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国
熊培云和他的思想国。在有关电影、文学、时事与个体命运的文字中,寻找一种智慧与慈悲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Editorial丨Win-win ... ·  2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智能化信息茧房比一般信息茧房可怕得多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国

每个时代都在孕育自己的神灵,而人终究只能走在人的道路上 | 熊培云

思想国  · 公众号  · 时评  · 2021-01-28 21:45

正文



一晃又好多天没有更新了。抽空说几句吧。年前写了篇长文,只有两三位朋友预览,犹犹豫豫到底还是没有发出来。


内心在纠结一件事情——一篇文章究竟需要多少读者?早已厌倦了互联网上无远弗届的开放,现在我更希望自己的日常思绪只被有心的读者朋友小范围可见。然而,在技术上不知道如何解决。


大学时给几位兄弟频繁通信。每封信都是写给具体的个人,有具体的情境与哀愁,而且在并不漫长的等待后都有具体的回应。一直想把那段黄金岁月整理出来。一个物质上贫穷但在精神上有热望的时代多么值得怀念。


遗憾的是今日,每个人的朋友圈已经大到没有朋友了。智能手机与各种社交应用正在将那些书信等美好的古典摧毁殆尽。


许多细节纷至沓来,回想过去的二十年,最大不幸恐怕就是互联网势如破竹地闯入我的生活。正是这头曾被讴歌为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怪物,夺走了我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而当每个人像蚂蚱一样被技术之绳串起来的时候,生而为人的主体性就注定会受到严重侵蚀。


环境不只是环境,它早已经长成了我们的皮肤与血液。


另一个真相是,互联网带来的丰盛正在让这个时代变得腐朽。一个表达泛滥的时代,爱与恨,世态炎凉都在泛滥,到处飘浮着词语与影象,堆砌 一种令人腐朽的丰盛。仿佛每个人都在遭受《发条橙》中“厌恶疗法”的诅咒,直到失去爱与恨等情感能力 。而我们将如何在丰盛的伤害中复原?


常常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像记忆中一九八三年涨大水时的家乡——许多地方都被淹没了,水面漂浮着各种污秽与生命,然而不再有一条清澈的河流。


今晨醒来突然想到——每个时代都在孕育自己的神灵,而人终究只能走在人的道路上,并且在世界的眼中时而浮现,时而消隐。


如我。一个经常深居简出的尘世漫游者, 偶尔更新 在某些必要的或不必要的时候。祝安好!






|  阅 读 更 多 文 章

有灵魂而无盼望,在人生的中途  |  熊培云
给虎狼披上袈裟以及隐秘的虚荣 | 熊培云
论无数曲线的死亡 | 熊培云
人为什么痛苦?有关客观苦难与主观苦难 | 熊培云
不战斗的勇气——有关美国大选与观念冲突 | 熊培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