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5分钟社区生活
圈”是上海深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有机更新、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生动实践和品牌行动。
近日,由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市政总院
牵头或参与设计的7个“小而美”城市更新项目获评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为实现上海“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城市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还要重视保护城市的记忆,大街小巷、烟火人家、繁花似锦。城市的更新不仅要强化保护利用,还要创造新空间、新功能、新价值。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市政总院
在城市更新“小而美”上苦练绣花功夫,牵头或参与设计的陆家嘴焕彩水环、百禧公园、苏河湾公共绿地等7个城市更新项目,获评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浦东新区陆家嘴焕彩水环项目,
遵循“小改造、大优化”原则,围绕“蓝绿为底、自然亲近;步行可及、生态可触;因地制宜、注重细节”理念开展建设。项目一期通过打通沿线16个堵点和12个断带,基本满足市民步行亲水的需求;二期对沿线景观进行改造提升,新建6个口袋公园,新建、改造9座驿亭。
项目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将便民利民的配套设施纳入水环设计方案,在沿岸的驿站、码头、桥下空间等场所配置户外爱心接力站,并全面提升32个桥下空间品质,将“水泥灰”变多彩活力,“一桥一景”打造“桥下风景线”。
静安区苏河湾公共绿地,
位于静安区苏州河北岸,总面积约5.2公顷,是一处集里弄文化、节日庆典、市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市民公共花园与城市趣味乐园。项目以“城市磁场”为主题,体现链接历史、链接自然、链接城市的理念,又以“森林溪谷”为特色,将现代性的风格作为整体基调,整合公园中不同的时代特性,打造能够展现当代精神具有特色的生态绿地。
同时,项目将公共绿地与商业空间有机结合,紧密串联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聚落与环境,将平面化的绿地空间拓展为集地下两层商业、地面公共绿地与文化空间、架高的立体人行天桥的复合型多功能环境。
浦东新区金桥镇曹家沟活力绿道,
位于金桥镇居民区核心地带,滨水绿化占地1.3万平方米,以线带点地植入了健身活动、亲子游乐、文化展示等功能,从空间、活力、文化、生态四个维度满足周边居民滨江游憩体验需求,营造了一处有温度、有情怀、有效用的绿色人性空间,成为具有金桥文化特色的“城市会客厅”。
普陀区百禧公园,
以“多维立体高线”的复合化形式,打造“一廊、两翼、六区、多景”的空间结构。通过缝合“生态、生活、景观”三元素,保留真如货运铁路与曹杨铁路市场的历史,重现曹杨新村环境元素,局部节点以“月台”形式重新诠释铁路记忆,形成多维度的开放空间,打造多层次的复合绿地环境。
同时,项目实现5G网络覆盖,并应用数字孪生城市理念,将园区中的导览解说、便民服务、社区公告等信息以网络形式承载于虚拟的数字孪生公园中,以新兴科技服务居民与游客。
黄浦区复兴中路美丽街区,
以无界融合理念,打开公园围墙和附属空间,让生态美景“走”上街头,灰色道路中隔带变为多彩“花岛”,串联起复兴公园、民防苑、思南公馆、文史馆绿地等9处各具特色的共享空间,并结合架空线入地、设施减量、立面整治等工作,大力提升了街区景观面貌,促进了街区空间的高效复合利用。
以共建共享理念,打造以复兴公园为中心的“环复兴公园艺术季”品牌和系列艺术活动,为青年人、社区居民搭建了参与街区规划建设的创意舞台,使街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和资源,并依托市民园艺中心打造四季风物的“春天开放日”“森林集市”“秋日种球+”“冬季花市”等艺术集市,呈现更开放融合、绿色宜人,更具活力魅力的美丽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