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丝绸之路(敦煌)司法合作国际论坛上作专题发言时表示,司法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重要司法原则,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石,中国法院通过深入推进司法公开,拉近了司法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并有效推动在全社会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有力推进了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
沈德咏指出,法治意识和司法公开同为现代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法治意识是社会公众关于法治的观念形态的总称,反映公民对法治的认知水平和对法律和司法的认同、信任和依赖程度。司法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重要司法原则,司法公开程度也是评判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二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是良性互动的关系。
沈德咏表示,随着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司法需求更加多元,对司法公开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这促使司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司法公开理念,积极采取司法公开措施,确保公平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同时,通过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将司法活动置于“阳光”之下,既可以规范司法行为,消除司法腐败,增强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又可以充分发挥司法裁判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社会行为的作用,促进提升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有助于加快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
沈德咏介绍说,近年来,中国法院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在促进司法公正、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上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确立司法公开基本原则。制定出台有关规范性文件,明确司法公开的内容、方式和程序,要求各级法院切实增强主动公开意识,大力推进阳光司法,将司法公开覆盖审判执行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并及时回应社会对司法的关切;二是建立了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开通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方便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进展,开通中国庭审公开网,推进庭审直播常态化,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各级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统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开通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当事人可在网上便捷查询执行案件相关信息;三是实现司法工作的全程、全面公开。依托司法公开四大平台、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各级法院的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以及覆盖全国的法院专网等载体,中国法院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已经实现了司法工作的全程、全面公开;四是充分发挥司法公开的法治宣传功能。中国法院通过公开裁判文书、庭审网络直播、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等,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组织旁听庭审、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努力增进社会公众对法院审判工作及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
沈德咏表示,中国法院在推进司法公开、促进提升法治意识方面的成效表明,深化司法公开,不但有效破除了“司法神秘主义”,使得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还可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对引导社会公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在推进司法公开过程中,也面临如何平衡好司法公开和当事人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司法公开与独立审判的关系、如何提升司法公开的统一性和规范化水平等问题,中国期待在这些问题上继续加强同与会各国同仁的探讨和交流,加强在深化司法公开、提升法治意识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司法事业的发展进步。
苏丹最高法院法官艾敏·巴布尔、埃及最高法院副院长瓦吉赫·马塔、哈萨克斯坦最高法院法官扎库金娜、葡萄牙最高法院副院长若泽·萨拉查·卡萨诺瓦、俄罗斯最高法院第一副院长谢尔科夫、乌克兰最高法院大法官扎伊沃罗诺克也就社会法治意识与司法公开这一主题作了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主持专题研讨。
聚焦法治领域,解读热点事件
舆论热点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