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求是网  ·  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2024年1—11月国 ... ·  17 小时前  
CHINADAILY  ·  在你的家乡,“年味”代表都有啥? ·  昨天  
新京报评论  ·  以平凡之勇,渡过生活之海 | 新京报元旦社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中学招13名教师10人清北,名校含量不是越高越好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1-01 16: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对中学招聘过程中的“唯名校”倾向进行了冷思考。文章提到苏州中学等中学的招聘名单中名校毕业生居多,引发社会关注。文章指出招聘自主权在学校,但学历内卷现象持续存在,并引发社会担忧。文章呼吁学校招聘时量体裁衣,关注教育资源均等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学招聘过程中的“唯名校”倾向引发社会关注。

文章提到了苏州中学的招聘名单,引发人们对中学招聘过程中的学历要求的思考。

关键观点2: 学历内卷现象持续存在。

一些中学在招聘中更看重名校背景,导致师范专业毕业生被边缘化。

关键观点3: 学校招聘应量体裁衣,关注教育资源均等化。

文章呼吁学校在招聘时选择合适的人才,而不是过度追求名校背景。同时,社会应关注不同学校之间的反差,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关键观点4: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引发社会担忧。

文章提到部分学校师资豪华阵容与另一些学校师资保障困难形成反差,引发社会担忧。


正文

对于一些中学招聘过程中的“唯名校”倾向,人们也不妨有一些冷思考

▲资料图: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园一角。图/江苏省苏州中学官网

 | 柳早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并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


从学校发布的通知可以看出,这所中学的招聘要求可谓非常之高。招聘对象限定“为2025年应届博士研究生”,而只有在本硕均毕业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本硕阶段至少获得3次国家奖学金等情况下,才可以“放宽”。


也就是说,在条件“不放宽”的情况下,这个中学招聘基本就是博士起步;如果“放宽”,则对“第一学历”有要求,几乎将近些年备受争议的学历崇拜“敏感点”都踩到了。


招聘什么样的毕业生,自主权终究在学校自己手里,学校当然可以在应聘者中优中选优。但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是,近些年,一些中学在招聘层面已经逐渐陷入了“唯名校”的逻辑,一张张公示名单都如同一张张“学历竞赛”。不仅学历高,甚至理论上和中小学教育更加匹配的“师范专业”,都已经快淹没不见了。


比如,2024年8月,浙江一县级市中学招聘,拟聘用对象均来自全国排名靠前的顶尖名校,包括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2021年,重庆一中学公布教师招录名单,超三成毕业于北大清华;2020年,深圳一中学新入职“豪华”教师名单曝光,不仅清华北大出身者不少,更是不乏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毕业生。


从这些案例也能看出,中学招聘的学历内卷已经是个持续数年的趋势。这个现象不能说全无好处,也不必过于苛责,对于学校来说,从优秀的高等学府里延揽人才,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视野当然是有利的。


而对于毕业生来说,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进入中学也是令很多毕业生心动的选择——稳定、待遇上佳、有寒暑假,这些都是优势所在。而且一些地方人才引进还享有配套优惠,包括安家费、补助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中学教职的吸引力。


不过,社会层面对于“唯名校”的倾向,终究还是有一些担心。毕竟“物理学博士”不代表“会教物理”,教师仍是一个有着相当专业性的工作,需要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一定系统性的师范知识学习。


如今,中学竞相招收顶配学历的毕业生,可以将话题度拉满,也可以成为学校极好的“宣传素材”。然而,究竟是不是真的根据实际需要选拔了最合适的人才,多少让人有些疑问。


况且,学校一味追求高学历,甚至开出了“博士起步”这样令人咋舌的要求,多少也让人联想到教育资源均等化的议题。现实中,当一些学校可以凭借种种优势条件,晒出入职教师的“豪华阵容”,而另外一些学校可能连教师保障都存在困难。这其中的反差也在舆论场内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比如,2024年广东、福建的一些地方通报了多名违约的国家公费师范生,这些毕业生在享受了一定的政策关照之后,并没有按照协议要求回到所在学校任职。违约的原因或许多种多样,但一个无可争议的现实是,学校之间的吸引力差距是存在的,“满屏清北”和“学生违约”同时存在,人们对此应当有所认识。


所以,对于一些中学招聘过程中的“唯名校”倾向,人们也不妨有一些冷思考。一方面公众还是期待学校在招聘时能够做到量体裁衣,从匹配度的层面选择合适的人才,而不是把“名校含量”当作一个博眼球之举。


另一方面,社会还是要关注到不同学校之间的反差,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如此,方能避免因人才扎堆、资源集聚而产生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做好教育资源均等化这篇大文章。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


推荐阅读:
以平凡之勇,渡过生活之海 | 新京报元旦社论
地铁口被吐槽像“棺材”,以“听劝”整改回应关切 | 新京报快评
不交空调租赁费就不给毕业证?学校不能乱来 | 新京报快评
车厘子价格“腰斩”,也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红利 | 新京报社论
叫“跑腿”送娃上学,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