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精英讲书  ·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  昨天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人生下半场,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心宽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10分钟正念减压,减轻假期综合症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梅花,是春天发给我们的第一条短信 ·  2 天前  
拾柒年蝉  ·  科幻小说连载:接受:裂瓷光(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不到上机看色,你永远不知道设计出来的书会印成什么样子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21-05-11 13:54

正文

2020年12月,我收到提印一本已经拖了两年的公版书《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的任务。


因为中美贸易战等各方面的原因,这本从19年就提上日程的书一直拖到2020年最后一个月。出版社对这本书的文稿部分审得非常严格,包括一些与中国价值观不符或是与美国当前国情不符的内容,出版社都要求我们修改或给出不改的理由。


经历了反复的审稿校稿后,终于定稿。


我不知道马上就是噩梦的开始。


文稿定稿的时候,我单纯地沉浸在选择封面的快乐之中。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最终封面立体书影



确定了封面设计和用纸不代表万事大吉


一开始打算把《洛克菲勒》做成四色精装书,但请设计设计了内文版式和封面之后,总编对封面不太满意。


封面用了和内文接近的淡蓝色,一个巨大的淡蓝色洛克菲勒人头印在最中间,再用欧洲信封框元素框起来,最后书名是浅金色的楷体。是的你没有看错,一本书的封面,应该最显眼的书名,用的是楷体。


同时设计推荐我们用白色的珠光纸(划重点)印刷封面。


我们用冰白纸打了封面的样,发现珠光纸不太吸色,打出来的封面隔远一点看完全看不出上面印了什么东西,我们又尝试了各种封面纸:映画、细沙、细格、铜版纸……没一个效果好的。


封面琐碎且不显眼,内文四色设计得像双色,再加上我向印厂核价之后经理认为四色价格有点高——那为什么不变更设计呢?


封面重新设计,内文变为双色,精装书改成平装胶装书。


重新设计了封面之后,我们去彩印店打了封面和内文的样。


封面纸纸厂的人建议我选择有UV印刷机的印刷厂印刷珠光纸,他说这样珠光纸印刷出来就是干的,而现在最流行的四色印刷机大多没有这个功能,他还推荐了一家有UV机的印厂给我。


但是我不听。


几天之后去印厂的我只想穿越回去把当初不听老人(?)言的我打一顿。


选择印厂是我一脚一脚连环踩坑的开始。我抱着对新技术的怀疑,对纸厂销售仿佛推销行为的疑虑没有选择有UV印刷机的印厂,这个是坑一。


考虑到成本的原因,封面在快干冰白珠光和秒干金幻中选择了快干珠光纸,这是坑二。


内文是78g特种双胶纸和68g轻型纸二选一,因为成本原因以及考虑到书本身的重量——我们这本书是32开小开本,印张又多,选择轻型纸做内文的话书本的重量会轻很多,翻阅起来手感会更好。基于这两个原因,我选择了轻型纸,这是坑三。


封面和内文的用纸,都是在快印店打样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选择的。


上机看色的那一天,我和设计信心满满地上路了。



不到上机,你永远不知道书的设计和用纸匹不匹配


现在想来那天上的无疑是我快乐的印务生涯的绝路。


在此之前,我在印刷生涯中愉快地划水了差不多一年。除了核算成本的时候比较纠结,看色的时候,我仗着画画练出来的辨色能力加上大多是以前印刷过的书籍的重印,只需要在看封面的时候尽可能追到原来封面的颜色,看色这一关就可以成功渡过。偶尔我还会得意于我追出来的颜色更胜于上一版的颜色,并为此沾沾自喜。


而《洛克菲勒》这本书,从封面到内文不可以参考以前的印刷经验,我基于“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的原则,执行到最后可以说是不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成本。


好一通反向操作。


坑1:冬天的珠光纸用普通印刷机印太难干了


印厂虽然是大印厂,但是海德堡的四色印刷机也拯救不了快干珠光纸即使再快也要四个小时才能干这个事实,尤其在冬天气温0度左右的时候,珠光纸干得更慢。


我们最终采用的封面用了上白下蓝的设计,蓝色是很重的莫兰迪深蓝色,同时在背面,名人推荐的部分,我们用仿金色的底,压在白蓝交接的部分,上白部分大概三分之二的仿金底,蓝色有三分之一的仿金底。


追色过程中,蓝色一直追不到数码样油亮亮的蓝色效果,机台师傅们讨论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设计文件无法达到印刷效果,只能设计去改文件然后重新制版。


设计按照机台师傅的指点改完文件,重新上机印刷,又双出问题了。


蓝色追得比较相似了,结果背面的仿金色,在蓝色中间的部分和在白色中间的部分脱节了——蓝色中心的浅金色泛着红色,而白色中间的浅金色则是正常的,乍一看,上金下红。我愣住了,设计愣住了,机台师傅愣住了。


讨论之后机台师傅得出结论——因为四色印刷一层层上色,蓝色部分最后挂的红色的网,还没来得及沉下去就被挤到仿金色这部分(还是因为珠光纸吸色太慢的原因),造成蓝色中间的浅金色里面掺了红色。


要想浅金色统一的话,只能把蓝色中间的浅金色部分红色挂网调低5%,让红色挤到中间不至于太红。


设计又直奔制版室,又重新制版。


坑2:100%挂网的满版色用轻型纸会浮毛


在看封面的之前,我去看了内文,非常愉快地就把字签完了直奔印封面的机台,在此之前我遇到的都是在封面这里僵持许久,就没有什么内文纸出状况的时候。


直到当天下午我坐在制版室等待设计第一次改封面稿的时候,噩梦来了。


内文机台的师傅拍了拍我和我说: “内文纸出问题了。”


内文纸能出什么问题?


我满头问号地和师傅一起到双色印刷机前,师傅拿出我们的轻型纸和他们的过版双胶纸印出来的内文成品作对比给我看。


轻型纸印出来的满版色上面浮起非常重的白毛,仔细一看还有坑坑洼洼的白点。而双胶纸上面的满版色,非常均匀,颜色也很好看。


机台师傅说因为我们的满版色挂100%的蓝,蓝色墨量非常重,而轻型纸的纸面比较毛糙,这个纸里面有非常多的纸屑,印出来特别难看,即使没有挂100%的网,只挂了50%的网的小元素部分,也很毛糙。而双胶纸表面光滑,印出来就会比较均匀。


机台师傅再试了许久,满版色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由于满版色部分只有衬页和中间几版,我思考了如下方案:


1.把轻型纸打出来的内文和双胶纸打出来的内文都带回去,如果其他编辑觉得还行的话,继续用这个轻型纸是最好的;


2.把满版色100%的挂网调整为50%,再重新制版印刷;


3.最难的一种情况——轻型纸不行,必须退换纸。


在印刷师傅反映应内文纸不太行之后,我第一时间给纸厂的人打了电话。纸厂的人当然不想我们退纸,因为纸已经切了,我们退纸的话相当于这些纸废了,于是他联系了纸厂总部,总部连夜派人过来调查这一批次纸的情况。


这一天,封面和内文一个都没有印成功,我带着焦虑的情绪和内文纸纸样,回到了公司。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第1稿封面—弃稿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第二天,纸厂的销售和总部的人加上我一起到印厂去。


纸厂的人要求印厂调整机器压力,重新开机过纸,不重新开机的话绝对不退纸。


印厂的人不干,他们的判断是我们调的轻型纸无法完成印刷任务,再尝试也是浪费时间。


我代表我们公司坚持要求退纸。


三者完美形成了闭环,谁也不让谁。最后我做出让步,和纸厂的人一起游说机台师傅重新开机。


(以下省略我在印厂艰难交流的几千字)


重新开机之后,不管是调稀油墨还是加大机器压力,都无法解决白毛的问题,纸厂决定让我们退纸。


印厂的机器永远在运作,要想压过机器轰轰轰的声音,和纸厂印厂的人沟通的时候声音必须喊得又高又大,处理完退纸的事情回到公司,我才发现我的喉咙已经喊哑了。


最后换了80g的纯质纸,根据纸厂销售人员的说法,这是比双胶纸更光滑的纸种,同时价格也更高。起先是出于省钱而选择轻型纸,最后还是换成了更贵的纯质,好在最后出来的成品还不错。


后续问题就是——这本书还是变重了一点。封面的话,由于内文更厚了,书脊厚度变化之后,封面又需要重新制版。封面纸浪费再重新调纸,以及重新调的封面纸数量比较少不得不叫的货拉拉——这些成本加起来,为什么我当初不选择有UV机的印厂呢?


虽然UV机的印刷费更贵,但是它印珠光纸可以即出即干。


拒绝技术发展的人是会被时代淘汰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这像是一个UV印刷机的软广。


但是UV印刷机也是有在我们看来不太好的地方的——比如印刷效果过于像数码样,有同事觉得印出来很像盗版书。


再比如UV机印刷费贵啊。


虽然这好像不是UV机的弱点,而是我们自己的弱点。


洛克菲勒背面浅金色部分



经验总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