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七读财  ·  我的人生还有Plan B吗?这本书说,有! ·  17 小时前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讲怎样总结你的投资人生,d ... ·  昨天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讲怎样总结你的投资人生,d ... ·  昨天  
简七读财  ·  2025年,怎么好好赚钱? ·  2 天前  
拾榴询财  ·  聊聊长假全球市场,从黄金创新高说起 ·  3 天前  
简约小生活  ·  银行存款10万到50万之间的朋友,有一个消息 ... ·  3 天前  
简约小生活  ·  银行存款10万到50万之间的朋友,有一个消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2017年日本工业现状和中国冲击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17-06-03 21:01

正文



作者:宁南山

来源:宁南山(ID: ningnanshan2017


2016年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五百强,我曾经把五百强里面的日本企业单独筛选出来看了下,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去掉金融,保险,能源类的公司,只把工业企业筛选出来,世界五百强里面的日本工业企业,一半的利润来自汽车行业。


当时想写篇文章说下这个分析结果,不过想到世界五百强这个样本还是比较小,只能包括大企业,却看不到中小企业的情况,比如说日本的六大电子零部件公司,从营业收入来说都进不了世界五百强,但是不妨碍他们在苹果,三星,华为的手机里面占据大量份额。


2017年5月,福布斯杂志发布了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觉得这个样本相比世界五百强大了许多,我们继续窥一斑识全豹,看下日本工业的现状。


请注意,福布斯统计的数字和日本企业自己公布的财报总是有出入,其原因应该是福布斯统计的是1-12月的数字,而日本企业的财报往往是从四月一日开始。


我们盘点下日本工业的实力,总共90家日本工业企业,他们是日本工业的精华。


从松下,索尼,东芝,夏普,NEC,富士通,佳能,神户制钢,新日铁,发那科,大金工业,三菱化学,三井化学,信越化学,丰田,本田,住友化学,武田制药,瑞萨电子,旭硝子,日本电装,爱信精机,三菱重工,雅马哈,奥林巴斯,捷太格特,富士集团,小松工业,日本电产,欧姆龙,立邦,富士集团等等都在榜单里面。


基本上日本各个工业行业的领头羊第一集团都在这个榜单里面。以后打起仗来,这90家公司全部消灭了,日本也就差不多了。


我们来分析下日本工业的现状:


1、日本工业的利润继续向汽车集中,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最大支柱。


如果说以前日本工业是有多根支柱的话,那么现在随着日本在电子,半导体,造船,钢铁等行业的衰落,日本工业已经渐渐出现了向汽车工业聚集的趋势。


日本工业在渐渐由多根支柱变成单根支柱。


如果我们看日本工业企业营收前十位:


第一名丰田汽车2499亿美元,第二名本田汽车1279亿美元,第三名尼桑汽车1059亿美元;


第四名日立 858亿美元,第五名索尼692亿美元,第六名松下666亿美元,第七名东芝472亿美元,第八名富士通417亿美元,第九名新日铁住金416亿美元,第十名日本电装411亿美元;


可以看出前三名都是汽车汽车,日本营收过90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全部是汽车公司。


第10名的日本电装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前十名汽车行业总共4家。


实际上,除了这四家以外,松下也做汽车零部件,新日铁住金也提供汽车用钢。


丰田是巨无霸,一家的营收2499亿美元几乎等于第4-7名的日立+索尼+松下+东芝之和2688亿美元。


进入2000强的90家日本工业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19582亿美元。


丰田,本田,斯巴鲁,铃木,马自达,尼桑,五十铃,三菱八大汽车整车厂的营业收入之和为5887亿美元,占比为30%,如果我们把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日本电装,爱信精机,捷太格特,住友轮胎,小糸制作所,丰田纺织,普利司通,三菱电机)的1818亿美元的总营收算进来,占比为39.3%。


如果把钢铁,汽车玻璃,汽车电子,轴承什么的上游企业的营收也算进来, 例如这个榜单里面的旭硝子汽车玻璃,神户制钢,新日铁住金,村田制作所,TDK,京瓷,松下集团的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业务,NSK的轴承业务等等,如果这些业务都算进来。可以说汽车业的营收占了90强企业的接近一半。


我们再看利润,日本汽车业的利润占比比营业收入占比还要高。


净利润第一名是丰田汽车171亿美元,第二名尼桑45亿美元,第三名本田39亿美元,第四名普利司通24亿美元,第五名日本电装22亿美元, 第六名松下19亿美元,第七名三菱电机19亿美元,第八名安斯泰来制药19亿美元,第九名日立18亿美元,第十名斯巴鲁18亿美元。


利润前五名竟然全部是汽车行业相关。利润前十名汽车公司有四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有三家。


利润前十名70%是汽车业公司。


也可以这样说,日本除了汽车公司以外,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净利润能超过20亿美元。


当然福布斯的财报数字经常和日本企业自己公布的财报有出入,不过区别不会很大,除了汽车行业,20多亿美元的净利润就是日本工业科技企业的最大值。


这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差距就开始拉大了,中国的中央制造集团,净利润超过20亿美元的就有好几家,例如中核集团,中航工业等等,民营企业像格力,美的,海尔净利润都超过20亿美元,OPPO,VIVO没有公布净利润,但是应该也超过20亿美元,华为更是超过50亿美元。


90家日本工业企业的净利润总和为789.77亿美元,突然觉得相比美国人,日本人赚的是辛苦钱,美国有不少净利润百亿美元的科技公司,日本只有一家丰田净利润过百亿美元。


其中304.94亿美元来自丰田,本田,斯巴鲁,铃木,马自达,尼桑,五十铃七家汽车公司,占比高达38.6%,如果我们把巨亏20亿美元的三菱汽车也算进来,汽车业利润占比为36%


然而这只是汽车整车的利润,把日本电装,爱信精机,捷太格特,住友轮胎,小糸制作所,丰田纺织,普利司通,三菱电机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算进来,利润总额为88.8亿美元,占了2000强日本工业企业净利润的11.2%


也就是8家汽车整车企业+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占了90家日本核心工业企业净利润的49.9%。


如果把亏损的三菱去掉,那么汽车业占了利润总额的47.5%。


实际上,制造汽车还需要钢铁,还需要各种塑料,需要各种汽车电子产品,需要玻璃产品等等,例如旭硝子就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之一,新日铁,JFE,神户制钢也提供汽车用钢材,京瓷,TDK,村田制作所,东京电子,松下集团等等也有大量汽车电子业务,NSK公司的轴承业务等等。这些公司都在这个榜单里面。


如果把这些公司汽车业务的净利润也算进来,日本汽车业的净利润超过整个日本工业90强的一半以上。


所以即使把统计范围从世界五百强扩大到世界2000强,日本汽车业营收和净利润依然是半壁江山。


2、中国已经崛起的产业,日本企业都赚不到钱。


或者这样说,中国已经基本会自己做的领域,日本很难赚钱了。


一个是造纸。 进入世界2000强榜单的有两家日本造纸企业,两家规模都不小,百亿美元级别,但是却基本不赚钱。


一家是日本最大的造纸公司王子集团,净利润只有9300万美元, 一家是日本制纸,亏损1.66亿美元


一个是钢铁。 新日铁住金营收416亿美元,净利润只有4.77亿美元,净利润率只有1.1%, 神户制钢营收155亿美元,巨亏4.07亿美元, JFE钢铁营收294亿美元,净利润只有2.73亿美元,净利润率0.93%, 三家加起来营收800多亿美元,净利润合计只有3.43亿美元。


对比下中国的钢铁公司,印象中中国钢铁产业似乎是惨兮兮,没错,相比天朝欣欣向荣的互联网,物流,智能手机,汽车等产业,钢铁产业确实是惨兮兮,天天去产能,裁员什么的。


然而中国钢铁公司的龙头宝钢股份2016年的净利润有115.2亿人民币,差不多十六七亿美元的净利润,在全球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大企业当中,利润总额全球第二,平均每吨钢的利润更是全球第一。


一个是电子品牌工业。 在电子品牌领域,东芝,夏普,松下,索尼,NEC,佳能,富士,奥林巴斯等品牌,尽管营业收入不低,但是净利润总额在这个90强名单里面,能排进前20位的只有松下和佳能两家。


其中松下净利润19亿美元,在这些电子品牌中净利润最高,然而松下利润的第一大来源是其汽车与工业部分,松下的车载业务因为给特斯拉提供电动汽车电池大幅增长。


不管是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等,都不再是如今日本电子巨头的主要利润来源。像索尼,主要利润来自游戏业务,以及CMOS芯片业务。


当然我们要看到,虽然中国把家用和个人用的电子设备品牌做起来了, 但是中国的办公设备没有做起来,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等,所以佳能成了日本最赚钱的电子品牌之一。


3、日本没有新的强大工业公司出现


日本90家进入世界2000强的工业企业,都是存在了几十年的老企业,没有一家是新公司。


对比下中国最近十几年出现了哪些新的强大工业企业?


OPPO 2004年成立,VIVO 2009年成立,小米科技2011年成立;


中国目前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2011年成立;


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之一的晶澳2005年成立;


中国最大的两家声学企业歌尔声学2001年成立,深圳瑞声科技2004年在成立;


欧菲光2001年成立,中国最大的手机玻璃生产商之一的蓝思科技2003年成立;


深圳华星光电显示公司2009年成立。


除了这些新企业外,还有企业集团进入新的业务:


比亚迪2005年开始做汽车;


京东方2005年开始生产液晶面板;


华为旗下中国最大的半导体设计企业海思半导体2004年成立;


等等。


4、日本企业赚钱的都是中国还没真正崛起的产业,我们看下日本哪些企业还比较赚钱,就知道中国哪些产业还没有起来


这里说比较赚钱,是相对的,因为一半的利润都来自汽车业。我们看看另外一半里面,哪些产业赚钱还算多。


我们就只看净利润在5亿美元以上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换成人民币净利润30多亿,总共有52家,我们除开最强大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除开这个主要有四类:


1)电子零部件(包括集成电路)


日本企业虽然在品牌领域败退了,但是电子零部件产业还有很大优势。


村田制作所,日本电产,京瓷,TDK, 东京电子,瑞萨电子等,净利润之和54.13亿美元。


像京瓷,村田,日本电产这些企业,营业收入都在100亿美元以上。


不算显示面板,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还没有诞生100亿美元级别的电子零部件公司。


如果算上显示面板,那么有一家,京东方2016年营收688亿,刚好100亿美元。



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进步很快,中国下游的品牌起来了,必然会带动上游国产零部件的发展, 已经有一批国产电子零部件企业跨越了100亿人民币的门槛,并且在高速发展。国产电子零部件在快速崛起,和电子品牌一样实现强势市场地位只是时间问题。


集成电路芯片,日本瑞萨,索尼(摄像头CMOS芯片),东芝(内存)三家在全球20强,我国海思,紫光等也在迅速成长。


像龙头企业海思,其营业收入已经很接近瑞萨电子和索尼的芯片业务,2016年索尼芯片业务62.6亿美元,增长3%,瑞萨57亿美元,增长1%, 而海思2016年已经达到了44亿美元左右,紫光集团2016年已经达到40亿美元,增速107.46%。


半导体20强2016营收状况及各产品线贡献:


当然日本还在一个领域很强,集成电路最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这两个领域的规模总共大约800亿美元,占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23%左右。中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也出现了一些优秀企业,例如苹果的供应商江丰电子,上海中微半导体等等,进步虽然快,但是基数太小,短时间内还没有挑战国际大厂能力。中国先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搞好,这些搞好了,上游的设备和材料一定可以搞定。


2)机械和设备


日立,小松,大金,丰田工业,久保田机械,发那科,第一精工,NSK精工,东曹工业,SMC气动元件,富士集团等,净利润总和101.25亿美元以上。


中国营业收入超过60亿美元的机械公司有10家,分别是中国机械工业,潍柴集团,上海电气,天津百利机械,徐工,三一,中联,盾安控股,特变电工,东方电气。


规模算是有了,但是盈利能力和日企比较差距很大, 像潍柴,一千亿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才二三十亿,换成美元三四亿美元;三一重工,2016年全年净利润才2亿人民币;特变电工算是不错,2016年净利润也才21亿人民币,不到4亿美元。


中国企业需要做的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高端领域开展竞争。好消息是今年工程机械回暖,三一等龙头机械企业的业绩在快速回升。这个领域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从增速看我们在稳步进步,虽然不如其他产业那么快。


同时在军工领域已经做到了很高水平。


3)化工业(材料)


信越化学,三菱化学,积水化学,住友化学,旭化成化学,东丽集团,六家加起来净利润有57.63亿美元。


中国倒是有一家超大型化工公司中国石化,在化工领域排名世界第三,销售额438亿美元。


第一名是德国巴斯夫,第二名是美国陶氏化学。


但是在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公布的2016年全球化工50强里面,我们也仅有中石化一家,当然还有一家台湾的台塑,统一了再算我们的吧。


而上面日本的这5家全部在全球化工50强里面,销售额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像日本最大的三菱化学有318亿美元,排在世界第9位。日本第二的东丽,排在世界第15位。


在全球50强以外,也有一批中国化工企业站在了门槛,50强的门槛大约是营收60亿美元。


民营企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万华化学进步很快,现在简直成了印钞机,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0亿,增长107.7%,净利润21.95亿,增长395%,预计今年会进入50强。


另外浙江荣盛石化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55.02亿元,同比增长58.69%,实现净利润19.2亿,猛增446%, 预计今年的50强榜单也会有荣盛石化。


恒力股份2016年营业收入192.4亿,增长4%,净利润11.8亿,增长91.6%。


恒逸石化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349.79%。


东华能源2016年营业收入199.75亿源,增长16.16%,净利润4.7亿元,增长14.3%


另外之前在显示面板一文中提到的康得新集团,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27亿人民币,增长32.7%,净利润5.41亿,增长31%


4)制药业


武田制药,安斯泰来制药,大冢制药,卫材制药等有六家,总利润57.55亿美元。


最大的一家是武田制药,营收159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第二是安斯泰来制药,零售119亿美元,净利润19亿美元,第三名是大冢制药,营收110亿美元,净利润8.52亿美元。


这个世界上制药业的霸主还是在美国,2016年美国医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日本最大的武田制药只能排在世界第18位,前面17家企业以美国公司居多,加部分欧洲企业。


中国有两家巨无霸制药企业,最大的是国药控股,2016年营业收入高达2584亿人民币,差不多374.5亿美元,增长12.99%,净利润46.47亿人民币,增长23.2%。


第二大是上海医药,2016年营收1207.65亿人民币,增长14.45%,净利润31.96亿人民币,增长11.1%


这两家企业拿到日本营收都可以排到第一位,但是净利润还是有差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