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浮士德
白日放歌须纵酒,诗书作伴好还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昆的科研日常  ·  不稳定的工作就不是好工作了? ·  昨天  
天玑-无极领域  ·  最佳行骗策略 与 ... ·  昨天  
审计芸  ·  春节福利!2025年度公众号订阅限时优惠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浮士德

大火中的聚福缘和黑幕下的幼儿园

浮士德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11-24 12:17

正文

1

 

今年的感恩节,恐怕很难有人还能怀抱感恩之心。一方面,被视作“低端劳动力”的外来务工人员们,在北方隆冬时节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另一方面,则是屡遭打击的家长们,在接二连三浮现出的虐童事件中心惊胆战。

 

两件事情看似天差地远,但却反映出在看不到的地方,社会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相似的粗放性。

 

2

 

大规模驱除外来人口的根源是北京市近年来纾解人口的政策,而直接导火索则是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村“聚福缘”公寓一把夺去十九个人生命的大火——这栋略显陈旧和拥挤的公寓楼,住下了400多名外来务工者。

 

此次专项执法行动,所执行的是北京市安委《关于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自11月20日开始至12月底,集中40天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其中,“聚福缘”公寓这类建筑是整治的重点。

 

从形式法治的层面来看,这道行政命令丝毫没有问题:集中拆除违章建筑、高危建筑,消灭城市中的安全隐患,既合法,也合理,为什么还要受到质疑呢?

 

因为里面住着大量的,住不起其他房子的人。

 

当“折叠北京”成为常态时,我们很多时候总是会习惯性地对这些人冷漠。事实上,他们本来也就没有太多为自己发声的空间。他们中没有意见领袖,而只能被领袖;没有人大代表,而只能被代表。在官媒的报道中,他们更多时候被当做是纾解人口成功的证明,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所居住的公寓有违法建筑,也有安全隐患。但解决这些隐患的方式,难道不是承担生存照顾职责的政府,建立更为规范的保障房、廉租房体系吗?


当然,有人会说,这需要成本,且容纳量有限。说白了,不可能让每一个想来北京的人都能够踏实住下。


但是,其一,单独针对“低端劳动力”的纾解是否符合平等原则尚值得讨论;其二,且不论城市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如何导致,在缺乏足够的住房保障,甚至没有提供临时安置点的情况下,就要把这些缴纳税收和社保的人在隆冬时节扔到街头——这让他们,该用什么样的笔调去书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雷霆手段的同时,能不能也多一些“菩萨心肠”?

 

3

 

说完了聚福缘,再来说说幼儿园。

 

在美国上市的著名幼儿园红黄蓝曝出虐童事件。据网络消息称,该幼儿园存在针扎幼童、喂食不明药物乃至性侵等情况。携程亲子园事发不久,红蓝黄的又一次出现让人意识到,此类事件可能并不是偶发。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心坏了,说明“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说明不仅仅是有钱人的生活想象不到,人能够坏到什么程度也是想象不到的。

 

然而,虽然人性是最伟大的,但向来也是最不靠谱的。当一个可能并不那么专业的幼教从业人员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时,你不能寄希望于他或她把每一个人都“当作自己家的孩子”来看待。所以,或许还需要拷问,现有的制度规范,能够有效防止恶的发生吗?

 

在一般情况下,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通过“优胜劣汰”有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但当下,幼教领域的市场竞争似乎并非如此。大多数办幼儿园的人大概都会告诉你一句话:只要买到牌照,一般就能赚钱。

 

牌照,在法律叫做行政许可,是通过事前的准入而实行监管的一种方式。从理论上说,依靠该制度可以保证从业者具备从事相关行业的软硬指标水准,从而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然而问题是,过度依赖于这种静态的监管方式,能否真正起到监管效果?

 

虐童事件中,事发幼儿园大多都按照规定装了摄像头,诸多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就在摄像头之下发生。这究竟是因为虐童者胆子太大,还是因为监管过于懒散?在一纸许可过后,是否有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去抽查过视频?有没有一套制度土壤给予家长或者家委会参与监督和治理的空间?更进一步说,这种单一时段的准入控制,是否足以控制幼儿园们迅速扩张背后带来的隐患?

 

“重准入、轻监管”是传统管制观念下大多数行业都存在的恶疾,学前教育领域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是时候反省一下了。


携程事件爆发后,很多人都在担心,过多批评会不会导致行政力量的进一步介入和管控的加强,从而导致办园更难,上学更难。这某种程度上也是问题症结的体现——公权力机关是否真的清楚,在不同的行业,究竟应该在什么地方去管,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管?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