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麦广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起诉《哪吒2》索赔500万?哪吒汽车紧急回应 ... ·  6 小时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回复@JasonQuan_CBS: ... ·  17 小时前  
香帅的金融江湖  ·  中国资产重估?香帅周评 ·  22 小时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3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3 天前  
雪球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2.9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麦广东

理查德·克莱德曼 2025年新春钢琴音乐会深圳站

大麦广东  · 公众号  ·  · 2024-08-22 16:23

正文

三十年,克莱德曼成三代人的回忆杀

30年来,中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观念瞬息万变,回望理查,才发现他仍然浪漫如初:演奏他喜爱的音乐,坚持他特有的方式,不被更多的光怪陆离影响,在我们疲于迎合各种改变,偶然驻足慕然回首时,会发现是他的这份难能可贵的坚持与纯粹为我们留下了记忆中的美好。

或许是时代赋予了克莱德曼这样的际遇,或许更是艺术家的宿命,克莱德曼的音乐伴随着超过两到三代人一起走过青葱岁月,更让喜爱他的同龄人听着那些熟悉的旋律跟着他一起慢慢变老。就像克莱德曼此番“中法音乐丝路之旅”巡演的主题《爱 永恒》,永恒的浪漫跨越三年随王者归来,某种确定性也随之一同回归,那是属于几代人的回忆杀。

老少通吃,他是几代人的记忆符号

1992年,法国人理查德·克莱德曼带着他那不一样的钢琴曲登上首都体育馆的舞台,掀起一股蓝色浪漫风暴。说不一样,就是以往我们听到的钢琴曲要么是独奏,要么是与交响乐团的协奏,但是与电声乐队合作以轻音乐的方式演奏的却是头一遭。舞台上,那位金发蓝眼睛的钢琴家周身散发着迷人的星光,他的演奏优雅浪漫,他的指法娴熟凝练,他的音乐格调高雅轻松,他的音乐氛围充满了诗情画意。眼前的这一切是中国观众以往从未有过的音乐体验,他的出现激发了中国观众对于古典音乐强烈的兴趣,更掀起了那一代适龄孩子们学习钢琴的浪潮。很快,在中国大地的一股锐不可当的钢琴热,导致当时并不普及的“星海”钢琴脱销,中国几乎瞬间产生了数不胜数的琴童。多年以后,那些琴童有的后来成了音乐学院的学生,成了中外知名的钢琴家,成了在各种场合向人们演奏古典音乐的使者。多年以后,理查的钢琴曲镨,更成了不可计数的中老年钢琴爱好者的首选。有人说,克莱德曼是很多人的钢琴艺术启蒙者,甚至也是很多人的音乐启蒙者,这话一点不夸张。

理查德·克 莱德曼是中国人集体的时代记忆,是 一种情感符号,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情节。在中国,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60%的中国人,也就是将近8亿人(800 million)知道他;在机场、商店和酒店、学校的上课铃声......,在各种类型音乐充斥中国音乐市场的当下,众多基层公共空间仍自发选择他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可以说他的音乐仍旧是BGM之王。

从1992年至今,陪着克莱德曼音乐慢慢长大甚至变老的至少超过三代人。如果你以为听克莱德曼音乐是中年人一种怀旧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啦。他在B站粉丝已破百万,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活跃度很高,在这些平台上扎堆儿的都是年轻人甚至00后,可想而知,他们正在继他们的父母那一辈人之后,成为钢琴“王爷”克莱德曼的新粉丝。

我们为啥都爱克莱德曼

喜欢一个人是有理由的,比如喜欢克莱德曼。很多人都会问,他到底哪里招人稀罕?

首先,他的音乐亲和跟大众没有距离,雅俗共赏,能唤起大众的情感共鸣;他的演奏不炫技,表演轻松令人愉悦;他举手投足中的优雅浪漫与他的音乐融为一体,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super star,音乐是他最享受的沟通方式,他乐在其中。所有这些润物无声,于无形中完成了音乐的普及作用,更让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再者,在表现形式上,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与传统意义上的古典音乐会有很大不同,观众不必正襟危坐,可以随时鼓掌欢呼,可以跟理查台上台下互动;在制作上声光电结合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在曲目上也大量安排了流行音乐、电影音乐,这些都是年轻观众最喜欢的流行化元素。克莱德曼不仅儒雅浪漫,他还有着法式幽默的一面。经常在舞台上设计一些幽默滑稽的桥段,活跃现场气氛逗大家开心,在轻松浪漫之余不乏风趣搞笑,这也应当是大家喜欢他的理由之一。

此外,每次他都会邀约小琴童与他同台演奏,在激励孩子们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影响小朋友的音乐社交礼仪。此次中国巡演,他还计划特别邀请当地的中老年钢琴爱好者合作,圆他们一个年少时的“钢琴梦”。

这恐怕也是音乐会真正能够被接纳,不停留在附庸风雅的正确打开方式。

理查德的音乐与时俱进

中法共谱音乐丝路之旅

随着克莱德曼一年接着一年的到来,他与中国观众的感情也愈加深刻。他找到了一种沟通感情的最佳捷径,那就是精心改编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去丰富自己的曲目单。这绝不是简单的讨好与迎合观众胃口,而是带着情感进行真诚的演绎。比如说,他早期改编的经典红歌,《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首次演奏获得的雷鸣般的掌声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有趣的是,克莱德曼尽管非常喜欢中国音乐,但是最早接触中国音乐并非在中国,而是在南美洲,那首曲子就是他最喜欢演奏的《梁祝》。每次在音乐会上演奏该首曲目,总能获得中国观众热烈的掌声,从中他感受到了某种不一样的心灵交流。

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能够持续十几年在中国最高议会大厅——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演奏中国曲目。他的经纪人的女儿——一位金发碧眼的八零后姑娘,为此专程从法国飞到北京,来亲眼见证理查的高光时刻。

克莱德曼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其中包含中国古典音乐、民谣、影视主题曲及流行歌曲。他的曲目单几乎每年都有更新,都会与时俱进地带给大家惊喜。比如《一条大河》、《山歌好比春江水》,比如《花心》、《爱如潮水》、《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2000年,他将《我爱北京天安门》改编成现代钢琴曲。

2009年10月,他选择在北京首发其与著名中国词作家王平久合作的原创环保作品《蓝色的呼唤》。

自2006年,理查中国巡演一直邀请中国民乐演奏家同台演出,2022年,他与火遍网络的中国古筝青年演员“碰碰彭碰鹏”联合发表改编合作版《浏阳河》,2023年又与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合作,发表基于中国民歌《茉莉花》及法国名曲《玫瑰人生》改编的《红玫瑰与白茉莉》,这使他持续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和青睐,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

不仅在中国演出,克莱德曼还把他改编的中国曲目带到了其它国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世界上不可能每个角落都有中国人,但世界上每个角落应该都要有中国的音乐,因为中国音乐实在太美。所以,我要尽我的能力,把中国的音乐带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音乐的无穷魅力。”

克莱德曼的影响力远不止中国

在我们的视野里,因为克莱德曼的到来,影响了几代人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同时产生了数不胜数的琴童,甚至影响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生态。事实上,克莱德曼的影响力远不止在中国。一位德国记者对他这样评价,“自贝多芬以来,他(理查德·克莱德曼)在全世界推广钢琴方面所做的工作比任何人都多。”

在过去的45年里,理查德·克莱德曼总计在全球举办了近 3000场音乐会,录制1400多首单曲,销售专辑超9000万张,赢得340多张金、白金唱片,在日本演出770多场音乐会,在中国演出460多场音乐会,在法国之外停留时间超过22年。在舞台上接受过5万多束献花,献给观众超过3000枝玫瑰。飞行3百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70次、相当于9次往返地球与月球,乘坐过5000多架不同的飞机,乘坐过3万多台不同的轿车,乘坐过10艘不同的船,乘坐过4架不同的直升飞机,乘坐过400多列不同的火车,访问日本60多次、访问南美70多次、访问中国50多次,访问北美30多次。弹奏过4500多架不同的钢琴,作为特邀嘉宾出席700多个电视节目、曾在5000多家不同的酒店住宿现场观众人数超过6百万人次。与伦敦皇家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澳大利亚昆士兰交响乐团、新西兰交响乐团、香港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中外多支乐团有过合作。45年间,未经授权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音像制品以及乐谱数量庞大到难以统计。

音乐愈美愈好 浪漫和美好永不过时

人们在理查德的音乐会上,感受最大的就是音乐之美和人性的美好,这种感触几乎贯穿了他的艺术人生,当年是钢琴王子的时候如是,如今已成钢琴“王爷”的时候依然如是。

事实上,在充满朝气和梦想的九十年代初,“Romantic”对于国人而言大多还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恰逢其时,理查德的钢琴音乐初入中国,唤醒了一代中国人对于“浪漫”一词的具体感知,那种美好一直没有褪去。

克莱德曼的童年有两位钢琴老师,一位是他父亲,一位是他父亲的好友弗里特曼先生。克莱德曼说,父亲教会他两件事,一是走路,二是弹琴。而对他影响更大的是恐怕是他的另一位恩师弗里特曼。这是一位品味优雅的老师,他以他那优美的感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克莱德曼,令理查一生受益无穷,尤其是他主张的“音乐是愈美愈好”的音乐理念,更贯穿了克莱德曼的整个音乐生涯,烙印在他每一次的钢琴演奏当中。“音乐必须是美的,音乐必须使人如置身梦境。”成为他为之坚守一生的准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