用假饮食服务业定额发票案,涉票金额达20多万元。

四是不开发票及使用其他违规票据。


一些纳税人以没有发票或以索票需交税为借口,不给消费者开具发票,有的则开具非法的收款收据。有的单位经办人员无索票意识、财务会计把关不严,对一些支出仅凭对方开具的收条列账,造成对方少缴税。还有些单位用自制凭证收取房屋租赁等其他业务收入,不入账,偷逃税收。

五是虚开发票。


一些行政企事业单位,虚构某些业务开具发票,以达到偷逃税的目的。他们主要采取“花小税赚大税”的办法,与有发票的纳税人协商负税而开具发票,或者是到税务机关开具代开发票。虚开发票的项目有烟酒、租车费、招待费、维修费、材料等等。他们用以此类发票入账的方式为员工发放奖金、福利等。不仅偷逃了个人所得税,同时虚增了单位的成本费用,相应减少了企业所得税税基,偷逃了企业所得税。对于这种形式税务机关难以发现并核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