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机器之能
探索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Gemstone Scaling ... ·  2 天前  
宝玉xp  ·  最近很多人推荐-20250212105404 ·  3 天前  
宝玉xp  ·  WSJ 今天发的一篇文章:《IT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机器之能

微信资源直通DeepSeek-R1啦!打工人:哎呀妈(ima)

机器之能  · 公众号  · AI  · 2025-02-12 20:26

正文

AI好好用报道

编辑:Sia
AI 产品都发现了引流新方法 ——DeepSeek-R1。
打工人の AI 外挂,又双叒升级啦!


今天,腾讯旗下智能工作台 ima.copilot( 简称 ima )喜提「双模双待」:

左持腾讯混元大模型,右牵 DeepSeek-R1。

智能 Buff !


image.png PC端界面,地址  im a.copilot

移动端体验路径,微信搜索 ima知识库 小程序


也许很多人对 ima (谐音:哎呀妈)还有些陌生。

它是腾讯去年 10 月才推出的一个以知识库为核心的生产力工具,集搜、读、写于一体。


获取知识,通常第一步就是搜索,搜完了自然要读透,最后落在笔头上才作数。

而 AI ,可以大大提升这一过程效率。

image

思考问题越多,日积月累,你的知识库——「第二大脑」也会越来越大。

还能与人共享。

image.png

和其他知识生产工具相比,ima 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直通」简中最佳长图文生态:微信公众号。

无论是搜索资源。

image

还是个人知识库。

image.png 除了微信生态圈的丰富资源,还能将个人电脑、硬盘等资源导入 ima 知识库。

就拿知识库来说。

多年耕耘,微信早已成为每个人的主要「知识外挂」之一。

如果你试过往其他工具的知识库里批量导入微信「外挂」里的「存货」,就知道这一过程多么痛苦。

但在 ima 上,这些都不是问题。
( 毕竟,都是一个妈生的。)

那么,将微信生态里的资源导入 ima 知识库,到底有多快捷呢?

先看微信公众号文章。

点击右上角,并选择「用小程序打开」,就能看到 ima 知识库。

轻轻一点,立刻导入成功。

img_3547.png

再说微信聊天、文件传输。
点击「导入」,选择「微信文件」。
可以自由选择导入对象了:「文件传输」文件(左),或者,聊天记录里的文件(右)。

是不是超级省事儿?
接入 DeepSeek-R1 后, ima 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先说搜索。

在一些实时问题上,无法联网的 DeepSeek-R1 表现显然不如混元大模型。

「《哪吒2 》最新票房是多少?」这是 DeepSeek-R1 的回答。

image.png

对于问询,DeepSeek-R1 主要基于公开可查的历史文化常识和逻辑推理,作答时不会直接引用微信公众号文章或其他特定来源。

拿着.png

而选用混元大模型,除了公开网页,微信公众号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

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择。

混元2.png

个人觉得呢,接入 DeepSeek-R1  后,体验提升最明显是 ima 的「读」和「写」。

在个人知识库管理上,你可以充分发挥 DeepSeek-R1 强大推理能力,吃透某个文档。

如,「找出这篇文章中那些有违人们直觉、通识的观点,并以图表的方式展示出来。」

image

结果,一目了然。

image

甚至吃透知识库里的一批文件。

我把 《AI 好好用》的一些很受读者欢迎的文章都传到了知识库,库里也有不少其他人写的 AI 文章。

假设要做选题,我会问:「目前最受大众关注的 AI 话题有哪些?用图表方式展示出来。」

image.png

表格有了,我们可以顺着这些热点继续和 AI 碰撞选题。

image
当然, DeepSeek-R1  还不会做脑图。

阅读这本英文书之前,我想知道本书的大致框架,这个任务还是的交给腾讯混元大模型。

image.png image.png
至于文案创作,DeepSeek-R1  超强写作能力可以帮你省去很多麻烦。

看完书,想写一篇文笔风趣、通俗易懂的读后感,打算发公众号,文章长度最好不要超过 1 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