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在开始之前,我需要对本文内容做出一些声明:
-
本文中所有图片,若无特殊说明,均使用 iPhone 6 拍摄。
-
所有的后期处理均是通过
泼辣修图
APP。
-
文中所有图片都是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拍摄的,重要的是对比,不要苛求单图片的质量,谢谢~
好,那么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吧。
与相机摄影相比,手机摄影受器材限制,随意性较大,没有太多技巧性的东西,更多的是靠构图与创意取胜。
而构图和创意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少就是多”。这是摄影最经典的法则之一。
对于新手,明白了这句话可以迅速拍出满意的作品。
作为老手,明白了这句话可以打通迈向高手的大门。
画面元素不多,意蕴却很深厚。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刚接触摄影的时候,主题不够明确是一个大问题,而通过减法可以迅速的交代清楚主题。
而在对摄影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明确一个主题已是基本功,而如何用最少的画面元素构架起画面
则是提升的门槛。
当然,“少”只是摄影的一种表达手法,这并不是说画面只能“少”,不能“多”,实际上,能够把画面繁杂的元素一一加以合理安排,也是一项非常伟大的能力。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怎么拍?如果你像上面这样拍,那就是路人水平,随手咔擦那种。
记住:少就是多!
这样拍出来实在太杂乱了:雕塑、建筑、远方建筑、地板、绿化带……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重点在哪。
掌握了一些构图法则的朋友们,可能会这样拍:
这明显就能看出来一定的摄影水平了。
通过仰拍的视角,直接把地面的建筑物、地板等元素排除了,只保留雕塑、绿化带、天空,同时为了活跃画面,还加入了一个人。
但是,如果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摄影老鸟,可能就会这么拍:
在前面的基础上,把绿化带排除,只保留天空和雕塑。取景构图的变化过程大致如下:
雕塑、天空、绿化带、建筑、远方建筑、地板——
雕塑、天空、绿化带——
雕塑、天空。
这是一个逐渐把画面元素减少,画面却更精炼,富有意蕴的过程。化繁为简,少就是多。
因此,你在拍照片的时候,一定要想一下:是不是可以少一点儿,再少一点儿?
“空荡荡的雨后学校大门”这一题材,你会怎么拍?
很多人可能会拍成下图这样。没有明显错误,但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平稳的水平线,三分法构图,延伸线。嗯,还算得上合格。
但成熟的摄影人,可能就会拍成这样:
1. 放低拍摄高度,使得水面的反射更加强烈,从而形成更加强烈的对称效果。
2. 通过裁剪,制造广角的视觉效果。
3. 电动车则是点睛之笔。
再比如,这个场景:
如果拍成上面这样,依旧属于中规中矩,没有多大亮点。采用下述一系列方法,照片就会不一样:
1. 放低的位置,让水面占据更大的位置(透视关系),从而形成更加强烈的视
觉冲击。
2. 制造水面波纹(为了激起波纹,我脚不停的在踏水),让画面形成更加的水面质感。
3. 通过裁剪,制造更佳的视觉效果(16:9)。
4. 通过镜头校正,制造夸张的视觉的效果。
5. 通过减少车辆,强化画面重心。
怎么样,是不是好多了?
节奏与韵律?那是啥?
简单来说,就是“统一特征下的有序重复”。
还不理解?那就举例子说明好了,如下图:
它就没节奏,既没有“统一特征”,也没有“有序重复”。
但如果按下图这样拍摄,它就具有了节奏。
统一特征:线条;有序重复:渐变。
也可以寻求交叉的节奏:
再举个例子,看看下边这幅图:
这图是有节奏感的,但是节奏感不强。
但如果从下往上拍摄:
这样节奏感就更强了。
有时候,我们把手机拿近一点儿,不仅仅是为了拍微距,或者虚化背景(实际上虚化能力也很有限),而是为了:
更好的观察被拍摄的对象。
走近了你才会发现,原来这是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普通的水珠,放大靠近后也变得很有韵律感
这张照片也是手机拍的,大家都来猜一猜,这到底是什么?
后期处理是摄影中很重要的一环,能让你的照片焕然一新,甚至是改头换面。
重复一遍,本文中所使用的后期 App,是“
泼辣修图
”唷~
我们以这张暴雨来临前的图作为例子吧。
处理之后:
不要说“后期了画面就不真实了”,其实,有时候恰当的后期才能更好地反映真实——要知道,人眼对曝光和色彩的宽容度比相机高多了。
实际上,处理之后的图更加接近当时的视觉效果,真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这张图片有点蒙,光差也较大。基本处理思路是:去雾——渐变滤镜。
第一步,当然是从相册里导入图片。这是泼辣修图的工作界面:
然后使用去雾:
可以看到,天空的细节一下子就出来了。
然后我们再新建一个径向渐变滤镜:
注意三个数值:
1.曝光:提高曝光,获得画面更多细节。
2.高光:降低高光,凸显天空的细节。
3.羽化:羽化值越大,效果就越自然。
OK,经过上面两步,调整基本上就完成了。
再举个例子,第二点“再低一点”中,处理前的原图:
这张图前文简述过它的拍摄思想。接着我们用类似的后期步骤处理一下。
不过这张图还多了一个步骤:调平水平线。
经过一系列处理处理后的结果:
好了,要说的就这么多。现在再来复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吧。手机拍照之前,要想4件事:
1. 画面元素是不是可以少一点儿,再少一点儿?
2. 是否有画面元素可以构成节奏?
3. 手机是否可以再拿低一点儿?
4. 手机是否可以再靠近一点儿?
以上就是今天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泼辣修图)
更多摄影后期黑科技,尽在泼辣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