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育蓝皮书
集专业性、权威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年度行业发展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2024非上市财险保费利润榜,8成公司正增长 ... ·  19 小时前  
龙船风电网  ·  又一台风机倒塌! ·  昨天  
保险一哥  ·  中国寿险公司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deeps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育蓝皮书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体育蓝皮书  · 公众号  ·  · 2024-03-13 17:00

正文

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

为深入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省领导关于持续推动学生体育锻炼的批示指示精神,在全省学校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师生全员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思路和工作任务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为目标。 2024 年起,我厅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优良率作为评价全省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效果的主要指标。今年全省《标准》测试优良率至少达到 30% 以上,且每年至少提升 5 个百分点以上,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省《标准》测试优良率达到国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标准》测试、评价、反馈、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每年编制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组织全体学生开展 达标争优 活动,对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针对学生体测短板制定干预措施,采取课课练、分层练习、个别辅导等措施办法,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训练,切实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标准》测试工作通报制度,定期通报本地及学校《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要严格落实课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设置的刚性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没有体育课当天组织 1 节身体素质或专项技能训练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增加 1 次不少于 45 分钟的集体体育锻炼,高等学校要为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要切实提升课堂质量。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 < 体育与健康 > 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科学安排运动强度,合理设计练习密度,高质量组织课堂教学。高校要制定本校的体育教学大纲,规范教学环节,系统学习专项运动技能,组织开展有对抗性的教学比赛,教会学生科学锻炼方法,牢固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各级各类学校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保证学生校内体育锻炼时间落到实处。中小学校每天要安排一次不少于 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每天要坚持开展不少于 20 分钟的早锻炼,并要保证足够的运动负荷。 2024 年省教育厅将采取分层随机选取学校的方式,开展全省中小学校 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活动 。中小学校要根据学生体质差异、身体发育规律,科学合理为学生安排双休日、节假日 体育家庭作业 ,联合家长督促学生完成 体育家庭作业 ,确保学生每天 2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高校要针对学生锻炼建立更加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推动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职业院校在校生顶岗实习期间要注意安排体育锻炼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

(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人人参与”相契合。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师生共同参与的阳光体育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内体育活动。以班级、年级或院(系、部)为单位经常举办校园跑、跳绳、乒乓球、羽毛球、拔河、健身操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师生搭建体育活动展示平台,让每一名师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营造“人人有项目、天天有运动、常年有活动”的良好氛围。高中及以上学校要加强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建设,不断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高校共青团组织和体育部门要指导学生制定课余体育锻炼计划,积极策划一些主题体育活动, 2024 年可组织开展以 弘扬长征精神,铸就健康体魄 ”“ 阳光体育运动与奥运同行 等为主题的校园集体跑活动,为学生设定每天的长跑距离,并以全班同学累积的总里程评定成绩,调动人人参与的积极性。

(五)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运动竞赛相结合。各地各校要比照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印发的《 2024 年贵州省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赛事计划》,积极为学生搭建训练、竞赛平台。针对贵州师生喜闻乐见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项目或本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建立校代表队,开展日常课余训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班代表队和校代表队,高中阶段学校要建立不少于 3 个体育项目的校代表队,高等学校要建立不少于 10 个项目的校代表队。学校可按相关规定聘请有资质的社会体育机构或俱乐部开展校队训练。

二、工作要求

(一)强化“五项保障”,确保活动持续开展。一要做好组织保障。层层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组织领导机构,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二要做好师资保障。各级教育部门要配齐配足小学、初中、高中专兼职体育教研员,开展日常教研活动。鼓励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专门配置专兼职足球教研员,充分发挥教研员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各学段中的改革引领、指导作用。教研员不足的地区要抓紧配足配齐,可优先从参与全省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千人计划”培训的优秀体育教师中遴选。三要做好场地器材保障。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相关标准,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配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体育器材。四要做好经费保障。切实保障体育工作经费,合理保证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运动的支出。五要做好安全保障。建立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方案,形成包括教学、训练、竞赛等事故保险赔付在内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管理,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修护完善,切实保证使用安全。

(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确保活动健康开展。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娱乐、课外活动和休息安排,都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学校要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权利,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学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切实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结合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常态化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做到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

(三)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活动质量。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落实,同时做好对辖区内学校的督促指导。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和进程,适时安排工作指导组赴各地各校进行督促指导,坚决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各地要把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作为学校评优评先的基本依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