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丫  ·  你俩当我面,在酒吧“补上” ·  2 天前  
云峰早点报  ·  网友在贵阳街头偶遇会爬楼梯的消防车 ·  3 天前  
冷丫  ·  她有老公,我和她很久没玩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财富空间】经济绝对不是零和博弈——萨缪尔森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07-03 05:33

正文

周末看了篇资讯,标题叫《中美贸易战,萨缪尔森和周其仁十多年前就说透了!》,文中推荐了一篇周其仁先生在2006年写的文章,娓娓道来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在04年对于中美贸易战的理论研究。读完后感慨:大师都是有预见性的。

1915年5月15日, 保罗·萨缪尔森 (PaulA.Samuelson) 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城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

1941年,他发表了《经济理论运算的重要性》的长篇论文,并获得哈佛的威尔斯奖。

1945年,担任美国财政部经济顾问。

1960年,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他为总统调查咨询顾问和美国国家计划局经济顾问。

1970年获得诺贝尔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萨缪尔森 一生得过的经济学研究方面的奖项和荣誉数不胜数。

他的著作《经济学》,更是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千万册,畅销海内外。


“出生了三次”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自己说,他实际出生了三次。

第一次当然是他的自然出生。

其后两次都跟经济学息息相关。1931年,当15岁的萨缪尔森考上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后不久,他就将自己的出生日期改为1932年1月2日,因为这一天是芝加哥大学开学的日期,也是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与经济学这个伟大的学科邂逅的日子。那天早晨8点,当萨缪尔森第一次走进芝加哥大学讲堂时,讲座主题刚好是马尔萨斯脍炙人口的人口理论,天才少年立刻被神奇的经济学所吸引。那一刻,经济学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第三次重生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时间是1940年。这一年,他开始任教,并用他的经济学天才思维开创了该校经济系的新气象。在他的带领下,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系从1940年时一个尚未招收研究生的教学型小系,成为当今经济学界顶礼膜拜的圣地。

萨缪尔森一生高徒满堂,他最有影响的学生当属肯尼迪总统了。肯尼迪在竞选获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他授课,两人在马萨诸塞州的海滩上有一次深入的交流。 肯尼迪采纳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实行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政策, 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这一政策使得美国成功地避免了一次潜在的经济危机。


天造地设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和经济学可以说是天造地设。他自己也说“如果说经济学是为我而出现的,那么我也是为经济学而出生的。”他甚至在演讲中以第三人称来描述经济学与自己的关系:“经济学这一行天造地设般地适合他,仿佛是历代经商先祖的基因找到了命定的归宿。”

而他也不枉负“天造地设”这个词,他对经济学研究具有别人无法想象的热忱,说他做梦都在思考工作也不为过。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在他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让我干这么好玩的工作,还要付给我这么多钱,我真是捡了大便宜了!

对工作的激情,再加上萨缪尔森的天才头脑,造就了经济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萨缪尔森几乎“染指”了经济学的每一块领域,萨缪尔森对 动态理论和稳定性分析、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消费理论及相关的指数理论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自己就曾宣称:“我的手指动过了每一块馅饼”;当他在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诺奖评委会对他的评价是:“提高了经济科学的整体分析和方法论的水平。”在这一点上,他的贡献“超过任何其他的当代经济学家”。

确实,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显示性偏好公理,到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与完善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要素价格均衡定理,还有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乃至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函数, 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中,无不留下了萨缪尔森的名字与足迹。

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他最有影响的巨著《经济学》。这本书一出版即告脱销。萨缪尔森在这本书中使用了多种数学工具,利用“静态”“比较静态”“动态”三种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分析,并加入了自己在“公共物品”、“福利经济学”等领域的贡献,使《经济学》成为那个时代最集大成的教科书。《经济学》自1948年出版已61载,然而现在仍能在诸多经济学原理的参考书单上看到它的身影。

有的经济学家在评论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影响时指出: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人们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了萨谬尔森,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们总是能从萨谬尔森的有关著作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回顾萨缪尔森的一生,可谓与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与经济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1931年,世界经济正处于大萧条之中;最后一次与经济学会面是2009年,遭遇2008年经济危机的世界经济复苏曙光初现,2009年,萨缪尔森与世长辞。

“生于危机,故于危机”,为经济而生的萨缪尔森真正做到了善始善终。

“我是一个运动场上的看台座位,能够坐到上面去观察几乎一个世纪的基础性经济学的历史“

他留下的,又何止是一个座位。


萨缪尔森经典语录


1、文明的典型标志就是通过一系列规则驱动宝贵的有限资源逐渐流向好人手中。

2、假如政府变得太大,太多的国家收入要流经它的手中的话,政府将会丧失效率,而且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变得迟钝,因此,它将开始威胁到人们的自由。

3、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相应的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4、通过牺牲现在消费并生产资本品,社会可以提高其未来的消费量。

5、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接受经济学的基本训练。

6、如果一家厂商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漫不经心,那么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的规律很可能把它清除出经济舞台。

7、自从开天辟的以来,曾经有三件伟大的发明:火、轮子和银行。

8、你可以将一只鹦鹉训练成经济学家,因为它所需要学习的只有两个词:‘供给’与‘需求’。

9、快乐=物质/欲望。

10、永远不要低估,在你的职业生涯早期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这能够让可能的后进生变成开心的战士。


先进制造业+ 工业互联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