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界
旅界(lvjienews)—客观独立的旅游财经新媒体平台,关注旅游地产、景区、酒店、地方旅游产业、在线旅游、航空、邮轮等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  3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  3 天前  
海峡都市报  ·  冷҈冷҈冷҈!0℃!寒潮预警!福州接下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旅界

黄金周过后,907个降价的国内景区为何笑不出来?

旅界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10-08 18:26

正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


战果喜人


今年黄金周,国内景区迎来了降价潮。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各地已出台实施或发文向社会公布了981个景区免费开放或降价措施(免费开放74个,降价907个)。


其中5A级景区159个,4A级景区534个,二者合计693个,占70.6%。降价的907个景区中,降幅超过20%的491个,占54.3%,降幅超过30%的214个,占23.6%。


仅以5A级景区为例,扬州瘦西湖票价从150元降至100元,华山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由180元降为160元,青岛崂山票价从245元降至180元,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由220元降为190元,黄龙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由200元降为170元等等。


扬州瘦西湖票价从150元降至100元


黄金周以后,价格纷纷下调的各个景区也是战绩喜人,游客数量更是水涨船高。


根据途牛旅游网发布“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报告显示,景区门票降价等政策影响带动假期国内游热度,今年国庆期间,国内游人次占出游总人次的54%。


降价后的5A级风景区当然也“毫不示弱”。其中扬州瘦西湖在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万人,同比增加8.9%;华山风景名胜区接待人数超过16万人次,同比增加4.5%;青岛崂山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5万,同比增加15.9%;九寨沟风景区和黄龙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人数分别为14.97万和11万,同比增加分别为6.9%和5.8%。


4A级景区也有了充足的底气和5A级风景区“分庭抗礼”,门票降价后在黄金周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以北京平谷京东大溶洞景区为例,十一黄金周门票收入达到将近1000万元,同比增长6.7%,增幅也是位居北京4A景区首位。


对此,有业内人士说道:“景区价格下调对于黄金周期间的游客数量起到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该业内人士还补充道:“这对于拉动景区地方经济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隐忧犹存


尽管各大景区已经纷纷尝到了景区降价所带来的“甜头”,但是在黄金周期间不断涌现的“宰客”问题还是会撩拨着出行游客敏感的神经。


显然,想安安稳稳的过上一个高质量的假期绝非易事。


黄金周期间被曝光的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就是其中的负面典型。其超高的景区门票和停车收费,疯狂的景区内商业化程度以及混乱的景区管理都为那些利益熏心的人滋生了“宰客”的土壤。


难怪有很多去过千户苗寨的游客在微博上吐槽,微博网友“一直在等你”在自己的微博上就写道:“ 躲过了假翡翠、购物团,却没躲过景区宰客,这个千户苗寨一定不要去。”


显然,武当山景区在“宰客”上也毫不含糊,淡季门票要150元,然后还必须缴纳80元的车费,还有的景点拍照也是要收费,如去金顶30块。


千户苗寨已然成为负面典型


更为夸张的是景区内的高消费,据消息人士透露,景区内的快餐要百十来块;而且还禁止游客带吃的东西进入。最霸道的是,在门禁处,还要搜身才能进入游乐园,这样做却是有些过分。


“宰客”从来都不是景区商家的独门绝技,黑心导游在这方面做的更绝,更彻底,更加明目张胆。


“没钱你来香格里拉旅游来干什么?”一名导游对调查记者说道。 说着就将记者赶下了车。


10月6日被披露的云南香格里拉导游强迫游客缴费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人们也纷纷质疑云南旅游的整改措施究竟何时可以真正落地实施?


颇为可悲的是,当地居民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对类似事件早已见怪不怪。


对此,有专业人士直抒胸臆的称无论是商家还是导游,在景区内都必须要尊重消费者,这是服务的根本宗旨。


该业内人士还补充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乱相,商家也好,导游也罢,都要充分尊重游客。”


显然,全国各大景区的口碑也就是在这一次一次事件当中被“搞坏”的。


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国内景区的接待能力也实在不敢恭维,以今年黄金周期间黄山为例,10月2日中午12点,黄山景区当日接待游客已达3万人,达到当天最大游客限载量。


尽管黄山景区立即采取限流方案,但是还是将黄山的捉襟见肘的接待能力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显然,国内景区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尽管景区降价会带来短期的利益收拢,但是长期看来,游客真挚的“喜悦之心”才是国内各大景区最应该珍视的。


毋庸置疑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景区要想真正将游客的心收拢在一起,游客的底线是不能随意突破的。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的很多景区往往也绝非是“省油的灯。”


它们往往信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黄金周个别景区门票明降暗升的事件上就可见一斑。


位于江苏无锡的5A级景区——鼋头渚风景区将门票价格由原来的105元/人次降为90元/人次后,原本包含在105元门票中的景区车票和船票改为单独收费。国家5A级景区——湖南崀山风景区的门票价格由170元/人降到136元/人后,原先免费乘坐的观光车改为收费40元,相当于总价反涨了6元。


对此,华美高级顾问赵焕焱说道:“景区门票明降暗升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表现,以前都是周期性涨价,现在有点积重难返。”


赵焕焱还补充道:“这一方面需要加强调控门票经济,更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


实际上,差距永远是在对比下产生的。在门票价格上,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十年景区的平均门票价格涨幅都控制在2%以下,没有大起大落,这让很多游客几乎都没有任何察觉。


黄山景区接待能力捉襟见肘


而我们国内各大景区门票在经历了将近十年的递增后,终于迎来了所谓的峰值回落,完成了下调。这过山车一般的起起伏伏着实考验着每一个游客的神经。


景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的提升更是难上加难,尊重游客感受绝非是一句口号,而是源于内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