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Seedin柏思荟
生物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马斯克2025神预测来了! ·  10 小时前  
哲学王  ·  昨天被删的文章,究竟哪里敏感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Seedin柏思荟

手握FIC的biotech也倒闭,曾与辉瑞达成超5亿美元合作

bioSeedin柏思荟  · 公众号  ·  · 2024-07-11 17:36

正文

▲扫描二维码报名

PREFACE

前言




成立于2012年的Effector Therapeutics,作为一家专注于选择性翻译调节剂小分子抗癌药物临床开发的制药企业,拥有其专有的选择性翻译调节技术平台。


凭借着该项平台技术,仅用不到10年时间,先是2017年获得由辉瑞领投的3860万美元C轮融资,诺华、默克也纷纷加入与Effector的跟投与合作中,再到 2021年与辉瑞达成超5亿美元的小分子抑制剂开发合作协议。这些顶级制药公司无一不在押宝Effector具有独特作用原理的FIC小分子抗癌药物。


即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如此前沿的技术仅给Effector带来了短暂的风光,自此之后,核心管线接二连三的挫折让公司现金流逐渐捉急,同时自2021年通过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ecial-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SPAC) 方式上市后,也并没能够有效带动二级市场情绪,导致公司股价只剩最后几美分。


最终,曾手握FIC药物biotech的退出,无疑为本就九死一生的行业,又添上了一抹沉重的冷色调,同时也让人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感慨。



01

顶尖的技术专家与资深管理人才

获辉瑞青睐,开发FIC药物

一家明星公司的诞生,都需要什么配置?那必然是顶尖的技术专家与资深管理人才强强联合,而Effector恰好满足以上条件。


公司总裁兼CEO Steve Worland博士曾在辉瑞、Warner Lambert、阿纳迪斯等制药公司有着超25年的丰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联合创始人Kevan Shokat博士作为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细胞和分子药理学系教授, 曾指出应如何靶向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KRAS突变 ,并于《Nature》发布论文。这篇论文最终为Amgen靶向KRAS突变的Lumakras开发铺路,成功于2021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带有KRAS G12C突变的肺癌患者。


在两位不同方向顶尖人才的带领下,集结了翻译控制和癌症领域的先驱人物,旨在为抗癌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随着癌症治疗领域不断进步,逐渐涵盖了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等多种方法。在这些治疗方法中,从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发展到精准的靶向药物,再到现在备受瞩目的免疫疗法,标志着癌症治疗的几次重大革新和突破。


而Effector则是走在免疫疗法的最前沿, 通过作用于负责肿瘤生长和免疫抑制的关键生物机制,发现一种有前途的癌症治疗小分子方法——选择性翻译调节剂(STR),并建立起其专有的选择性翻译调节技术平台。


基于该平台,Effector针对蛋白质转化机制的不同元素(MNK 1/2、EIF4A和EIF4E)分别搭建了EFT508,EFT226和EIF4E三条核心管线。


其中 EIF4E是一种高度致癌且历史上难以治疗的靶点,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被激活,与预后不良和某些疗法的耐药性有关。 其作为一种效应蛋白,整合了 PI3K 和 RAS 致癌通路中多种重要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蛋白(包括 PI3K、AKT、mTOR、PTEN 和 BRAF)的信号,并选择性地调节一组不同于 MNK1/2 和 eIF4A 调节的靶 mRNA 的翻译。


而这一十分具有挑战性的FIC疗法同样也获得了辉瑞的青睐。2019年1月, 辉瑞发布公告与Effector达成一项独家合作协议,以15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额外的4.92亿美元研发资金、开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开发EIF4E小分子抑制剂。


除EIF4E之外,EFT508可以说是Effector最为核心的一条管线,可通过选择性抑制丝裂原活化MNK1/2,在癌症免疫周期的多个节点起作用。2017年,EFT508迎来多项里程碑,先是被FDA批准为用于治疗DLBCL的孤儿药;与辉瑞和德国默克达成临床合作供应协议,以评估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用于微卫星稳定结直肠癌的治疗;携手Avelumab,建立在临床前数据之上的合作......


在除癌症治疗的潜力之外,2021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了 eIF4E在调节饮食引起的肥胖中起着重要作用。已进入临床2期的抗癌药物eFT508,也同样能够选择性抑制eIF4E磷酸化,从而促进脂肪燃烧,即使在高脂肪饮食条件下,也不易增重。


图源:文献[1]

eFT508抑制eIF4E活性保护小鼠免受饮食引起的肥胖和脂肪变性


在减肥药大火的趋势下,eIF4E为减肥带来的新机制,对任何一家biotech来说都应该是锦上添花的喜事。虽Effector如火如荼的开展以上众多具有潜力的药物,但却并不顺利。



02

管线失败、高管停职

SPAC背后的破产潮

今年4月,Effector发布公告指出, 核心管线EFT508在一项针对NSCLC患者的2b期试验中 未能 改善无进展生存期。 根据初步分析中提供的所有数据,该公司表示,该药物治疗一线NSCLC的前景并不明显。而之前与辉瑞超5亿美元达成合作的eIF4E抑制剂的研发进展也不知何时被搁置。


现在Effector能够推进的管线只有eFT226——一项mRNA解旋酶eIF4A的强效选择性抑制剂,旨在下调驱动肿瘤生长和耐药的关键癌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


但根据该公司2024 Q1财报显示, 截至2024年3月31日,该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额为2540万美元,季度研发费用为530万美元,季度净亏损为880万美元 。虽公司预计其目前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将只能维持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运营,但实际上相关治疗研究的未来发展不明确、裁员不断等种种迹象表明,事情并不会像Effector预想的那样乐观。


事实也是如此, 当时通过SPAC加速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公司多数都已陷入困境 。虽SPAC将数百家高风险公司推上了美股的前台,但在这波热潮褪去后,很多SPAC的下一站是破产法庭。


据媒体对破产、倒闭的公司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与Effector相同,大部分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已经枯竭,且许多SPAC公司的股价已经低于1美元,比上市时的股价低90%以上。


对于大部分SPAC公司来说,面对日益严重的现金压力,想要维持下去,只能通过放弃部分控制权、举债或抵押最有价值的资产等方式来筹集现金。而对于已被“掏空”的Effector来说,也再拿不出资产获取对应的现金流,加之此前一直无法将现金转化成利润,最终使Effector走向了毁灭之路。


参考文献

[1]The major cap-binding protein eIF4E regulates lipid homeostasis and diet-induced obesity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