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iemann_Jin
我只想一个人静静! 50%旅行 20%小说 20%公益 10%杂文 个人公众号:靳聪聪 商业推广号:赵米加,丢丢手作,SII分析 个人经历: 上海著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SII社会影响力投资分析 上海彤程公益基金会项目助理 雷励中国上海站副站长 2013年 雷励中国贵州远征队员 2014年 立人大学游学班,MaD创不同年会 2015年 七尖徒步穿越,极客公园创新大会,雷利香港卫径长征,上海STP种子人才培训计划项目经理 2016年 20天完成318骑行,MaD创不同年会 2017年 Raleigh坦桑尼亚国际志愿者,组织中缅大学生实习交流计划 2018年 印度加尔各答特蕾莎修女垂死之家志愿者,China Ultra 100云南普洱越野赛50公里,台湾社会企业参访计划 个人公众号:靳聪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交建  ·  奋进之春丨中交集团这些项目迎来重大进展③ ·  1小时前  
中国铁建  ·  中国铁建召开总部部门2024年度绩效考核现场 ... ·  5 小时前  
中国交建  ·  中交集团召开战略系统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 ·  2 天前  
中国交建  ·  解锁工程加速度的“安全密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iemann_Jin

一周一本书:《早晨型人更容易成功》

Riemann_Jin  · 简书  ·  · 2017-12-19 13:43

正文

每天早上起床后发现闹钟已经响了无数遍,时间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如果不压缩洗漱时间,可能就要迟到了,更该死的是,还得必须保证公交车不会堵车,地铁不会出现故障等等等等,但是事实是却从来都是和我们开玩笑,我们来不及整理凌乱的头发,确保脸上是否胡子拉碴,就跑去公交站台,等了好几趟都挤不上去,好不容易挤上去了,却发现公交司机看着长长的车龙感叹,地铁忽然停在了隧道里,而当我们走进公司的那一刻,刚好迟到三五分钟,我们紧张,我们焦虑,老板会不会对我不满意,会不会因为我日复一日的迟到而打算辞退我,抱着这种想法胆战心惊的工作了一天,却发现没什么效率。

我之前一直处于上面的状态,而且时间久了,还挺习惯的,不过这种不良状态的积累,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越来越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里了,所以我要走出那个“舒适圈”!

《早晨醒后人更容易成功》虽然逻辑上有点混乱,但里面很多方法以及观点还是很适合我们的,读书嘛,不就是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吗。

一:首先来分析一下早晨型人才的SWOT

早晨型人的SWOT分析

S:早上起床最直接的好处是,我不仅可以吃上早餐,还可以享受很多餐点的早餐优惠,名副其实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W:远离自己的被窝真的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是要知道晚上的时候我们的被窝召唤了我们那么多次我们都不予理睬啊!

O:早晨的机会挺多的,当你已经把邮件全部都回复了,信息都回复了,不会在工作的时候被别人打电话催促怎么还没完成,是没收到信息吗,这挺尴尬的!

T:我们最大的威胁就是我们的拖延症,我们明知道它是一种病症,会把我们日渐拖垮,为什么不把它给解决掉呢?


某网红主播

我们的社会在努力把我们打造成晚睡型的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热播网剧在凌晨更新,很多综艺节目在晚上八九点开始播放,包括主播的播放时间都是从晚上到凌晨,可悲的是她们晚上花费我们的时间,赚着我们的钱,白天的时候,她们睡觉休息,而我们要继续工作。

二:如何成为早晨型人,还是有方法的

我们都是一种各种问题缠身的问题人,所以即使我们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可为之,但是我们还是会去做,所以我们需要去理解自己,找到可以约束我们的办法。

1:行动派

找一帮人一起来相互督促,鼓励,简书一哥 @彭小六 行动派 ,每天都有晨间领读,我们可以跟着去适应节奏,去看看别人怎么做到的,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只是单纯的我们自己去约束,很难,我们会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其他人会做到,只有切实的看到别人所坚持的,以及坚持后的成果,我们才不会被三分钟热度。

2:短眠法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每天必须睡满8小时,我们大多数时候也践行了这个标准,只不过是晚睡晚起,其实科学上并没有定论睡多少时间最合理,只是明确合理的作息规律最适合我们。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工作狗,时间根本不够用,所以就需要短眠法。

首先要养成一个稳定的作息规律 ,十点睡觉,四点起床,或者十一点睡觉,五点起床(不能再晚了),要不断的询问自己,我不多看一个小时手机,天会塌吗?老板回辞退我吗?如果不会,那就安心睡吧,明早早起回复人家会更羡慕你,崇拜你!

其次要有恰当的午休 ,时间不要太长,睡多了整个下午昏昏沉沉,30分钟就可以,最好下午六点半也可以再小休半小时,以应对晚上十一点左右。

最后要有合理的工作方法 ,个人最推崇 番茄工作法 ,集中注意力工作25分钟,再休息5分钟,如此重复,如果过早地消耗点精力,后面只会越来越懒惰,也给自己借口去偷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