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百所双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20强城市(公开版)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20-09-27 20:32

正文


研发:天方智库 罗天昊国与城

发布:罗天昊国与城 ID luotianhao99

十年寒窗,决战山巅。

各地新生,已经开始了军训,动人心魄的高考,已成为去者的回忆,却仍是来者的憧憬。每年填报志愿的环节,选城市、选大学、选专业,三选,格外踌躇,难在兼顾。

对于那些百里挑一的优秀考生来说,必须面临“幸福的烦恼”时刻,成为天之骄子之前,中国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到什么样的城市?选择什么样的好大学?

为此,天方智库联合罗天昊国与城,特意研究了中国双一流大学的城市分布,推出“双一流大学最多的 20 座中国城市”。并分析其背后逻辑。

双一流大学最多的 20 座中国城市


注:双一流数量相同的城市,按如下三种规则排名:

1, 双一流相同时,以 985 大学更多的城市优先。

长沙与哈尔滨双一流相同,但长沙3所985,排名优先。

郑州双一流一所,但无985,所以在兰州之后居末位。

2, 双一流相同, 985 相同,大学总数更多的城市优先。

双一流7所,985同为2所,武汉排名优先西安、成都。

双一流同,985同,重庆优先于沈阳、长春、杭州等。

济南与兰州都是一所985,但济南大学总数多于兰州。

3, 双一流同, 985 同,大学总数同,在校生多的优先。

双一流2所,大学总量同,长春在校生多于杭州。


(1)  985 211 、双一流大学的逻辑关系

双一流大学其实涵盖非常广泛。

与原 985 211 大学有内在联系。

985 大学,是中国最顶级的大学。来源于 1998 5 月,国家决定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985 大学分两期,共 39 所,包含北大清华等顶尖大学。

211 大学,指教育部推出的“ 21 世纪 100 所重点大学”,包含几乎所有 985 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为军队院校),同时增加了一批,共 112 所。

双一流 137 所,分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一流大学又分为 A 类和 B 类。

一流大学 A 类,,其实就是原 39 985 大学其中最厉害的 36 所。

一流大学 B 类,其实就是原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 985 大学,加上 3 211 大学升格,分别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所有其它的 211 大学,加上新增的 20 多所大学。

新增大学包括南京邮电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等。

概言之:

双一流大学是中国好大学的泛称。

211 大学是双一流大学中的精品。

985 大学,是精品中的精品。

北大清华,则是紫禁城之巅。

(2) 一流大学的分布逻辑

一, 大学是一种权力资源,不是经济资源

双一流大学的分布,基本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排队。

第一梯队是北京上海两大直辖市。

北京 35 家,上海 14 家。

第二梯队,是中、东部强省会城市。

南京、武汉、西安、成都、广州等城市都超 5 所。

其中南京 12 所,武汉、西安、成都 7 所,广州 5 所。

第三梯队,是其它省会城市。

长沙 4 所,哈尔滨 4 所,合肥 3 所,杭州、郑州、沈阳 2 所。长春和兰州 1 所。

第四梯队是计划单列市。

包括青岛 2 所,大连 2 所。

中国的好大学基本都集中在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中,遵照权力体系安排。

在所有 137 家一流大学中,只有大约 10 所一流大学,在三种城市之外。

包括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延边大学(吉林延边)、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江南大学(无锡)等。

二, 兼顾城市经济实力和人口实力。

在同一级别的城市中,人口和经济实力超出,也能够争到相对多的一流大学。

比如,有 5 所以上一流大学的城市,除南京外,基本都是中国的特大城市、超大 城市, 都拥有超过 1000 万以上的人口,其中北京上海更是人口超过 2000 万。

无锡、苏州虽只是地级市,但经济发达,人口多,国家也在此设立一流大学。

三, 东北不可忽视。

东北三大省会和大连都有一流大学,且全部入选国内前二十。拥有传统 985 大学 4 所。 其中,哈尔滨 4 所,国内前十。

东北虽然当下经济发展减缓,人口流出,但在国家的教育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显示了国家对东北的重视。

(3) 一流大学的选择逻辑

学校与城市之间的不同选择顺序

985 的双一流:选城市优于选大学。

城市在选择大学的过程中,日益重要。不仅因为强势的城市,就业机会多,而且城市代表一种视野与见识。

同时,国家对于大学的扶助,也可以因城市而分野。比如,北京以前本来就有 8 985 及其它 26 211 ,在双一流大学改革中,又新增了 8 所,倾斜力度大。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杭州等发达城市都增加了双一流大学。

在办学经费中,沿海强势城市,也逐步与内地拉开差距,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广州,同档次的大学,就读的实际收益差别很大。

985 大学的选择:学校优于城市

能够考上 985 大学,基本都是顶尖天分,学业发展更重要,学校选择很关键。当然,城市也要兼顾。

二,三大同区城市慎重比较

华北、华东、西南三区中,城市的选择有名堂。

A 有北京,无天津。

北京和天津这么近,既然学校档次一样,当然优先选北京了。

B 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大学战争。

华东的学校也不好选。

上海大学济济,名校扎堆。有复旦、上海交大等四大 985 ,以及十几家其它双一流。

但是,南京的南京大学,杭州的浙江大学,也是中国大学的前十乃至前五之列。这三城的四家顶级大学,实力接近,难以选择。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南京经济发达,文采风流;杭州也是人间天堂,经济繁荣与生态风景兼备。

为什么南京和杭州迟迟无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上海太近,上海对南京和杭州存在隐形的压制。

但是,因为南京和杭州实在太强势,都是中国最发达省份的省会,所以,上海反过来也受到影响,特别是在消费市场和科技文教领域、互联网领域,上海的消费被南京和杭州分流,互联网产业被杭州领先,一流大学受到南京的强烈抗衡。

这三地的一流大学,江苏、浙江、安徽籍考生的选择要多方权衡。

C 成都和重庆的选择

总体上成都略优,但是两地各有优势,云贵川渝四地的考生需要权衡。

武汉、广州、西安三大区域霸主,选择应果断

武汉,华中教育中心,广州,华南教育中心,西安,西北教育中心,在同区域内没有对手,绞杀周边,报考选择容易。

武汉,拥有武大和华科两大名校,一共 7 所双一流大学,且大学总数众多,在校生超 100 万,华中各省的考生,若不去京沪,首选武汉,别犹豫。

广州:拥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等 5 所一流大学,大学众多,在校生也超 100 万,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考生,若不去京沪,首选广州。别犹豫。

西安:拥有西安交大和西北工业大学两大名校,一共 7 所一流大学,西北的考生,若不去北上广,首选西安。别犹豫。

(4) 二十大城市双一流大学分别介绍

1 北京 35 所)

大国之都,高校云集。中国科教实力最强大的城市。

北京有8所 985 ,全部是一流大学 A 类,全国最多。

北大清华,超一流大学,举国瞩目,生源质量全国顶级,学校品牌,学术力量也是顶级,

无需多言。人民大学为政商人才集中地,近年飙升迅速,北师大为中国第一师范大学,北航、北理工为中国著名的理工类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都是垂直类顶尖大学。

北京还有其它十几所 211 大学,基本都是一流学科大学,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中字头大学,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北京字头的大学。

同时,北京还是本次双一流改革的大赢家,新增了八家一流学科大学。

包括:协和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外交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论城市,行政级别中国最高,经济发达,机会众多,论学校,名校云集,北京不愧是中国考生的第一选择。

2 上海 14 所)

上海有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范等四所 985 ,全部为一流大学。

其它211 大学有东华大学、华东理工、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全部为一流学科大学。

上海也是本次改革的大赢家,增加了好几所双一流学科大学,包括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

在江苏生源上,上海与南京存在竞争。南京对本土考生影响力大,。削弱了上海的吸引力。

上海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教科创突出,也是全国考生青睐之地。

3 南京 12 所)

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家 985 ,尤其南京大学影响力巨大。


拥有河海大学、南京航空,南京理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其它六所 211

南京也是本次双一流改革大赢家,新增四所一流学科大学,分别是: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4 武汉 7 所,含 2 985 ,共 84 所大学)

武汉为中国重要的高教中心,华中区独霸,其在校生曾多年来全球第一。

拥有武大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 985 ,其中武汉大学为中国十大传统名校之一。

拥有其它 5 211 大学。华农,华师、中南财经政法、中国地质大,武汉理工大。

在中国城市双一流大学扩军大潮中,不进则退,武汉的双一流大学虽然仍有 7 所,但还是原来 985 211 的老底子,国家没有给武汉新的名额。

明看是平,实则是亏,成都与西安已经追上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