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如期召开,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作为特邀嘉宾,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英国网络安全和安保部部长Baroness Joanna Shields、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等多位嘉宾围绕医疗科技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生动讨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保守的医疗领域与开放的互联网相互“搭桥”的可能性。具体都聊了点儿啥,快来看看吧!
· 1 ·
医疗科技的3个Level
Level 0主要是信息获取
:当下医疗领域的
工作主要在信息层面,现在百度每天会接到
6000万条
医学健康方面的搜索请求,这比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数量还要庞大。人们很依赖互联网来搜索健康方面的信息,百度有责任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索引,并且以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序。有时我们需要帮助创建权威性的信息。除了一般的搜索服务以外,我们还有
百度百科
,这是一项类似维基百科的服务,但百度百科上中文词条的数量比维基百科英文词条的数量还要多。我们还有
百度知道
服务,网友在网上提问,会有很多专家在网上答疑解惑。但是这仅仅挖掘了技术和医疗结合的巨大潜力的冰山一角。
Level 1就是O2O
,把线上的用户和患者同线下的医院和其他医疗资源连接起来。
即从线上到线下,帮助病人和我们的用户在线预约医生,然后线下去看医生。
Level 2 则是指智能诊断
,电脑和AI系统可以帮助医生们对各类疾病做出诊断。
百度大脑
是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但是这个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当应用于医疗时,即被称为
百度医疗大脑
。根据最近在北大国际医院做的测试,在
80%
的情况下,百度医疗大脑做出了和这家医院的医生一样的诊断,所以说,医疗大脑正在不断进步,可以帮助诊断病人病情。
李彦宏
:我认为特别是在中国,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在中国并没有
一个很健康和完整的家庭医生体系。所有患者不得不去北京和上海的三甲医院看病,但是医院往往很拥挤。医生每天要见100甚至200位患者,每位患者只花2 - 3分钟时间。这其实不是一个良性的健康系统,我们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就研发出了智能系统,帮助缺乏经验的医疗人士来筛查病患,做出初步诊断。
同时还可以在
精准医学
上取得长足进展。基因测序是IT以外少有的符合摩尔定律的行业。在过去十年内,基因测序的成本显著下降。那么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分析遗传性疾病?目前对于遗传疾病的大部分发现都集中在单一基因会引发某种遗传性疾病,通常这些疾病很罕见。常见的遗传疾病则多由多种基因组合共同导致,当然还有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对于何种基因组合导致何种遗传疾病知之甚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食管癌是哪种基因组合导致的。
(
大数据技术+3000万资金,李彦宏支持食管癌研究
)
· 2 ·
当前医疗领域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
李彦宏
:
当前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
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
其他领域都
应用得很好
。
例如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
97%
,在很多情况下
已经
超越了
人的识别
水平。但是我认为在
医疗领域,目前尚没有足够的数据和知识让
电脑
进行学习。
之前
我
谈及基因测序
费用急剧下降,精准医疗
正在
变
为
现实
。
这是在基因层次的。而在分子层次,我们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目前已知有可能能够形成药物的小分子化合物大概是
10的33次方
这么多,这样的一个量,我们可以用它的分子式跟产生疾病的蛋白合在一起,用来治病。
使用深度学习和这些大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现有药物的新用处,或者找到新的药物。
陈冯富珍
:毫无疑问,来自数字设备和互联网的数据量很大。
· 3 ·
“如果只是有点轻微的症状我会上网查一查”
李彦宏
:我重度依赖使用我自己的搜索引擎百度去学习所有的事情。我的答案是选C,多数情况下我会在互联网上搜一搜,当然有必要的话我会联系医生。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我会去看医生。如果只是有点轻微的症状我会上网去查一查。
(主持人使用大会App现场提问投票:
大家有用互联网来自我诊断吗?)
James Chau
:目前已经有
63
个
人投票,
还在
更新,
目前已经有
69
个
人投票,在已投票的人中
41%的人的回答是“有时”,22%的人回答“经常”,但是在中间还有30%的人说“不”。这很有趣,今天来参会的都是医生们,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使用百度去查询病症。
· 4 ·
保守的医疗行业与开放的互联网需要“搭桥”
李彦宏
:
医疗行业可能是最保守的行业之一,而互联网则是最开放的行业,如果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那么将会有奇迹发生,有很多可以一起做的。
就像从两端来建桥,我们从一端向另一端尽可能长的延伸,同时期望着另一端也能伸出手来,这样我们就能合力改善现状了。
一方面,当谈到医药或医疗健康,人们总是会说,那我的隐私会得到保护吗?上网搜索信息会面临什么风险,基因编辑又有什么风险?我想说的是,我们已经有很先进的技术了,我们可以帮助人们。但是现有的信息却很贫乏,因为热门会担心隐私问题,担心监管机构,以及其他东西。
陈冯富珍
:
我们可以
把大家聚在一起
分享技术和最佳实践。
· 5 ·
生命和保护隐私你选择哪个?
李彦宏
: 生命和保护隐私您选择哪个?其实我们答案很清楚。的确,我们需要平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道德准则。但更多情况下,造成恐慌的正是源于知识的匮乏。我还清晰地记得20年前,人们通过亚马逊和其他电商公司购物时,很抗拒在网上输入自己的信用卡信息。现在,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对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是个问题了。
James Chau
:假如说有人要竞选这个城市的市长,他可能会说“我明白了,我不是个无知的人,我了解情况。”那您能不能给他们一些理由,让他们去说服选民? 相信他们肯定很高兴从您这得到解答。
李彦宏
: 如果你可以告诉人们他们放弃隐私或是个人数据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会愿意让我们获取他们的个人数据的。
· 6 ·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过滤不实信息和虚假信息
李彦宏
: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过滤不实信息和虚假信息,将最相关的、最权威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度作为一家私企需要承担所有的工作。政府、法规制定者需要承担他们相应的责任,而用户自己也要判断在网上看到的东西是否可信。这种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任何国家都一样。这也不是只发生在医疗领域,也存在于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方方面面。最近的美国大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们迁怒于Facebook,认为Facebook上传播的假新闻帮助特朗普赢下了大选。谷歌、Facebook这样的在线媒体公司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我们可以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帮助用户们去更好的分辨某些新闻和信息是否值得相信。
医疗科技的研究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百度对医疗领域的研究投入也在持续进行。疾病预测、科普平台、食管癌研究……以近两年为例,看看百度在医疗科技方面的“大事记”吧!
2014年6月
百度上线 “疾病预测”
利用用户的搜索数据,并结合气温变化、环境指数、人口流动等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实时提供流感、肝炎、肺结核等疾病的活跃度、流行指数,以及各种疾病相关的城市和医院排行榜,用户可以查看过去 30 天以内的数据和未来 7 天的预测趋势。
2014年8月
百度与联合国启动战略合作,聚焦环保、健康
百度与联合国启动战略合作,共建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依托百度强大的大数据技术与创新实力,致力于解决环保、健康等人类发展问题。实验室的第一个环保解决方案,是致力于电子垃圾绿色回收的“百度回收站”。
2015年初
推出医患双选平台“百度医生”
2015年初起,百度先是与国内医疗领域的权威机构301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搭建移动互联网医疗线上平台,随后推出医患双选平台“百度医生”,利用百度的定位技术,搜索技术及机器学习精确匹配的技术,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医生。
2015年3月,两会期间
李彦宏提案:建议全面开放医院挂号号源
“看病难”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网络挂号对方便就医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李彦宏提案:取消部分地区对商业机构开展网络挂号业务的限制,借助社会力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