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发布  ·  去大鹏看海!这条城际铁路进展更新!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国家能源局重要通知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国家能源局重要通知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周知!深圳机场T3航站楼,有变化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卫视

甩你一个亿,五年不准谈恋爱!

凤凰卫视  · 公众号  ·  · 2017-08-03 17:58

正文

最近,关于网友疯狂打赏主播和斥巨资购买网游装备的新闻层出不穷。


7月31日,温州某网友反映,他十岁大的外甥,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是留守儿童。外甥用手机偷偷绑定了家里老人的银行卡。半年的时间里,外甥通过购买Q币、游戏装备等,花掉了四万多存款。而爷爷是名环卫工,这些存款,都是老人的辛苦钱……


日前,更有一女大学生在某游戏直播平台豪刷1亿触手币(约10万元人民币)礼物要求该主播5年内不准恋爱,其惊人举动一夜之间火遍网络。




偷偷花了家长血汗钱的熊孩子真不少


网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未成年人偷偷用家长的钱购买游戏装备、打赏主播的行为还真不少见。


2017年2月,长沙岳麓区12岁的小华他在母亲的手机上安装了一款手机游戏,并疯狂的玩了起来。为了让游戏在进行时的娱乐性更强,小华利用母亲的网络钱包在游戏中购买装备,没想到从1月21号至28号,8天时间就支付了8000多元。


2016年4月8日,福建省12岁的男孩小林(化名),为讨自己喜欢的主播开心,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主播,一个月花了近3万元。直播平台经过核实,确认小林的账号最近有相应购买记录,便将全款退还。


2016年10月7日至11月27日,浙江丽水14岁的男孩小明(化名)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机游戏,共计花费3万余元,直至刷到储蓄卡只剩下一毛五才停手。小明称,父母上班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所以他经常只能一个人玩,“只有游戏才能让我快乐。”



不止未成年人,成年人也十分舍得在直播花钱!


已婚淘宝男店主迷上女主播,三月花光夫妇俩积蓄四万六后还向亲戚借钱,称不打赏很没面子

…………






为“爱”试险,为打赏竟然走向犯罪!


对于直播间的疯狂打赏,有网友表示:“人傻钱多。”也有网友认为:“一看就是富二代,花钱买开心碍你事了?”更有网友直言:“这年头,没钱都不敢看直播了。”


然而事实是,为了看直播撑场面,为了博取心仪主播的欢心,想要打赏却没有足够的钱,没钱不好意思看直播,于是有人开始想其它办法了。


21岁男子胡某,利用淘宝系统漏洞半年窃取十余万次,涉案1300万元,其中的400多万用于打赏,最多的一次打赏了一名女主播5万元。他称如此“大方”并非是想讨好女主播或与其有进一步发展,只是觉得自己打赏很有面子。


利用公司财务上的漏洞,28岁男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挪用了890万元的资金。而这些钱,既没有用来改善家里生活条件,也没有用来购置豪车洋房,大部分都打赏给了网络主播。


江苏淮安清浦区交通局的会计常某,为引起男主播关注,不断购买网络虚拟礼物“打赏”,并因为花销太大而将手伸向单位公款,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贪污公款达280.7万元,其中200多万元被她用于“打赏”男主播。


21岁男子周某偷偷将他人微信账户内的49万余元据为己有,部分用来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网络女主播,讨其欢心,截至案发,他已经在网站上花了20余万元,并称“你只有花钱进去,才知道乐趣所在”。




1300万、890万、280万、49万……一系列的数字令人瞠目。通过主播叫一次自己的名字,当着众人感谢一下自己,或是送上一首歌,来得到一时的兴奋与满足,而送出巨款,他们认为是值得的,即使走向犯罪也在所不惜。


直播打赏模式属合法行为


近日,在六合打工的东北小伙于某向六合警方报案称自己和一位女主播“谈了一年恋爱”,打赏给她7万元积蓄,如今她却要分手。于某称,自己被女主播给“骗”了。


民警询问得知,于某一年前在某直播平台认识了一位女主播,被女主播所吸引。为了引起对方注意,他开始在平台账号内充值,并不断地为该女主播刷礼物,金额也由少至多。于某的“付出”终于引起了主播的关注,两人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私下里互加了微信。经常聊天、问候,渐渐地发展成了“男女朋友关系”。网络上相处一段时间后,于某出手更是阔绰,到了特殊节日还会通过微信直接给女主播送钱。在近一年时间里,于某花费7万元。但最近该女主播认为两人相隔较远,双方不可能在一起,便提出了分手。于某一年期间打赏了7万元,至今两人一面都没见过。


然而,另他失望的是,民警告知如直播平台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他通过充值、刷礼物的方式与主播互动,属于合法消费行为。


《财经》杂志在《中国独创商业模式,网络“打赏”该如何定性?》一文中表示,是否付费、付费多少均由打赏者决定,介于“高境界的免费”和“内容付费”之间,网络打赏被称为中国式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打赏模式下,用户可表达对个别主播和作品的赞赏,被打赏者可以获得著作权的补偿,平台则可通过打赏分成等方式有价值地经营下去,是良性的商业和内容传播模式。


有记者经梳理发现,关于直播,目前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内容审核,而关于网络直播的打赏机制,似乎并没有明确规定。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总编室孙红岩副主任表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于网络直播,在内容和安全播出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范和要求,但直播打赏尚未涉及。孙主任认为,直播打赏属于一种商业行为,管理部门只是依法行政,不会做过多干涉。


直播现象丛生,你要控制你自己


重金“打赏”这种失控的网络消费行为,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粉丝个人情绪波动造成的,其实这背后有大量人为设置的陷阱。很多都是主播雇佣团队自导自演,而引诱粉丝必能自拔。


一些心理学家表示,网络直播“打赏”通过各种各样的炒作形式,这种方式会产生一种叫做“印象整饰”的效果,所谓印象整饰,也叫自我呈现,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别人的行为会成为一个标杆,对自身的决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的效果,如果不跟着去做,就会感觉自己不被认同,所以看到有人大手笔送礼物,其他粉丝们也就会开始跟着送了。


直播团队利用从众心理,引诱粉丝为自己花钱,面对这种“套路”和陷阱,要想不上当,增强分辨能力和自制能力是必要的。但完全靠粉丝理性控制也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未成年人,更是难以控制。



所以,在直现象丛生的当今,直播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为了避免误入网络直播“打赏的“套路”和陷阱,避免过度“打赏”,务必要控制好自己。


A.年轻人多读一些书,多参加一些健康的娱乐方式,构建起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B.家长首先做好对自身的管理,妥善保管好家中财物,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以免给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引导;

C.切忌沉迷网络,对非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良好的认知,拒绝虚荣、攀比;

D.观看直播时间要适度,“打赏”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专家:父母应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空间




面对大量出现在未成年人身上的这类行为,有专家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给了家长们一些建议。


首先是父母的原因,如果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或者家庭氛围不好,孩子就会出现这种超出常理的行为。


其次现在的孩子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红有令人羡慕的外表或者才艺,通过打赏礼物能够得到网红的嘘寒问暖、直接地互动……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获得感和满足感,而孩子可以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打赏那么多钱,父母必然疏于管理和关心。


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指导或严厉的批评,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且要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孩子。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人情关系,父母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等,都是生活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为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实际情况,用实际行动适度的关爱孩子,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去放松,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编辑:蒙小度、豆子


推荐阅读:

·买买买!广场舞!嗓门大!热心肠!无法定义的群体——“中国大妈”

·迟到5分钟就被打到大小便失禁,这个快递我还送不送?

·燃爆!建军90周年,解放军海陆空发展历史大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