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记者集体采写
在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陈列室内,有着一座推杆装置。三年前的上海西郊会议中心,正是在这座装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元首的一把推力,宣告双方历经8个月共建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建成启用。
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首个落地的中外合作实体项目。约一年后,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从连云港始发的中亚班列、中欧班列已经“跑在前面”。
21时的连云港,一列满载100个集装箱的列车从这里出发,六天之后,这趟列车将抵达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如今已经常态化运营的班列,每天早晚各一班以上的列车满载日韩电子产品、中国华南地区的建材等货物出境。
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抢下了“一带一路”先手棋。
哈萨克斯坦小麦、乌兹别克斯坦汽车整车2条东行过境班列相继开通,“海洋联盟”跨太平洋、远东波斯湾2条远洋干线如期开航,跨国铁水联运示范信息合作平台上线运行,更多与哈国铁路公司等战略合作伙伴联手的“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合作题材正等待进一步谋划。
在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合作基地信息指挥中心,上证报记者看到实时监控系统犹如中枢大脑般展现着园区各个角落的实时场景。满载集装箱的船舶停满了连云港的9个大型集装箱泊位。
88号泊位,邯郸铜铁船正在进行铁矿石卸货作业。57号泊位,盛昌海号货船装载的是铁矿石。而在1号泊位,宝利号正在进行钾肥卸货。
在这里,货物可以直接从船上卸载到铁路列车上。“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铁路可以直接连通到全部的码头泊位前沿。连云港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乃至中亚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岸和过境运输通道。”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办公室吴鹏对记者说。
在中哈国际物流园区内,两条进出铁路专用线上,多台龙门吊正在进行集装箱装车作业,堆场上满载货物的集装箱以极高的效率被平稳地装上列车。
这样的场景自2014年中哈物流合作项目投产运营以来,每天都在上演。
“中哈物流合作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际上第一个落地的实体项目。”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锐非常自豪地对上证报记者说。
2013年9月7日,在中哈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连云港市政府与哈国铁路公司签署了中哈连云港过境货物运输通道及货物中转分拨基地项目合作及协作协议,标志着中哈物流合作项目应运而生。
据介绍,目前中哈物流合作项目规划共有三期。其中,中哈物流合作项目一期即连云港中哈物流场站已于2014年5月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主营国际多式联运、拆装箱托运、仓储等国际货物运输等业务。
丁锐说,在边开发边运营的情况下,一期项目投产当年就实现了盈利。这远超哈方此前预估的三年实现盈利的目标,也大大增强了哈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信心。
中哈物流公司正式运营不到三年的时间,累计完成货物进出库量680万吨,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46万TEU。
从今年以来的数量来看,业务量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至4月完成货物进出库量150万吨,同比增长75%;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8万TEU,同比增长95%。
1992年12月1日,新亚欧大陆桥首趟列车“东方1808”号从连云港开往阿拉木图,标志着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运营。至今连云港已承担起新亚欧大陆桥上30%以上的中国出口运输业务和中亚60%以上的过境运输业务。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决定了连云港必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丁锐看来,连云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拓展的天然最佳“交汇点”,其目标就是打造区域性的国际海陆转换枢纽。
为充分利用海陆转换枢纽的优势,连云港将发展重点瞄准港口物流园区建设。
江苏上和物流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武海对上证报记者说,每天有很多中亚国家的货物从连云港过境,但都是“酒肉穿肠过”,对于港口和当地经济拉动不大,所以连云港要提供仓储物流,吸引落地项目,搞加工项目,提高产业附加值。
距离连云港主港区5公里处,规划面积近45平方公里的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区就是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自2015年4月启动开发建设,目前一期项目保税物流中心已经封关运作。
武海表示,今年还要开工建设中外运上合物流集散中心。此外,作为省市重大投资项目的铁路线项目即将开工,铁路线将通过物流园延伸至国铁,与连盐铁路相衔接。
作为连云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名片”,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的建设获得诸多省级政策扶持。江苏省政府与连云港市共同设立30亿元园区物流产业基金。武海介绍说,一期20亿元资金已经全部到位。
在中哈国际物流基地的办公大楼里,随时可见哈国铁路公司的派驻员工出入。
“连云港这边一发车,哈方派驻的员工就第一时间通知哈方准备好过关材料和手续,确保通关时间和效率。”吴鹏说。
与哈国的良好合作奠定了双方进一步拓宽拓深合作的基础。丁锐对上证报记者透露:“现在正在联合战略合作伙伴,抓紧与哈国铁的商务谈判,研究确定下一步的重大项目合作题材。”
丁锐说,未来连云港要延伸“路”的长度,拓宽“带”的宽度。继续增开新的航线和班列,增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影响辐射能力,不断拓展平台功能和业务范围,提升港口的服务品质、层次和内涵。
在连云港集装箱码头,矗立着一尊铁轨和船锚相融相连的雕塑,寓意“铁路与港口在这里交汇”,也让横贯新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衔接。
丁锐表示,连云港港是我国国际班列运输规模最大港口,在重点打造国家铺划的连云港至中亚(阿拉木图)、中欧(伊斯坦布尔)两条国际班列运行通道的基础上,连云港至德国杜伊斯堡国际班列运行也非常顺畅。力争到2020年,国际班列运量突破10万TEU,国内海铁联运运量达到20万TEU。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变化,丁锐有着深刻体会。他说,三年多来,连云港陆上班列越开越多,海上的航线越来越密。“中亚班列大大节约了运输时间,从2015年起连云港开通了点对点高速班列,速度达到120公里每小时,六天就到阿拉木图,而从传统的中东等港口上岸则需要40至45天。”
2017年2月5日,首批哈国小麦过境连云港发往东南亚业务顺利启动,标志着连云港作为哈国粮食过境中国唯一离境口岸的政策正式落地。
站在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连云港正向着“区域性国际枢纽港、现代化港口经营人和综合物流服务商”的目标加速前进,谋划着更多“一带一路”好棋子。
(参与调研人员:梁敏、王宙洁、赵静、闵卫国。吴耘对此文亦有贡献。)
制作:何永欣 │图编:郭晨凯
感谢关注,上海证券报为你每日发送最权威最具深度的财经新闻,欢迎订阅!(微信号:上海证券报)。如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你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浏览更多财经资讯可登陆:
http://www.cnstock.com/
本微信号内容均来自于上海证券报原创报道或版面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