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泄漏事件已经过去10年了,日本人终于撕下伪装,决定将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
有生之年,
我们再次见证了切尔诺贝利,现实情况比想象的,更糟糕!
时间拨回2011年3月,一场罕见的9.0级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北海道、关东等东部地区,这次地震是有记录以来日本发生规模最大的地震。
随即而来的巨大海啸和
接踵而至的余震,更使得许多沿海地区被淹没,无数沿海城市与人造设施遭到直接摧毁。
据统计,
仅宫城一县死亡及失踪人数便接近11,000人,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
被海啸摧毁的岩手县大船渡市 图源:维基百科
地震引发的海啸,
引起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系列设备损毁、堆芯熔毁、辐射释放等,核能灾害。
这场该震灾成为日本历史上,
伤亡最惨重、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房屋倾倒,
基础设施被损毁在灾后可以花时间重建。
但是,
核泄漏对附近居民带来的辐射,却是无法估量的危害。
福岛核泄漏之后,
放射性水被排放到了太平洋中,随着洋流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处理污水,
不光成了日本的难题,也成了世界难题。
而日本的回答也简单粗暴:
已经没办法了,只能是太平洋,太平洋的海水会稀释有害物质......
但危害是什么?
对我们普通人有没有伤害?这些回答我们知道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
先要看一下福岛的核污水究竟有多少?
截至2019年初的数据,
福岛第一核电站院内共储存了,大约112万吨含放射性氚的污染水。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五万至八万吨的速度增加。
照这个速度泄漏,
到2022年夏天时,福岛核电站将出现污染水存放空间不足的难题。
日本政府相关部门此前曾研究了,
“注入地层”、“排放入海”、“蒸发释放”等五种可能的方案,但是一直都没有定论。
溶入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氚很难被分离清除,
吸入将对人体有害。
虽然将污水排放能使氚稀释,
但这种放射物质一旦在人体内累积,伤害将不可估量。
●
图源:新华社
其实,
自始至终,日本的答案一直只有一个——太平洋。
日本一直以来都把太平洋,
当成了一个天然的排放容器,只是迫于国际舆论压力不想承认而已。
离日本最近的韩国,
很早之前就已经发现128吨污水被偷偷排放。
这个问题还要从日本政府应对
核泄漏的一系列措施说起,一切本应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要说被西媒拿出来鞭尸多年的“切尔诺比利”
和“福岛核泄漏”事件有什么不同?
那就是——
“切尔诺比利”是一爆发就是7级,而“福岛”是硬生生作出来的7级。
当地震发生时,
福岛核电站共有3座核反应堆在运转。
●
图源:纪录片截图
核电站运行是需要用电的,
但311大地震太厉害了,把输送到核电站的输电线给整短路了,导致核电站处于停摆状态。
为了让核电站的冷却措施能继续进行,
他们启用柴油发电机继续为核电站供电。
●
图源:纪录片截图
地震造成的海啸向福岛核电站扑来,
有6层楼那么高
(14-15米)
,这下可彻底完蛋了。核电站的设计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此恐怖的海浪。
海水很快灌满了核电站的地下室,
把放在那的柴油发动机给整故障了,相关的设备也被冲走或损坏。此时,福岛核电站可彻底没电了!
●
海啸到达高度 图源:www.sankei.com
要知道,
核电站发电需要用到核裂变,要停止核裂变需要冷却核燃料,而冷却过程需要用电。
一般情况下,
从停止核裂变到安定停机状态,需要20个小时。如果没电了,核燃料就无法被冷却,核裂变反应就会一直进行下去,融穿一切!
日本政府也知道停电的危害,
他们紧急从全国调用直升飞机运送卡车式发电机。结果,风尘滚滚飞到现场,才发现电源插头匹配不上!
如此低级的操作失误,
大大耽误了抢险时间,导致“恢复供电”营救行动宣告失败。
●
图源:悟空问答
与此同时,
位于核反应堆堆芯的冷却水就被加热沸腾了。
现在,
整个核电站反应堆就像一锅刚煮熟的皮蛋瘦肉粥,各种化学元素在高温下开始互相反应,产生氧气和氢气。
学过基本化学知识的童鞋们都知道,
此时的核电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然后,轮到东京电力公司的人出来作了:“没事,核电站绝对不会发生爆炸。”
3月12日1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3月14日3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月15日2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炸炸炸被打脸的同时,
重头戏来了,反应堆堆芯发生熔毁。
●
图源:纪录片截图
熔毁有多严重呢?
一般来说,反应堆都长这样,核燃料待在原子炉里。
此时,
还没结束,核裂变不经过特殊技术处理是很难停止的。
也就是说,
在持续的高温环境下,安全壳底部那厚厚的水泥层,也会有被融毁的一天。
如果安全壳被熔毁了,
那就惨了,想象一下,把一堆永不冷却的高放射性“岩浆”放进自然界,会是什么情况?
首先,
日本的地下水会受污染,全日本的水都只能进口,日本的生态就毁了。
当年,
切诺贝利事件发生时,前苏联人动用了几十万鲜活的生命从底部打通一个安全通道,在核电站垂直正下方加装了一个安全层,才得以让危机不再向下扩展。
反观日本呢?
制造机器人派往辐射区,安排机器人在辐射区周边环境作业。此举看起来非常健康合理,但实际上,对于处理“真正的危机”——
收集堆熔后的核燃料
,用处不大。
因为大部分电子设备,
还没等到靠近核燃料那一刻,就已经被巨量的辐射损坏了,
“不知道”怎么处理大量的海水。
“1-3号机在受损后,被注入大量水为融化的核燃料降温。加上不断流入厂房基地的地下水,目前为止被核污染的水有约96万吨,这些水存在高约10米的储存罐里,现在已经存了约1000个。”
东京电力公司曾对此表示,
我们会把水倒到海里,但不用担心,倒到海里的水都是“净化过的”。
喜欢吃生蚝的人看到这个一定会眼前一亮吧,
但是如果告诉你这是福岛海岸发现的呢?还敢吃吗?
核事故发生后,
日本当局很快把每年人均可接受辐射水平,由1毫希大幅提升至20毫希。
意思很明确了:
既然以往的标准不再安全,那就把标准拔高20倍,再告诉你,这里很安全。
实际上,
在福岛事件发生仅一年之后,当地就首次发现了儿童患有甲状腺癌。虽然,核泄漏事故有关评估小组多次发布调查报告表示,辐射和未成年人患甲状腺癌并无关系。
但是,
仅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18岁以下患病人数就从59例增加至72例,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于日本青少年的平均值。
可怕的是,
就在三个月后,2018年12月,为了消除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泄漏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邀请了多家中国媒体,对福岛核电站周边进行现场采访和考察,并要求中国恢复采购福岛农产品和海产品。
灾难发生之后,
市政府立刻下达了撤离的指令,方圆20公里在几天之内就没有了人类的的活动。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核泄漏所造成的后遗症开始随之显现。
由于核反应堆池壁破损,
多年来一直在向外排放核污染废水,周边的动植物很多都受到了辐射而变异。
如今她已经被隔离,
她的家人也只能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上一眼。
就连生活在福岛事故区附近的日本野生猕猴,
都被发现体内白血球和红血球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而且在它们体内探测到了铯。这些都使得它们的免疫力下降,“稍显贫血”,更容易感染疾病。
2016年,
日本广播协会
(NHK)
在福岛核灾难五年之际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辐射森林”
(Radioactive Forest)
,讲述了福岛周边城镇五年来的变化。
那些原本只在夜里出现的野猪,
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大街小巷,毫不惧怕人类。
东京大学的教授承认,
如今的福岛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核辐射污染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