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良资产大事件
不良资产行业那些事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埃里森放话“48小时AI定制癌症疫苗”:是颠 ...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昨天  
江苏发改  ·  新年开新局,拼好新经济 | ... ·  3 天前  
魅力儀徵  ·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公告 ·  3 天前  
魅力儀徵  ·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良资产大事件

爆雷!“千亿闽系房企”业绩下滑23%,高价拿地高负债风险释放

不良资产大事件  · 公众号  ·  · 2021-04-23 16:01

正文


发轫于福建,后迁至上海的融信中国,在业内有着“地王收割机”称号,而此前其高价拿地、高负债风险开始释放。



来源:小债看市


01
展望负面



近日,融信中国(03301.HK)连遭两大国际评级机构下调评级。


4月12日,标普将融信中国的展望从“稳定”调整至“负面”,同时确认其“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


标普认为,在未来12个月内,融信中国的毛利率不太可能出现显著复苏,公司仍有大量低利润项目需要确认;其在高线城市的高增长愿望可能阻碍削减债务。


无独有偶,几乎同一时间,惠誉也在官网发布报告称,已将融信中国的长期外国货币发行人默认评级(IDR)的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并确认评级为“BB-”。


评级展望被下调背后,映射出融信中国盈利水平大幅下滑,财务杠杆再度升高的业绩。


2020年,融信中国实现营业收入483.03亿元,同比下滑6.14%;实现归母净利润24.28亿元,同比下滑23.02%;负债比率由2019年末的70%上升至83%。

财务摘要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融信中国表示一方面疫情冲击下项目结转进度受阻,其2020年交付物业建筑面积同比下降逾三成;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结转的收购项目销售毛利率较低所致,以及受限于现价调控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融信中国自2017年以来业绩首次出现下滑。


在降级、业绩爆雷后,融信中国存续美元债也出现异动,其2024年到期的优先票据跌幅创记录。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融信中国存续美元债10只,存续规模37亿美元,其中有两笔债券票息高于10%,有4只债券将于一年内到期。


存续债券情况(部分)



02
高价拿地 高负债风险



据官网介绍,融信集团于2003年成立,总部位于上海,2016年1月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融信聚焦房地产主业,通过地产开发、物业服务、景观工程、资管运营等业务板块,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融信集团官网


2020年,融信中国取得签约销售金额共计1551.7亿元,同比增长9.8%,擦线完成年度目标,但增速却达上市以来最低。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20年融信集团以1192.6亿操盘金额位居房企第27位;以519.6万平方米操盘面积位居第40位。


克而瑞房企销售排名


2015-2019年,融信中国销售增幅分别为33.15%、107%、103.9%、73.35%和15.94%,可以看出近年来其销售增速每况愈下。


2020年业绩大幅下滑,除了疫情和房地产调控原因外,融信中国前些年高价拿地也是直接导致利润下滑的诱因之一。


2016年,融信中国登陆资本市场后,开启了一波“补仓”行为,其中拿了不少地王项目和高价地。


当年,融信中国在全国收割了21块土地,增加土储超500万平方米,拿地均价高达8650元/平;2017年又大手笔拿了78个项目,新增总建筑面积1481.53万平方米。


近年来,融信中国“地王后遗症”显现,高价拿地、高负债的风险开始释放,超高土储成本大幅压减了项目的利润空间。


相较于同行,融信中国的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一直比较低,2020年毛利率更是由24.3%骤降至14.91%,几近腰斩。


销售毛利率


截至2020年末,融信中国总资产为2332.49亿元,总负债1825.9亿元,净资产506.59亿元,资产负债率78%。


从房企融资新规“三道红线”来看,融信中国剔除预收款项的资产负债率为69.9%,净负债率82.8%,现金短债比为1.2,半年之内由“黄档”降为“绿档”。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融信中国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73%。


截至2020年末,融信中国流动负债有1337.38亿元,其一年内到期的短债债务有249.39亿元,同比增长33%。


流动负债情况


相较于短债压力,融信中国的流动性尚可,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198.55亿元,较2019年末大幅下降42%,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0.8。


除此之外,融信中国还有488.52亿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贷,其长期有息债务有469.21亿元。


整体来看,融信中国刚性债务合计718.6亿元,主要以长期有息债务为主,带息债务比为39%。


在偿债资金方面,近年来融信中国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尤其是高频发行美元债,且发债成本较高。


总得来看,2020年融信中国业绩大幅下滑,销售增速创新低,销售毛利率较低;“地王后遗症”显现,高价拿地、高负债风险开始释放。



03
“地王收割机”



莆田欧氏家族草根起家,一门三富豪,在当地坐享盛名,就是在国内家族企业中也算是凤毛麟角。


欧宗洪有两个哥哥,老大是欧氏集团创始人欧宗金,老二是正荣集团创始人欧宗荣,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当地人称“欧老三”。


上世纪80、90年代,跟随改革开放的浪潮,欧氏两个大哥先行外出谋生。一开始他们在建筑工地施工,之后便开始承接工程,欧氏兄弟从“桥路业务”切入,由此获得了第一桶金。


后来,成年后的欧宗洪也凭借兄长铺好的道路,涌入创业大潮中。


2000年,欧宗洪正式进入地产业,投资建设了莆田市当年的第一高楼“观桥御景”楼盘;三年后他转战福州开拓市场,成立了融信中国的前身。


融信集团董事局主席欧宗洪


然而,在融信刚成立的几年里,欧宗洪基本没什么作为。直到2007年全国房价出现增长,开发商积极抢占土地市场。


2007年,欧宗洪在一场土拍上,以15.5亿元总价、每平方米9953元楼面价拿下当时的福州单价“地王”项目。


戏剧性的是,拿下“地王”的次年,国家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福州楼市成交量“腰斩”,欧宗洪不得不以损失7000万元土地定金的方式,将地块退回以挽回损失。


此后十年间,欧宗洪带着融信深入福建漳州、厦门等市场,并向长三角区域上海、杭州等地“探路”,2013年进入了全国地产TOP50行列。


2016年,融信迎来高光时刻,45岁的欧宗洪抢先在二哥的正荣集团之前上市了。


上市后,融信中国总部从福建迁至上海。在欧宗洪的带领下,融信开启“土地收割”模式,由于高价拿地,他也被业界冠以“地王收割机”的称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