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圈”,
3
月
8
日
这一天被从商家到许多女性自己巧立了诸如“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之类的名目,仿佛其正式名称“国际妇女节”或“国际劳动妇女节”已变得不合时宜了。
正如许多历史学家所考据的,“妇女节”的概念始于北美女权和劳工运动,
1910
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妇女运动领导人蔡特金(
Clara Zetkin
)提议将原本专属于美国的“妇女节”升格为国际性劳动妇女节,
1917
年为纪念圣彼得堡女工大罢工暨俄国妇女由此获得选举权,国际妇女节由原本北美风格的“每年
2
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变成了固定的
3
月
8
日
。
简单说,不论从起源、发展,三八节都和工团运动、男女平权,和妇女参加劳动、参与社会活动息息相关,“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IWD
)概念的含义,是让妇女自强、自立、自尊,通过工作和社会活动,成为和男性平等的社会成员。
1975
年联合国正式承认并开始庆祝三八节,并赋予其“争取女权和妇女保护”的含义。
换言之,三八节至始至终就是一个斗争和维权的“节日”,是一个女性“示强”的日子,正因为充满着“斗争性”和左翼色彩,三八节的“故乡”美国和英联邦国家才从来不在官方层面承认和庆祝这一节日,也正因为是“劳动妇女节”,一个世纪以来尽管迭有兴屈,但欧美绝大多数工团和女性权益组织,都矢志不渝地坚持举办“原汁原味”的三八节纪念、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