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铁六局
行稳致远 继续前进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铁六局

六局品牌丨天津公司:“质”造+“智”造,做强“中国桥梁”

中铁六局  · 公众号  ·  · 2024-07-02 19:48

正文


开 栏 语

实力造就品牌,品牌赢得信任。 中铁六局始终践行“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优质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凭借着专业技术优势,已逐步在业内树立起铁路、公路、盾构、市政、房建、运营维管、海外“七大品牌”,“七大品牌”优势也成为了企业做强实力、做优质量、做大规模的有力支撑。中铁六局各工程公司不仅是支撑“七大品牌”优势的成员单位,各自也有独特专业优势和拳头产品,为了推动企业品牌优势逐步转化为企业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中铁六局公众号陆续展示工程公司市场认可度高、美誉度强、影响力大的品牌故事,去年我们推出融媒体作品17期,打造了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推得开”的企业专业品牌。今年,我们继续推出《六局品牌》,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劲动能。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拉开大幕
1976年
中铁六局天津公司
(前身北京铁路局天津工程段)
建成我国第一座箱形串联梁
子牙河特大桥
自此,沿着渤海之滨出发
架天堑虹桥,越山川河海
从国内首座
三线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
到六线简支钢箱拱桥
天津公司成为了
特殊结构桥梁的建设者
创造了首次在高铁干线建设
国内最大道岔连续梁
首次采用简支T梁预制架设施工高铁桥梁
等多项“全国纪录”
以“智”造+“质”造
勇攀桥梁建设高峰
为建设交通强国
贡献跨越山海的六局力量



“全国首例”为

“轨道上的京津冀”率先破题




2015年12月28日,津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首条通道。天津公司建设者用 国内首座三线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国内最大道岔连续梁等“全国首例”和多项国内领先技术 助力津保高铁建设,让京津冀三地首次实现“近邻”交通。

▲津保铁路斜拉桥

津保斜拉桥是津保全线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之一, 是当时国内在高铁建设中首次采用三线变截面的矮塔斜拉桥。桥长172.4米,分左边子牙河特大桥、右边动车右线特大桥两座三线矮塔斜拉桥,桥面共6条线路。主墩结构特殊,承台侵入河道,挖深达11米的基坑紧邻外环桥桥墩,地下电缆管道恰似“拧麻花”。施工团队运用三维模型技术,打造空中、地上、地下的电子虚拟空间“可视化”,采用封河导流围堰、基坑四周钻孔灌注桩防护、坑内钢管内支撑加固等方案,不仅解决了安全防护问题,又实现了工程与景观的完美融合。

津保铁路子牙河特大桥是国内首次采用405米长道岔连续梁,连通津保客运专线与京沪高铁两条高速铁路。面对规模大、精度要求高、张拉工艺复杂等难点,天津公司应用的复杂线位超长多跨道岔连续梁桥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中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铁六局科技进步特等奖, 为今后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繁忙干线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借鉴。



在“城市客厅”建

全国首座六线简支钢箱拱桥




位于北京市四环路上的丰台特大桥,是内环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天津公司服务首都发展的有力见证。特大桥一举拿下多项全国纪录: 全国首座六线简支钢箱拱桥、首座采用拱肋间设置4条铁路线、拱肋外侧各设置1条铁路线布局形式的拱桥。 桥的跨度达到112米,桥宽 38.6米,全桥总重5700吨,作为丰台站改建工程的控制性节点,占全线贯通总工作量的84%。

▲丰台特大桥


丰台特大桥高架车场为双层高架车场,其高架平台采用框架柱网结构体系,这种设计结构新颖、工艺复杂,是中铁六局实施的首个案例。 丰台特大桥上 跨普速车场 京沪、京广繁忙干线,桥距营业线最近处仅2.4米,地铁10号线在地下穿行,在施的地铁16号线从地下通过,暗挖隧道距丰台特大桥18单元钻孔桩仅70厘米。 四个足球场大小、便道只有两米宽的施工现场,最高峰要容纳140多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拥堵无时不在。

在集高铁、普铁、公路、地铁四位一体的“城市客厅 ”丰台站施工,极大地考验着综合实力。 天津公司采用BIM技术动态实现了项目全程“可视化”控制,采用“钻机钻孔+人工钻孔+钻机钻孔”组合法成孔工艺,全方位管控,针对预制梁尺寸、垫梁石位置反复核算,确保了在 所有预制梁结构形式均不相同条件下 精准就位。


2020年4月9日,丰台特大桥六线简支钢箱拱桥精确就位,成为 北京西四环上的“网红新地标”, 北京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极大便利人民群众出行。




在“华东第二通道”

建最长生态桥




商合杭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路网规划和北京至香港九龙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它是 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衔接关系最为复杂的项目,也是全路铁路环水保工作的样板。 中铁六局天津公司负责施工的水阳江特大桥全长11.567千米,分别跨越水阳江、既有皖赣铁路、104省道,是全线最长的特大桥和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极高, 获国家优质工程、中国中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中国中铁杯优质工程。

商合杭铁路水阳江特大桥

2018年4月26日,水阳江特大桥迎来关键节点:在日通行列车达38对的繁忙干线皖赣线上架设高8.5米、长26米、重171吨的钢盖梁,施工团队采用650吨履带起重机吊装,成功将“庞然大物”精准放置在了30米高、28米外的门式墩上。技术工法获16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型桥梁支承垫石等3项省部级工法,高速铁路桥梁施工配套装置研究应用等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了有益借鉴。

水阳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如同绿色生态长廊,在这美丽生态图景的背后,是建设者对绿水青山的坚守。施工团队践行“两山理念”,采取涉水桥墩隔离清污、生产废水循环回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沙池、重要水体定期检测等措施保护水源,在道路两侧分隔带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发挥其降低噪声和净化、美化作用,为中国高铁建设走“绿色交通”发展之路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点亮“草原新丝路”的

绿色桥梁名片




2019年12月30日,张呼高铁开通运营, 天津公司用39座桥梁(含框架)连接起内蒙古自治区首条高铁。 张呼高铁途经阴山山脉和“三北防护林”,是华北地区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面对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天津公司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施工建设中,实现了生态文明与桥梁建设的“和谐共生”。
张呼客专榆林特大桥

张呼高铁的“绿色名片”——榆林大黑河特大桥,左侧依山,跨越大黑河和10条村道、县道,全长3801.87米。为保证不破坏污染河道,在桩基施工中,改泥浆护壁钻孔为干孔钻孔,避免了泥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为了保护生态,施工团队在单侧长度2.5千米范围内,选取生态混凝土护坡,利用混凝土与植物根系防护相结合,比普通混凝土防护时间更长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为后续绿色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运营四年多以来,张呼高铁成为内蒙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坐着高铁北上东三省、东进京津冀、南下长三角成为现实。同时大幅拉近了京晋蒙冀四省区市的时空距离,加速了地域间人员、物资的快速流动,对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喀斯特高原建

全线最高桥墩




瓮开高速公路位于贵州省,途经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个多民族集聚区,又是革命老区。天津公司参建者 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13座大、中桥,让天堑变通途。 这些桥梁不仅是出山路、产业路、旅游路,更是民族团结路、老区民生路、奔小康的致富路。
瓮开高速公路掯歹坳大桥

掯歹坳 大桥为全线工程量最大、墩型最多、结构最复杂的单位工程。全桥3号至10号墩为空心墩,平均墩高55.8米,7号墩高达67米。云贵高原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最典型分布区,其中柏香林大桥桩基施工时需穿越犹如“冰糖葫芦”般的空腔溶洞,难度极大。项目施工团队在地下暗流段采用桩外导流钢筋混凝土护臂,高墩施工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确保了高墩柱薄壁空心墩安全质量, 多座大桥施工工艺及流程作为样板在瓮开高速公路工程全线推广。

2021年12月31日,瓮开高速公路正式开通运营,对助力乡村振兴、完善贵州省高速公路网络,加快黔中经济区发展、支撑区域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世界级磷及磷化工产业基地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用“全国首次”打通

内外高铁大动脉




2013年12月1日,津秦客专正式开通运营,这条被誉为“四纵四横”客运“主动脉”间的关键“血管”,一手牵着东三省高铁网,一手牵着关内高铁网,从此,一线跨越关内外,全国主要城市实现白天互达成为可能。天津公司在津秦客专建设中,获得了多项桥梁施工研究成果、专利、工法和诸多荣誉。其中 “津秦客运专线特殊桥梁结构关键施工新技术研究”成果经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津秦客运专线跨京哈铁路特大桥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津秦高铁跨京哈线特大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