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个工作日早晨,在地铁上看到每日鲜语的“大”金瓶,有感而发。
你看,大金瓶内轮播的每日鲜语幸福牧场里的奶牛,出生就在草原,每天只工作1.5小时,想躺就躺,想撒欢就撒欢。
这才是真正的“去班味”。牛没有班味,才能有好的奶。
在感慨好创意的同时,大家看到了打破创意的溯源营销。
作为不断追求卓越的高端鲜奶品牌,每日鲜语再一次创新溯源营销思路,将“对牛越好,鲜奶越好”作为传播概念,以直观、立体、沉浸的方式和消费者面对面,吸引大众关注。
当别人都在强调原产地的环境优越时,每日鲜语选择注重“奶牛”的主体性,
换到打工人视角,别人在比拼工作环境,而它已经在拼人文关怀了,也难怪能引起年轻人的深度共鸣。也可以看到背后,每日鲜语始终坚定如一的品牌策略——关心社会,也关心更具体的人,这也让善意包容的品牌角色进一步刷新。
一、
奶牛的向往生活,在地铁掀起情感共振
打工人的自称从“社畜”走向了“牛马”,还演变出“果然牛马都向往草原”的网络热梗,这既是人们的自嘲,也是给自己一个舒缓压力的机会。
而嗅觉敏锐的每日鲜语,已经为人们搭好了片刻喘息的空间。
在静安寺站,地铁内的四根立柱,一夜之间变成了超大号的每日鲜语香槟瓶,上方白云飘飘,脚下“长”满青草,配合中间海报轮播展示,动静结合下,仿佛瞬间来到了大草原。
整个场景赏心悦目,又因其独有的视觉锤,衬托出品牌的品质感,让人一秒注意到。人们所见即所得,产品特性、样式一目了然,直观感受到品牌在鲜奶领域的优势。
不过从让人抬头关注到引发共鸣,还有关键的一步——
把抽象情绪具体化。
文案顺应轻松愉悦的装置特点,用奶牛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与人类生活对标。
字字说的是牛,其实指向打工人在意的生活状态,
路过的行人一秒代入日常。
“80元高餐标,米其林级别大餐,
天天炫到饱”
“躺平养生,最高30㎝厚度床垫,
一觉睡到自然醒”
此外,站内还有品牌代言人汤唯的人物海报与幸福牧场奶牛海报组合出现,共同释放每日鲜语的闪光时刻,达成高度吸睛效果。
整体软性释出“高标准”、“人性化”等关键词,暗示了每日鲜语的奶源品质好的真实原因——牛生滋润,自然产出好鲜奶。
除此之外,
还有控温牛舍、有音乐、有阳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场景化创意避开了直接剖析痛点去刺激情绪,反而以轻柔的触角勾起大众的自我感受,
人们看到时收获的也不是“扎心”,更多是对松弛的向往,不经意间那颗热爱生活的心又被重新激活。
如此一来,不论是消费者心智沟通,还是品牌形象塑造,都通过这股贴切舒心的氛围顺利达成。这样的思考逻辑在其他点位也有展示。
在人民广场站,每日鲜语则将场景布置成影像长廊的形式。左侧是态度宣言海报与奶牛的幸福日常穿插出现,右侧是代言人汤唯的视频,养眼的景色、人物与产品相称的精致优雅,一并诠释着品牌气质。
在徐家汇站,场景空间变成了立体式沉浸展,奶牛的幸福要点与TVC中的场景相呼应,画面具体,烘托出自然轻松的氛围,传递出品牌积极的生活方式与态度。
借助地铁“媒介+场景”的角色,每日鲜语以一种新颖、趣味方式,把幸福牧场“搬进”生活场景,构建了新的情绪出口和沟通场域。
锚定时间、地点和人物三大要素,创意和打工人在上班途中撞个满怀,品牌一方面用情绪弱化了品牌的目的性,让人愿意看下去,一方面用氛围缓解了他们的焦虑,在真诚开放的互动中,拉近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人们在驻足感受的期间,品牌“对牛越好,鲜奶越好”的传播主张顺势在心中留下印记,从而完成“好牛=好鲜奶=每日鲜语”的心智建设。
同样的,高品质鲜奶背后蕴藏的生活追求与人文魅力,在所见所感中被全盘接收,产品的信任度和价值感直线上升。
二、
“对牛越好,鲜奶越好”,
一个行业新共识的建立
任何好的营销,传播链条都有相似之处,即:
撬动社会情绪,引发集体共鸣,让品牌观点进入公众话题中。
抛开创意形式进一步深挖,我们还能看到每日鲜语背后更深的洞察链路,和借社会情绪塑造行业新共识的破题思路。
循着上述线下创意的思路,我们一步步拆解。
首先是大众情绪的相关性。
回到当下,班味成为今年的年度热词之一,人人都想在压力中找到瞬间的抚慰和出离的渴望。换言之,如果品牌方能够让消费者获得精神舒适,自然也更容易乘风而起。
幸福牧场的“奶牛”就扮演了这种角色,品牌被后置,每日鲜语以一种更“人情味”的方式去对话人群。也在那一瞬间,品牌价值被人感知和认同。
可以看到,结合圈层达人的影响力,UGC内容带动事件热度,更多人因此前往现场打卡、了解产品。
其次是与大众需求的契合性。
理性消费趋势下,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旧不会变。具体到健康领域,人们对奶的需求正从喝鲜奶到喝好鲜奶升级,追求更可靠的品质感和更丰富的营养价值。
每日鲜语此时提出“对牛越好,鲜奶越好”的观点,正好回应了这一需求。
与此同时,头部营养师、美食、职场类等垂类达人沿着品牌观点发起相关讨论,从专业角度为奶源的重要性做背书,推动社会新共识的建立。如此一来,这些差异化视角,为高端鲜奶的品牌形象提供了具体的实际证言。
情绪引发分享,观点引发讨论,品牌主张由此进入更大的社会语境中,持续增加信任背书。
用户在趣味情绪的感召下生成多样内容,品牌在用户的参与下搭建传播流量池,形成一种双向传播,也促使广告和受众完成交互,丰富了品牌联想。
基于此,每日鲜语也在新一代年轻人中完成三重认知焕新:
第一是产品层面
——溯源营销说到底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产品生产源头,决定奶源品质的首要指标是奶牛品质。
每日鲜语把溯源重点放在“养”上面,除了有全国26座GAP一级认证牧场,还有生理到心理全方位关照。这个过程中,大众自然感受到,奶牛的好状态与产出优于欧盟标准*的生牛乳之间的重要关联。
(注:*优于欧盟标准,指微生物、体细胞优于欧盟)
通过有迹可循的溯源方式,每日鲜语完成了“奶牛幸福”到“高品质鲜奶”的共识塑造,深化了好品质的心智占位。
第二是情感层面
——与人心共情的结果,也是效果溢出的开始。
从包装到内容表达,每日鲜语以符合年轻人沟通的语境进行深层次情感交互。这些互动体验达成的情感共鸣,连同彼时彼刻的治愈回忆一并附着在产品上,提升用户关系。在未来的选购决策中,品牌会率先获得消费者的非理性偏爱。
第三是价值层面
——表面上看是一次沟通方式的创新,但对牛好的行为背后,当下的消费理念、养殖生态及品牌态度,都有了集中呈现。
产品回归真善美,用契合用户需求、良好的体验、精致的格调,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向大众全方位科普了中国奶牛养殖的现代化、标准化,以此重新定义高端鲜奶的新标准。这些既是对品牌重要资产的高效沉淀,又巩固了品牌不断求新、引领的行业标杆形象。
身处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溯源是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重要一环。不少品牌开始入局溯源营销,借机传递品质、场景、文化精神等诸多内容。
每日鲜语的这次地铁事件营销,所承载的远不止品质层面,在提升产品信任值和品牌好感度之外,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
轻重有序
的溯源营销思路。
● 把营销做轻,小创意巧借力
轻是面向受众。短平快的传播环境下,年轻人更乐于看到和自己情绪贴合度高、轻松愉悦的内容。这便要求营销创意既要有紧贴现实的小洞察,又要有生动巧妙的表达技巧。
以每日鲜语这个项目为例,在“对牛越好,鲜奶越好”的传播主题下,依托当下的流行情绪为创意起点,品牌借助奶牛之口,与消费者达成情感互通,达成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且整体形式简单、内容易于理解,很容易激发分享欲望。
表达变轻,并不意味着品牌这端的思考可以粗糙简化。因为品牌从来不是单一的切面,而是消费者心理的联想集合。即使是一个又轻又短的溯源营销,依旧关乎着品牌的实际审美品位、风格创造和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