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一个爱说真话的科技公号;倪叔,一个习惯犀利,不要附和的互联网观察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2月28日开营!高级人力资源法务师&高级劳动 ... ·  23 小时前  
HRTechChina  ·  2025年HRTech企业VIP会员服务重磅 ... ·  昨天  
HR新逻辑  ·  DeepSeek梁文锋:关于认知、价值观、人 ... ·  昨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净利润大增333%,阿里转身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金冠电气原实控人赖账出逃,小记者代持上位揭秘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 公众号  ·  · 2021-01-28 19:39

正文


热播剧《紧急公关》中,即将上市的凡今科技遭遇舆论热议,原因是创始人存在违反竞业协议嫌疑,app被怀疑是在前东家上班期间开发。 围绕这一嫌疑,黄晓明东奔西跑,为这位创始人洗脱嫌疑,商战恩怨,引人入胜。



然而,与现实中真实的被紧急叫停又通过上市审批的剧情比起来,电视剧里那点儿“嫌疑”真不叫事。


近日有媒体爆出,去年底上市科创板被叫停的 金冠电气:


又重新过会了。


当初被紧急叫停背后的两大疑点不禁令人感慨:这才是真实的商业啊,错综迷离的剧情哪是电视编剧能编出来的?生活,永远比小说故事更精彩。


1

疑点一:金冠电气原实控人竟是老赖?

公开资料显示,号称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的金冠电气共拥有10项软件著作权和67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9项,但其大多数专利于2011年左右取得,原有发明专利早已不适用其业务发展需求,科创属性定位过于牵强。



这家高新科技企业主要的产品是:


避雷器。


当然了,不是普通的避雷针,而是应用于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设施中的特种避雷器。



这样一家科技创新企业,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就在近日这家企业登陆科创板二次过会之际,却爆出令舆论哗然的秘闻:


原实控人席春迎欠债1.5亿元,5年未归还+玩失联。


一家欣欣向荣的高科技企业,老板居然是“老赖”?这样的企业,竟然还能过会?


究竟是不是真的?债权人是四川的一家企业,四川宏丰吉实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信息,附带了相关证据,证据显示:2015年10月,金冠电气第三大股东席春迎,以个人名义向四川宏丰吉公司借款1.5亿元。2015年11月5日,四川宏丰吉公司通过公司账户转款至席春迎指定账户1.5亿元。



注意签名,不是“席春迎”而是英文“sea”。原来,席春迎的国籍是新加坡,英文名叫WilsonSea。


有借条,有转账凭单,可谓实锤。5年来,四川宏丰吉多次向席春迎催收未果,到后来,干脆找不到人了。


直到金冠电气筹划上市,四川宏丰吉得知席春迎持有这家公司11.3%的股份,是第三大股东,说好的“过半股权可做还款保证”呢?两者差距也太大了,所以宏丰吉这才迫不得已发声。


席春迎不能说没钱,仅在金冠电气所持股份便价值不菲,然而有钱就是不还,是为老赖。


一家企业的原实控人居然是老赖,这样的企业又怎么能被允许上市?难道是老赖还清欠债了?如果金冠电气募集来的资金被股东挪去他用,又算谁的责任?


从四川宏丰吉的官博证据来看,显然没有还钱。那么,一个欠债不还、隐匿财产的老赖控制的科技企业,背后究竟是有什么丰功伟绩使得其再次过会?


没人知道。


2

疑点二:企业实控人竟是小记者?

众所周知,凡是老赖,皆非凡人。他们总是能突破各种限制,似乎尘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们,甚至包括法律。并非法律不管,而是这种人躲在暗处,早早地设计好了迷局,要破解迷局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


这位席春迎完美地诠释了这个规律。


国籍为新加坡的席春迎,在遇上记者樊崇之后,二人的甜蜜合作掀开序幕。翻开过去十几年,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显示了此二人堪称资本CP:


有席春迎的地方,必有樊崇。


公开资料显示:


1998 9 月至 2002 10 月,樊崇是一名记者;

2002 7 月,樊崇采访了时任民生证券董事长的席春迎后,辞去记者职务,成了民生证券的职员;

2004 年,席春迎成为兰尉高速董事会主席,樊崇成了兰尉高速副总裁;

2005 9 月,席春迎创办合协创投。同时,樊崇从兰尉高速辞职,成为合协创投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同一年,席春迎设立了金冠电气; 2008 年,樊崇进入金冠电气。

2014 年,樊崇受让金冠电气过半股权,成了这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12年的时间里,原本只是一名记者的樊崇,摇身变成了科技企业的实控人,而原因是他遇到了席春迎这位“贵人”。


又过了五年,这家科技企业申请登陆科创板,如果成功,樊崇身家将破十亿元,这是一个令人艳羡却又感到惴惴不安的发迹故事。


实际上,去年底被叫停上市的重要疑点正在于樊崇成为金冠电气实控人的过程。


当初樊崇受让过半股权是有对价的,那就是承接金冠电气9706.9万元的债务。然而,樊崇本人没有提供任何抵押、担保(含第三方担保)或者其他增信措施。换而言之,就算还不上钱,樊崇也无需担责。而过半的金冠电气股权已经归到他名下……



这是不符合常识的。难道金冠电气的其他股东对此就没有任何异议?事实证明,没有。大家心照不宣,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樊崇是作为席春迎的“白手套”,代为持有这些股份。


这一违反商业常识的细节,正是金冠电气在去年底遭科创板上市委问询质疑的原因。


不合常识的事情,往往有猫腻。如此错综复杂的桥段尚未解开,如今金冠电气仍能通过IPO审批,莫非是经过调查不存在猫腻?


股东不知道,上市后股民也不知道,具体谁知道?没人知道谁知道。


3

资本内伤

无论真相如何,还是要感慨,玩资本的人脑子真得很好用。


前有唐万新这样的“资本玩家”,警方查账时居然理不清错综复杂的资金关系,只有唐一人玩得转。如今又有席春迎与樊崇这对儿“资本CP”,让人理不清二人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