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胃疼?光荣!肯定是忙工作忙出来的。”这句调侃的玩笑话,道出不少人的心声。没日没夜加班、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
胃不好是现代人普遍的毛病。事实上,胃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脆弱,生、冷、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都会影响胃的工作。
中国有肠胃病患者1.2亿,消化道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 刘思德
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 刘瑞雪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杨力
据《滇南本草》和《本草纲目》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也就是说,南瓜对于养护脾胃很有好处。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的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适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所含成分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南瓜烹饪方法多样,可蒸食、熬粥或煲汤。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性平,入肾、脾、胃经,《本草纲目》也有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的记载。
从营养方面来看,小米特别出色的地方是它的铁和维生素B1含量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特别适合孕妇、哺乳期女性食用。小米的膳食纤维含量在粗粮中偏低,口感细腻而容易消化,也适合6个月后的婴幼儿食用。
小米可单独熬煮成粥,也可添加大枣、百合等熬成营养粥品,还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饭”。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书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现代研究表明,红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保护肠胃。此外,红薯富含大量的胡萝卜素,对儿童以及老人的视力都有益处,并且还富含钾、铁和维生素B6等营养素。红薯可以直接煮食,也可用来熬粥。
中医认为,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胃、肾经。历代古书对山药的平补作用均有记载,《本草纲目》中提到,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据记载,慈禧为健脾胃而吃的“八珍糕”中就含有山药成分。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能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
山药吃法多样,可将山药与大米、小米、红枣等熬成杂粮粥,也可将山药研细磨粉后与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还可将山药蒸熟后制成蓝莓山药食用。
中医认为,生姜汁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食疗本草》说它“止逆,散烦闷,开胃气”。《本草拾遗》记载生姜“去冷除痰,开胃”。生姜在中药中常用以治疗恶心、呕吐,对胃病患者很有帮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富含的姜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经末梢,引起胃肠蠕动,增加唾液、胃液和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健脾胃、增食欲。
姜除了用作调味料外,还可以用来泡水喝。
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100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
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还可以练习叩齿100下,或者张嘴、舌尖抵住前腭(上牙堂前部),有助唾液分泌,而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可助消化。
研究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引发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高达36%,还易导致低血糖、记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患病风险。
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过快,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持续20~30分钟。
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简单的肢体放松运动,有助于早餐消化。顺便喝点水或吃点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排出。
午餐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比如瘦肉、鱼类、豆制品。冬季午饭前可以喝点汤,因为在食物比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况下,适量的汤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
饱餐后宜站立一会儿,不要坐卧或下蹲、弯腰,以免腹压过高诱发胃食管反流。餐后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痉挛痛。
如果有时间,最好能美美地睡个午觉,只要半个小时,就能让大脑得到休息,多分些循环中的血液去供应胃肠道,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但最好别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压迫腹部,造成胃肠胀气。
进食量以七分饱为好,并注意补充杂粮和新鲜蔬菜。因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循环都比白天慢,胃肠运动也会减慢,如果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易使血脂高,使血流更缓慢,不但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杂粮和蔬菜不但可预防高血脂,还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饭后尽量不要躺着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运动,但应注意,餐后半小时内最好别做剧烈运动。
此外,由于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外围包裹,容易受凉。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锻炼身体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运动时护好腰腹。尤其是老年人、体质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
小编的工资就涨1毛!
编辑 邹倩慧
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 诚意出品
24小时新闻热线0571-8510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