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暖在线
冷暖在线作为一个行业社区平台,为冷暖空调行业的工程师提供学习知识、经验分享、在线研讨和观看学术视频的综合性学习途径。帮助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了解行业最新资讯,熟悉市场行情,并为未来事业发展寻找人脉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街派 生活报  ·  镜观亚冬|高清大图直击开幕式现场 ·  3 天前  
江南晚报  ·  体感-8℃!临时停航! ·  3 天前  
北京发布  ·  今年再开2条新线!北京地铁又有新消息—— ·  3 天前  
江南晚报  ·  价格腰斩!无锡大量上市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暖在线

FCU+PAU规范里都有哪些要求?

冷暖在线  · 公众号  ·  · 2018-05-03 12:05

正文

1、负荷处理特点:

①新风处理到室内等焓线,新风不承担室内冷负荷(包括新风不承担室内显热和潜热),但FCU 需要承担部分的新风潜热,这个时候FCU 是湿工况运行的;

②新风处理到小于室内等湿线(风盘可实现等湿冷却的大前提)。新风承担室内全部潜热和部分室内显热,还需要承担新风自身的全部冷负荷。FCU 仅需要承担室内部分的显热,这个时候FCU 是干工况运行;

③新风处理到室内等湿线。新风承担部分室内显热(注意新风不承担室内潜热),还需要承担新风自身的全部冷负荷。FCU 需要承担室内部分的显热和全部潜热;

④新风处理到室内等温线,新风不承担室内的显热,FCU 需要承担全部的室内显热和潜热,还需要承担部分新风的潜热;

⑤新风处理到小于室内等温大于等于室内等焓,新风依然不承担室内显热,风盘承担室内的全部显热和全部潜热,还需要承担部分新风潜热;

⑥等焓线是新风承担室内冷负荷的分界线;

⑦等湿线是FCU 承担新风湿负荷的分界线。


2、新风部分配置的方式:

  •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7.3.10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风宜直接送入人员活动区;

    2)空气质量标准要求高时,新风宜承担空调区全部的散湿量。低温新风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3.13 条规定的要求;

    3)宜选用出口余压低的风机盘管机组。


    早期余压只有0Pa 和12Pa 两种形式。常规风机盘管机组的换热盘管位于送风机出风侧,余压高会导致机组漏风严重以及噪声、能耗增加,故不宜选择高出余压的风机盘管机组。


  •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6.3.13-4 直流式(全新风)空调。各空气调节区采用风机盘管或循环空气处理机组,集中送新风的系统。

    6.3.9 说明:节省空间,比分散设空气调节器或变风量低廉;

    常用在宾馆客房、办公室

    1)新风设在风机盘管吸入口或送到回风口吊顶处:将减少室内通风量,风机盘管停运时,新风会从回风口吹出,不卫生;

    2)新风与风机盘管混合后送入:送风与新风压力难以平衡,影响新风量;

    3)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当空气调节区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风机盘管无法严格控制室温湿度)或空气中含有较多有眼等有害物质(风机盘管不做过滤,不然会增大风阻力)时,不应采用风机盘管。


  • GB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3.12 设计风机盘管系统加新风系统时,新风宜直接送入各空气调节区,不宜经过风机盘管机组后再送出。

    说明:新风经过风机盘管送出后,风机盘管对新风量影响较大,易造成浪费或新风不足。


  • 2009版技术措施:

    5.3.6 风机盘管加新风,应按下列原则进行冷负荷分配和选择风机盘管

    1)夏季湿度较大地区的一般房间,新风宜处理到与室内等湿的状态,负担新风冷负荷和湿负荷,以及部分房间显冷负荷;

    2)医院门诊、病房等卫生标准较高的空调区,在空调冷水供水温度可能的条件下,新风机组除负担新风冷负荷和湿负荷外,还宜负担部分室内冷负荷、部分或全部室内湿负荷;风机盘管宜干工况运行,改善卫生条件;低温新风系统的设计可参照5.12 节要求;

    3)风机盘管机组宜按中档转速下的供冷(供热)量选用。


3、温度控制部分:

  •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9.4.5 新风机组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风机组水路电动阀的设置应符合8.5.6 调要求,宜采用模拟量调节阀;

    2)水路电动阀的控制和调节应保证需要的送风温度设定值,送风温度设定值应根据新风承担室内负荷情况进行确定;

    3)当新风系统进行加湿处理时,加湿量的控制和调节可根据加湿精度要求,采用送风湿度恒定或室内湿度恒定的控制方式。


    配合风机盘管等末端的新风系统,不承担冷热负荷时,室温由风机盘管控制,新风控制送风温度恒定即可;

    新风承担房间主要或全部冷负荷时,机组送风温度应根据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新风承担室内潜热负荷(湿负荷)时,送风温度根据室内湿度设计值确定。


    9.4.6 风机盘管水路电动阀的设置应符合第8.5.6 调的要求,并宜设置常闭式电动通断阀;

    自动控制方式:采用带风机三速开关、可冬夏转换的室温控制器,连动水路两通电动阀的自动控制装置。可实现整个水系统变水量调节。


    采用常闭式水阀有利于水系统运行节能;

    不采用:带风机三速选择开关,可冬夏转换的室温控制器连动风机开停的自动控制配置。舒适性和节能不完善,不利于水系统稳定运行。


    8.5.6 空调水系统自控阀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除定流量一级泵系统外,空调末端装置应设置水路两通阀。(可使系统实时改变流量,按水量需求供应)


  •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8.4.11 风机盘管应设温控器。温控器可通过控制电动水阀或控制风机三速开关实现对室温的控制;

    当风机盘管冬季、夏季分别供热水和冷水时,温控器应设冷热转换开关。


  • GB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5.9 对末端变流量系统中的风机盘管,应采用电动温控阀和三档风速结合的控制方式;

    说明:采用风速开关控制室温是不合适的。温控阀采用双位式或可调式,应根据工程来确定。普通舒适性采用双位阀即可;室温控制精度要求特别高时,才采用可调式温控阀。


4、设置要求:

  •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7.3.9 空调区较多,建筑层高较低且各区温度要求独立控制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

    空调区的空气质量、温湿度波动要求严格或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时,不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6.3.4 需分别控制各空气调节区室内参数时(湿度波动要求不高的舒适性空调),宜采用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等空气调节系统,不宜采用末端再热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6.3.9 空气调节区较多、各空气调节区要求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低的建筑物,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当空气调节区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或有较多油烟等有害物质时,不应采用风机盘管;

    节省空间,比分散设空气调节器或变风量低廉;常用在宾馆客房、办公室

    1)新风设在风机盘管吸入口或送到回风口吊顶处:将减少室内通风量,风机盘管停运时,新风会从回风口吹出,不卫生;

    2)新风与风机盘管混合后送入:送风与新风压力难以平衡,影响新风量;

    3)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当空气调节区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风机盘管无法严格控制室温湿度)或空气中含有较多有眼等有害物质(风机盘管不做过滤,不然会增大风阻力)时,不应采用风机盘管。


  • 2009版技术措施:

    5.3.3-3 空调房间较多、房间内人员密度不大,建筑层高较低,各房间温度需单独调节时,可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厨房灯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的房间,不宜采用风机盘管。


5、验收部分:

  • 空调验收规范:

    7.3.15 风机盘管的安装

    1)机组安装前宜进行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捡漏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1.5 倍,试验观察时间为2min,不渗漏为合格;

    2)机组应设独立支、吊架,安装位置、高度计坡度应正确、固定牢固;

    3)机组与风管、回风箱或风口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检查数量:按总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1 台;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检查试验记录。


    9.3.7 风机盘管机组及其他空调设备与管道的连接,宜采用弹性接管或软接管(金属或非金属);

    其耐压值应大于等于1.5 倍工作压力。软管的连接应牢固、不应有强扭和管;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10%,且不少于5 处;

    检查方法:观察、查阅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 节能验收:

    10.2.2 风机盘管机组和绝热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技术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1)风机盘管机组的供冷量、供热量、风量、出口静压、噪声及功率;

    2)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