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香洲法院  ·  欢迎你,2025! ·  昨天  
香洲法院  ·  欢迎你,2025! ·  昨天  
每日豆瓣  ·  所有打工人,大家都辛苦了 ·  2 天前  
每日豆瓣  ·  微信里必备的7个宝藏公众号! ·  2 天前  
每日豆瓣  ·  友邻去哪儿Vol.08|跨年夜走进剧场做梦 ·  3 天前  
每日豆瓣  ·  买到了时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725|是好,还是不好呢?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生活 随笔  · 2024-12-30 07:0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作者出差时在火车上给沐朵和牧野写信的过程,强调了书信的神奇之处,以及作者对书信的热爱和重视。文章还描述了作者寻找邮票、寄信和明信片的经历,并探讨了书信在现代社会中的稀少性和特殊意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作者对于纯粹、独立思考和原创的坚持,以及对于爱国爱党的立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书信的神奇和持久性

文字能够传递形态和音色,绵延无限想象,书信的形式能够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保存美好回忆。

关键观点2: 书信在现代社会中的稀少性和特殊意义

现代社会中写信的人很少,但书信仍然具有特殊意义,特别是对于犯人和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书信能够传达情感和思想,传递温暖和希望。

关键观点3: 作者对纯粹、独立思考和原创的坚持

作者坚持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这种坚持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原创精神。


正文



到外地出差,在火车上给沐朵和牧野各写了一封信。‍‍‍‍‍‍‍‍‍‍‍‍‍‍‍‍‍‍‍‍‍‍‍‍‍‍‍‍‍‍‍‍‍
孩子大了,交流越来越不容易,一方面,他们想要分享的变少了,另一方面,你所说的,他们其实也越来越不想听。‍‍‍‍‍‍‍‍‍‍‍‍‍
所以,写信其实是个很好的方式。‍‍
文字这个东西很神奇,它不快,但是很持久,它无形,却能传递形态和音色,它凝练,却绵延无限想象。‍‍‍‍‍‍‍‍‍‍
沐朵犯过一次错误,我很生气,给她写了第一封信,措辞严厉,表达愤怒,过了一个月,好了很多,所以再写第二封,作为对上一次紧张关系的舒缓。‍‍‍‍‍‍‍‍‍‍
写给沐朵,自然也要写给牧野,不然他会哭天抢地。‍‍‍‍‍‍‍‍‍
聊一聊他们的近况,我出行看到的奇闻逸事,推荐一下最近看的书,顺便夹带点“爹味”的私货,就不会被那么嫌弃。‍‍‍‍‍‍‍‍‍‍‍‍‍‍‍‍‍‍‍‍‍‍‍‍‍
而且书信的形式通常做工精美,只要用些好看的信纸邮票,他们就舍不得扔,好好保留下来,放在时光胶囊箱子里。‍‍‍‍‍‍‍
过去父亲也喜欢给我写,但我基本都看不进去那种类似政治课本上类似的语气,所以轮到我写的时候,会写得像小说,美一点,废话多一点,绕一点,有趣一点。‍‍‍
我也跟她们说,你们可以给我回信。
当然,至今尚未收到回音。
写完了,一定要完成仪式感,找个邮局贴上邮票给寄出去。‍‍
这是一座很小的城市,有山有水,好像世界发生的那些事情都与这里毫无关系,我的那些研究和见闻,感兴趣的事情,在这里变得不值一提。‍‍‍‍‍‍‍‍‍
所以,邮局也是很难找的。‍‍‍‍
现在的邮局,基本就是和邮政储蓄的网点合并在一起了,根本也没有门口一个绿色大邮筒的显眼标志,绿色的招牌和清真牛肉面馆、农业银行和生鲜果多美果然美国好美什么的颜色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
推门进去,保安让我拿号,我拿了号,就坐下等了一会儿,直到网点人员走过来问,办什么业务?存款还是汇款。‍‍‍‍‍‍‍
我说不是,我寄信。‍‍
寄信啊,寄信在那边,不用排队的。‍‍
我探头一看,在一堆礼品后面有个很小的门,走进去才发现堆满杂物,只有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坐在那里的一张桌子上,看到绿色的“邮政服务”牌子,才找到了以前的感觉。‍‍‍
女同志大概已经坐那里闲了很久,问我寄什么。‍‍‍
我问有没有邮票、明信片什么的,这把她难住了,几乎没有人来搞这些,网点上下一通翻,才找到几张发黄的明信片。‍‍‍‍‍‍‍‍‍‍‍‍‍‍
经理说,呀,我们这个点小,你要去大点可能种类还多一些,这明信片太旧了,就送你了,不要钱。
我说好,我就不跑了,重要的不是什么明信片,而是写什么文字。
邮票还有七八张不同的,我都要了,每样两张。‍‍‍‍‍‍‍‍‍
把信件装进去,然后装上七八张邮票。
小的时候我集邮,家里有很多每年新版的邮票,还有从书信上剪下来盖着邮戳的,我倒不喜欢花花绿绿的,但父亲说这些能增值,特别是错票,我也就信了。
到现在,也从未变现过。
而我也四十多岁,看过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理解,不再相信那些财富的谎言了。‍‍‍
沐朵和牧野也喜欢邮票,但算不上我那样的集邮爱好,就是喜欢花花绿绿的纸片儿,我觉得也挺好,起码比收集烟卡好吧。‍‍‍
寄完信,又写了几张明信片。‍‍‍‍‍‍‍‍‍
想起以前还挺喜欢收集明信片的,特别是那些写给朋友的话,想写特别的东西,但明信片没有隐私,谁一眼就能看到,所以过去也就是那些什么新年快乐,新年好之类的。‍‍‍‍‍‍‍‍‍‍‍‍‍‍
但现在,也就不管什么隐私不隐私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然后,我就在那儿写给沐朵和牧野的,写完了,又打算给朋友写,可一翻地址,似乎没谁可以写的,写了,又不知道寄不寄得到,毕竟明信片到了是不会打电话的。
于是我问办业务的女同志,这里寄明信片的多吗?‍‍‍‍‍
她回答:寄明信片的还有啦,大多是学生,可能一个月还有几张吧,但是像你这样写信的,可真是很少了。‍‍‍‍‍‍
我说,很少是多少。
她说,这么说吧,这一年快过完了,像你这样的写给孩子的,第一个。‍‍
我问,那写信是写给谁。‍‍‍‍‍
然后才知道,一大类是司法文书、文件,需要留邮寄凭证的,真正写字写信的,基本都是寄往监狱的。‍‍‍‍‍‍‍‍‍‍‍‍
因为书信是监狱为数不多允许犯人和外界沟通的方式。‍‍‍‍‍‍‍‍‍‍
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前就浮现起《肖申克的救赎》的画面。

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就像航母结构里一个又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格子房间,我们自以为接触的就是全世界,但其实,有太多的部分,都是以你不能理解和无法关注的形式存在。

比如残疾人的世界,比如监狱犯人,比如老人。

他们可能早已被排除在正常世界之外了。
读者群里狱警不少,而且多数都有些内心的压抑,聊天过程中我也了解一些情况,如果他们都觉得如此,更何况那些指望书信一个个字度过漫长岁月的犯人了。‍‍‍‍‍‍‍‍‍‍‍‍‍‍‍‍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把我们每天看的,聊的,讨论的,焦虑的那些体验,换一个角度,想着有一位家属,用并不太擅长的文字,记录着家里不能向外人道的,看似不起眼的柴米油盐琐碎,然后通过古老的方式单向寄出去,对比起来是怎样不同的心境?‍‍‍‍‍‍‍‍‍‍‍‍‍‍‍‍‍‍‍‍‍‍‍‍
办理的这个地方很小,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我就在这慢慢填写,她耐心地等。‍‍‍‍‍‍‍‍‍‍
她嘟囔说现在的人都太快了,什么事情都太快了,似乎一切都没有等待的必要,但其实常常又无话可说。‍‍‍‍‍‍‍‍‍‍‍‍
想起在火车上正好看到的书,也提到了她说的这个问题。

所以,有很多想要说的话,其实不要直接说出来,想一想,写下来,或许对于受众来说,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
因为就是放下手机,找纸笔、组织语言、思考和回忆细节、用力写下来、寄出去这个过程,就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心力,而做完了这一切熵减的过程,所有的表达自然而然多了一层神圣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家书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
我们说的那些,孩子们不一定懂,但她们记得这种形式,或许在某一天会想起其中的几句话,从而突然完成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拼接。‍‍‍‍‍‍‍‍‍‍‍‍‍‍‍‍‍‍‍‍‍‍‍‍‍‍
还有一些真的不好表达的东西,或者不适宜即时沟通的情况,用这种复古的方式,也是一种疗愈的过程。
写这些的确很花时间,我的字还不好看,需要慢慢写,都弄完了,一个多小时也过去了。‍‍‍‍‍‍‍‍‍‍‍‍
不过还好,今天没有寄往监狱的书信,所以不需要花时间等待我,也没有人等我。
可,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记散文
小号写时评

推荐文章
香洲法院  ·  欢迎你,2025!
昨天
香洲法院  ·  欢迎你,2025!
昨天
每日豆瓣  ·  所有打工人,大家都辛苦了
2 天前
每日豆瓣  ·  微信里必备的7个宝藏公众号!
2 天前
每日豆瓣  ·  买到了时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6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听:人生不易,善待自己
7 年前
齐俊杰看财经  ·  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值得珍藏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