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机械团队
核心组合:
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杰瑞股份、恒立液压、诺力股份、百利科技、先导智能、晶盛机电
重点组合:
中环股份、伊之密、汉威科技、拓斯达、中国中车、日机密封、徐工机械、克来机电、华测检测、埃斯顿、汇川技术、美亚光电(医药联合覆盖)、杰克股份
本周核心观点:
中报季临近,市场关注度开始转向寻找业绩预期差,预计机械行业中报高增长的板块和个股包括:
1)工程机械:
上半年挖机销量增加14.3%,创历史新高,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销量高增长。专项债允许纳入重大项目资本金,有望带动基建投资增速上行。龙头市占率提升且销量结构优化,业绩具备高弹性。
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关注徐工机械、中联重科、艾迪精密;2)油服:
能源自主可控刻不容缓、两桶油资本开支加大,油服行业持续高景气,推荐杰瑞股份,半年报预告大超预期,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3)中长期内,先进制造产业趋势非常明确,
重点关注目前处于扩产周期的光伏和锂电池产业链,推荐先导智能、诺力股份、百利科技、晶盛机电,关注赢合科技、捷佳伟创等;
4)自下而上:关注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弱的个股,关注美亚光电、华测检测、捷昌驱动等。
重点行业跟踪:
工程机械:
6
月挖掘机销量15,253台,同比增加7.5%,结构上内销持平,出口超预期;5月小松挖机开机时间同比-3.7%,降幅环比4月收窄3.9pct,预计主要原因包括小松产品结构中大挖占比更高且5月大挖销量正增长、小松综合市占率下滑但新机开机时间更长以及环保限产等。伴随专项债允许纳入重大项目资本金,预计19~20年挖机需求仍有望超20万台。5月汽车起重机销量4398台,同比增加45.2%,后周期的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保持高景气,有力支撑主机厂全年业绩。伴随工程机械国产化率和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公司销量增速高于行业增速,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建设机械,关注柳工、艾迪精密、中联重科。
光伏设备:
平价上网进程加速刺激全球需求,技术革新国产设备已有准备。年初至今电池片已经历多次降价,但是PERC电池仍然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目前下游厂家仍在大规模积极扩产,2019年PERC产能相比于18年将有非常大的提升。预计未来1-2年,P-PERC将依然是最适用的经济路线。单晶硅片依然是目前供需格局最好的环节总体看,单晶扩产节奏和下游需求增长的节奏基本保持同步,预计硅片价格将持续保持坚挺。
硅片设备重点关注晶盛机电。
叠瓦新技术将带来设备环节的变革,主要是引入了叠片机、激光划片机、丝网印刷机、汇流台焊接机等新设备。
建议关注金辰股份、帝尔激光等。
油服: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下,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是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8年国内原油产量进口依存度71%;天然气产量进口依存度44%。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进口依存度迫在眉睫,而非常规油气作为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有望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发展方向。国内油服公司和石油设备公司的中期成长性与油价相关性将逐步减弱,表现为更强的alpha属性。从复苏力度来看,石油设备先于油服先于海上投资。
重点推荐杰瑞股份;关注石化机械、海油工程、中曼石油等。
锂电设备:
三星SDI电池供应不及预期 大众重组采购计划。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未来10年电池供应(约300GWH),大众汽车公司计划与瑞典初创公司Northvolt AB在德国建立一家国内电池工厂,产能近10亿欧元,约为10GWH。从三星供应不足、大众发展多供应商战略来看,供给方面,我们认为高端产能供需结构较为健康。锂电设备行业受新能源车销量、补贴政策退坡等影响、短期行业β承压,但海外电池厂进入+车厂扶持二供+龙头电池厂产能不足驱动的高端产能扩张仍在演绎。
重点推荐先导智能、诺力股份、百利科技,关注赢合科技、科恒股份等。
风险提示:
重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政策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国内投资情绪,城轨项目审批进度慢于预期、资金配套不到位等。
1.
核心观点:
中报季临近,重点关注业绩高增长的逆周期、低估值龙头
中报季临近,市场关注度开始转向寻找业绩预期差,预计机械行业中报高增长的板块和个股包括:
1)工程机械:
1-6月挖掘机行业销量13.7万台,累计增加14.3%,创历史新高;1-5月汽车起重机销量2.2万台,累计增速超过60%;搅拌车和泵车销量高增长,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保持高景气。行业龙头市占率提升且销量结构优化,资产负债表修复后业绩高弹性。6月PMI继续低于荣枯线,经济下行压力仍在,逆周期政策将持续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允许纳入重大项目资本金,有望带动基建投资增速上行。
建议重点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徐工机械、中联重科、艾迪精密。
2)油服:
能源自主可控刻不容缓、两桶油资本开支加大,叠加油服具备一定逆周期属性,助推油服行业持续高景气,
推荐杰瑞股份,关注日机密封,杰瑞半年报业绩预告大超预期,全年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3)中长期内先进制造产业趋势非常明确,
短期内重点关注目前景气度高,处于扩产周期的子行业及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光伏产业链、5G建设+工业互联网、动力锂电池产业链等。
推荐先导智能、诺力股份、百利科技、晶盛机电,关注赢合科技、捷佳伟创、金辰股份等。
4)自下而上:
关注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弱的个股,关注美亚光电、华测检测、捷昌驱动等。
2
. 重点行业跟踪
2
.1. 工程机械
:
6月挖机销量内销持平、出口超预期,龙头竞争力持续凸显
6月挖掘机销量15,253台,同比增加7.5%,内销12541台,同比增加0.74%,出口(含港澳)2712台,同比增加56%。5月小松挖机开机时间同比降低3.7%,降幅环比4月收窄3.9pct,5月汽车起重机销量4398台,同比增加45.2%,后周期的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保持高景气,叠加几大主机厂18年报和19年一季报均超预期,有力支撑全年业绩。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
初步统计,预计6月挖掘机销量数据:总销量15,253台、YoY+7.5%;1-6月137,339台,YoY+14.3%。
(1)分市场销售情况:6月国内12,541台、YoY+0.74%,出口(含港澳)2,712台,YoY +56%;1~6月国内合计124,884台,YoY+12.3%,出口(含港澳)12,455台,YoY+39.2%。
(2)分产品结构:6月国内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6.4%、25.3%、58.3%,增速分别为10%、-15.7%、1%。1~6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3.8%、25.9%、60.3%(2018全年为14.9%、25.7%、59.3%),增速分别为5.8%、9.3%、15.3%。
(3)集中度数据(含进口、出口):1)6月行业CR4=59.8%、CR8=80.1%、国产CR4=51.8%;2)1~6月CR4=57.8%、CR8=79.6%、国产CR4=53.2%(2018全年分别为55.5%、78.3%、48.2%);3)6月国产、日系、欧美和韩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1.2%、10.6%、17.5%和10.7%(2018全年为56.2%、17.1%、15.2%和11.5%)。徐工强势力压卡特、市占率重返第二。
(4)小松公布的开机时间,5月同比-3.7%,降幅有所收窄,预计主要原因包括小松产品结构中大挖占比更高且5月大挖销量正增长、小松综合市占率明显下滑但新机开机时间更长以及环保限产等。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几个趋势:1)小挖占主流的结构不变,市政与新农村建设占比仍然很高;2)中挖增速有所下滑,结合土地购置面积负增长,意味着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或有所放缓;3)大挖增速略低,但5月单月销量增速出现一定反弹,意味着矿山采掘开工或有边际改善;4)集中度提升放缓,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两个国产品牌提升明显;4)日系韩系市占率的下降趋势仍在延续、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产替代进口加速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1)国产加速提高市占率主要在2011年之后突然加速,主要源于小挖需求更强、国产主机厂首先攻克了小挖的技术难点,而后逐渐往中大挖渗透;2)零部件的国产化、甚至大量自制,由此带来成本持续下降,国产主机厂因此有更多降价空间;3)主机厂和渠道的规模效应双双提高,可以迅速降低成本;4)外资品牌对需求的错判,可能导致产能储备和库存调节方面落后于国产,错失机会;5)深耕多年,国产四强的“品牌力”提升,其中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业至关重要;6)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兴通讯被处罚后,国内客户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尤其矿山采掘的国产化将加速。
2.2.光伏:
平价上网进程加速刺激全球需求,技术革新国产设备已有准备
从年初至今,电池片已经经历多次降价,但是PERC电池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目前下游厂家仍在大规模积极扩产,我们统计了2019年PERC产能情况,相比于18年将有非常大幅度的提升。
2018年,单晶PERC年产能56.25GW。2019年,按照各个厂家的扩产规划,年底有望达到134.35GW(包含部分PERT)。其中扩产最为激进的是润阳,从2018年2GW扩产到2019年11GW,2020年和2021年产能分别达到15GW和20GW。通威依然是PERC产能龙头,2019年达到13.8GW,未来总体规划30GW。
扩产表现出大量企业开始涌入PERC行业,根据光伏变迁见证者统计,前5大厂家厂商的市占率预计从48.7%降低到39.4%。但是考虑到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以及2019年下半年PERC继续降价的可能性,实际产能大概率小于理论产能。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HIT、IBC的装备、辅材还不够成熟,预计未来1-2年,P-PERC将依然是最适用的经济路线。
晶硅片依然是目前供需格局最好的环节,根据光伏产业变迁者统计,2019年底,单晶硅片的产能预计为90-100GW,龙头厂家隆基和中环强者恒强的趋势继续。其中隆基2019年预计扩产至36GW,2021年预计扩产至65GW。中环2019年开始第5期产能建设,总规划产能25GW,预计2022年达产总产能约55GW。晶科预计2021年扩产至25GW,排在第三,主要保证自身的组件供应。总体看,单晶扩产节奏和下游需求增长的节奏基本保持同步,预计硅片价格将持续保持坚挺。
硅片设备中,重点关注晶盛机电,与中环股份深度绑定,参与到中环25GW新增产能建设中,同时还预计将取得晶科至少一半的新增订单。同时新产品如部分半导体单晶炉、加工设备、石英坩埚等耗材等也将逐步实现放量。
组件目前处于技术变革期,整体产能略有过剩。但是新技术如半片、叠瓦等未来有望快速替代现有产能。隆基近期发布的“无缝焊接”技术可以将双面PERC组件正面功率推高到500.5w,也可以看出组件环节是未来降本增效的重点。
叠瓦新技术将带来设备环节的变革,主要是引入了叠片机、激光划片机、丝网印刷机、汇流台焊接机等新设备。建议关注金辰股份、帝尔激光等公司。
3.3. 能源自主可控刻不容缓、油服行业持续高景气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下,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是重要发展方向。
2000年以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8年国内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量4.62亿吨,进口依存度71%;天然气产量1603亿立方米,进口量1257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44%。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进口依存度迫在眉睫,而非常规油气作为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有望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发展方向。
国内的页岩气田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其中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田。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目前在四川盆地及周缘的下古生界志留系龙马溪组的海相地层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7643亿立方米,截至2018年6月,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生产页岩气突破180亿立方米。四川威远-长宁地区页岩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635亿立方米。2017年全国页岩气产量达到了92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位于世界第三位。此外,延长油矿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贵州遵义正安、湖北宜昌陆续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实现页岩气勘探新区新层系重大突破。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力争在202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在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
《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努力推进涪陵、长宁、威远、昭通和富顺-永川5个页岩气重点建产区的产能建设,对宜汉-巫溪、荆门、川南、川东南、美姑-五指山和延安六个评价突破区加强开发评价和井组试验,适时启动规模开发,力争取得新突破。
目前国内具备页岩气独立勘测开发能力的企业仅有中石油和中石化。
据财新网报道,中石油“十三五”期间页岩气的生产主要布局在长宁、威远、昭通三个区块,2018-2020年计划新建约720口页岩气井,到2020年累计投产井数超过820口;
2019年和2020年页岩气产量计划分别达产到118亿方和131亿方,建成150亿方的产能。
截至2019年3月,中石油在四川累计提交探明储量3200亿立方米,开钻井560口,完钻井419口,投产井337口,累计生产页岩气107亿立方米。2018年中石油在川页岩气产量达4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0%。同时中石油2018-2020年每年计划新钻300多页岩气井。
继续重点推荐油服板块,受益于能源安全可控背景下国内开发力度加大。首推杰瑞股份,关注海油工程、中曼石油等。
3.4. 锂电设备:
板块β属性短期承压,龙头公司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三星SDI电池供应不及预期 大众重组采购计划。
根据OFweek锂电讯息,大众汽车公司正在改变其电池采购计划,价值约500亿欧元(合560亿美元),因其担心三星SDI的一笔供应交易可能会无法达成预期。三星最初同意提供超过20GWH电池,然而在详细谈判期间出现双方在生产量和时间表上意见不一致。谈判僵局可能导致三星供应承诺削减不到5GWH。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未来10年电池供应(约300GWH),大众汽车公司公布了一个新的项目,计划与瑞典初创公司Northvolt AB在德国建立一家国内电池工厂,产能近10亿欧元,约为10GWH。
从三星供应不足、大众发展多供应商战略来看,供给方面,我们认为高端产能供需结构较为健康。
根据对于龙头电池厂的产能统计(我们选择CATL+比亚迪+孚能+亿纬锂能作为国内高端产能,松下+三星SDI+LG+SKI作为国外高端产能),2018-2020年全球高端产能(年底达产)分别为144GWH、239GWH、365GWH,需求/产能比例分别为79.17%、72.8%、68.49%。考虑到产能爬坡时间以及电池厂需储备先进产能的需求,我们认为供需较为匹配。
锂电设备受下游新能源车销量逊于预期影响,短期承压。
根据我们此前提出的锂电设备股价驱动因子模型,决定了设备乃至整条产业链估值水平的关键因子为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增速一方面与电动车政策有关,一方面与电动车成本下降幅度有关。目前受到电动车补贴退坡政策的影响,四月份车销量增速较低。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8%。按照驱动方式来看,前5个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和增速均低于纯电动车。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0万辆和36.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2.0%和44.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10.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6.4%和32.7%。
新能源车销量增速较为低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厂招标的时点。据我们了解到目前为止,CATL、比亚迪在本年度未启动大规模招标。
尽管如此,我们对于锂电新能源及设备并不悲观,且认为龙头设备公司本年度的投资机会渐行渐近。主要逻辑:
1)不可否认,当前锂电新能源仍为政策主导型的行业,离完全平价化仍有一定距离。而目前正处在政策相对不友好的阶段,市场对于政策、对于销量均逐步走向悲观,但政策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2)锂电设备行业从2018年增速放缓,部分小设备厂伴随下游小电池厂的出清而出清。这一过程中,行业以技术+资金为基础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对于龙头设备厂的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3)海外电池厂进入+车厂扶持二供+龙头电池厂产能不足驱动的高端产能扩张仍在演绎。
我们统计了Q1招标/宣布招标的厂商:其中,CATL、万向、LG、中航锂电、孚能、捷威等在我们此前预期的扩产厂商之列,而Northvolt、长城汽车蜂巢能源、联动天翼(松下入股)、宝能能源、AESC等为此前预期之外。据此我们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假设这几家新电池将主要产能放在2020年,则我们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
4. 本周行情回顾
5. 一周行业要闻
5.1. 工程机械
(1)地方债输血基建提速,上半年发行规模2.85万亿元(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发行672只地方债,发行规模达28491.33亿元,距今年9月底前发行完成全年新增限额3.08万亿元,尚余2300亿元待发。专家认为,地方债发行提速,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具体体现,对稳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前5个月份,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分别为4180亿元、3642亿元、6245亿元、2267亿元、3043亿元。进入6月份,地方债发行速度再次明显加快。仅6月28日(上半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北京市和江苏省共发行19只地方债,发行规模达1359亿元,整个6月,全国共发行183只地方债,发行规模达8995.51亿元,单月发行规模创今年以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以来,各地密集推出重大项目清单,投资额度动辄数千亿元至上万亿元不等。例如,广西近日下达2019年第二批重大项目178个总投资3018.7亿元;贵州发布2019年第一批重大民间投资项目,164个投资达1515.24亿元;安徽省日前印发2019年省级调度重大项目计划,115个项目投资1.1万亿元。各地发行的新增债券主要用于在建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有力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铁路、国家高速公路、水利工程、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镇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重大项目建设,稳定投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