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胜军
来源:刘胜军微财经
充满不确定的 2018 即将过去,我们期待更好的 2019 。
2018 年初爆发的中美贸易战延宕至今,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人民币年内再度贬值 10% 。中国以扩大改革开放回应贸易战,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 9.8% 降至 7.5% 。
华为孟晚舟事件表明,贸易战正在向科技之争转化。
中美谈判博弈、美国股市是否陷入熊市、特朗普与民主党的政治僵局乃至弹劾的可能性,都会成为决定中美博弈走向的变量。
2018 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2018 年 12 月中央隆重举行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将改革开放称赞为
“
伟大觉醒、伟大革命、五
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
40 年间中国沧桑巨变,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造就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中国的成功,不仅令国人自豪,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2017 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回归本源”,随即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围绕功能监管、宏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三大支柱,中国金融监管体系迎来重塑,一行三会变身国务院金稳委领导下的“一行两会”。
中国金融体系迎来新阶段
:
货币政策中性化、去杠杆、资管新规、P2P 整顿、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与此同时,地方金融办开始变身为“地方金融监管局”,标志着央地金融监管分工格局取得突破。
2018 年下半年民企资金链困境加剧,大量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爆仓,银行抽贷引发资金链断裂,甚至出现 20 多家民营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给国企的案例。这一金融问题与“民企离场论”的重合,引发强烈社会冲击。
11 月 1 日,
中央召开民企座谈会,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明确民企是自己人,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
“
离场
”
,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
此次会议也让
“
五六七八九
”
的说法走红:即民营经济贡献了 50% 以上的税收,60% 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 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 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 以上的企业数量。
2018 年成为 P2P 大溃败的一年。由于过去几年的野蛮生长和“劣币驱逐良币”,P2P 在监管压力之下显著退潮,爆雷、倒闭、跑路频发,投资者闻 P2P 色变。
从金融创新的宠儿到跑路潮,P2P 悲剧再次提示我们:
涉及大量普通民众的金融业务必须严格监管;科技创新不会改变金融的本质
。
人傻、钱多、速来!披着区块链的马甲、裹挟一夜爆富的光环,币圈一度引发投资狂热。
比特币年初站上 20000 美元高位,引发世人惊呼。其亡也忽焉!不到一年比特币暴跌至 3000 多美元,金融大佬纷纷逃离币圈,比特币梦碎。
是泡沫迟早会破灭,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央行年初果断及时出手刹车
ICO
,拯救了不知多少
“
币迷
”
的血汗钱。
腾讯暴跌、马云退休,成为互联网世界 2018 年大事。
腾讯股价一度蒸发近
50%
,折射出互联网巨头“too big to innovate”的困境和监管风向的变化。作为互联网精神代言人的马云宣布退休,给互联网世界留下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忍不住问马云:
年轻人为何要选择退休呢?
滴滴吃掉快的、兼并优步中国,一统江湖。然而,它最大的敌人成了它自己。滴滴顺风车屡发杀人案,
折射出
“
垄断企业
”
的困局:一旦失去竞争的压力,如
何确保垄断企业不会滥用支配性地位?
2018 年 11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局长在回应“滴滴优步合并案”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