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出海
一站式提供出海好内容,服务出海创投生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3月15日】田俊国老师线下公开课《教学引导 ... ·  18 小时前  
花YOUNG丰泽文旅之声  ·  丰泽公益培训班报名啦!可免费学油画、围棋、演 ... ·  昨天  
中国民兵  ·  新文职进入不了工作该如何办?来看 → ·  2 天前  
中国民兵  ·  新文职进入不了工作该如何办?来看 →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025重磅来袭】业务赋能导师特训营|直面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出海

软银,帝国将倾

36氪出海  · 公众号  ·  · 2021-05-18 18:00

正文

- May 18, 2021 -

孙正义一手建立的帝国,真的会崩塌吗?
挺过了低谷期的巨额亏损,软银在2020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4.9万亿日元,创下日企历史新高。
然而,这份辉煌似乎只是昙花一现。软银近期在股市的表现不尽人意,还有分析机构预测软银未来3年净利润可能砍半。
36氪出海今日推荐的这篇文章,将为读者讲述软银的起起伏伏以及孙正义错付的那些继承人们。


软银集团近日发布财报,2020财年净利润超过4.9万亿日元,创下日本企业历史新高 。此次业绩上涨主要原因,是“愿景基金”的投资对象企业估值增加,例如美国外卖配送平台 DoorDash 和韩国电商 Coupang 等上市,在股市获得了高估值,提高了软银集团的收益。


软银也因此成为全球上市公司中,第三赚钱的公司,仅次于苹果这家科技巨头,以及中东石油土豪沙特阿美。

可是业绩公布前后,软银在股票市场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公司 ADR 价格几乎是跳水式下跌,连续两日大幅跳空低开,盘中低走,3天内市值跳水式下滑近12%;在日本股市,软银市值更是回撤了约16%,创下3个月内新低。


诚然,最近大市有太多估值利空因素。比如美国通胀超预期,全球股票市场担忧流动性收窄,资金开始流出股市,科技行业遭到“杀估值”;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恶化,印度出现的变种毒株在全球蔓延……等等。

但如果把视线聚焦到孙正义、软银集团身上,事情恐怕就不是“杀估值”这么简单了。

美丽业绩,也许昙花一现


过去2年里,软银业绩随着美股科技股估值的沉浮,不断起起落落。

其投资标的的估值,是他的命根子。软银名称,取自“软件银行”之意,最初通过贩卖软件起家,也自诩高科技公司,主营业务是信息通讯。但后来,软银走上了日本财阀的传统道路,成为一家科技行业风投机构。

从1994年开始,软银股份 IPO,并开始积极试水 M&A 及各种风投。在后来十多年中,软银先后投资雅虎,并购日本债券信用银行,以1.75万亿日元收购移动电话运营企业 J-Phone,等等。

在通讯行业的成功,使得软银的野心不断膨胀。孙正义说,自己的愿景是通过信息革命让人类幸福快乐。在移动互联的下半场和 AI 人工智能的上半场,软银将目光锁在了大出行领域,凡是全球排得上号的,他就会疯狂的砸钱。

比如全球最大出行公司 Uber、中国最大出行公司滴滴、东南亚最大出行公司 Grab,背后金主都是软银。除此之外,软银还将商业触手伸向线上教育、金融科技、线上房地产等诸多科技领域。

软银成了不可一世的科技帝国,其本人也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称为“电子时代大帝”。在中东土豪支持下,孙正义成立了愿景基金,是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甚至是最大的并购基金。在软银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描述公司愿景:在未来300年里作为一个企业集团继续壮大。软银集团在不遵循特定技术或商业模式的情况下,通过与信息产业当时最好的公司结成伙伴关系,力求长期发展。

说白了,孙正义想做科技革命的“幕后玩家”。革命成功后,功劳留给前线的展示,而大部分胜利果实进入自己口袋。

然而成也科技,败也科技。回报并没有想象中来得快。

如今科技行业强者辈出。软银专注投资科技行业,可短期来看,科技股的高估值容易受宏观经济影响,产生剧烈波动;长期内,科技行业赛道前景广阔,导致竞争者众多。虽说技术壁垒能够成为商业护城河,但只要技术能用钱、时间、加班砸出来,就会有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赛道。

而软银的玩法,深受孙正义本人投资、管理风格的影响,喜欢以大手笔、快准狠的投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捕猎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让他们拿着软银的钱,把竞争对手“砸死”。

例如在出行领域,软银旗下拥有 Uber、滴滴、Grab,分别垄断欧洲、中国和东南亚市场。在中国市场,滴滴的主要竞争对手基本已在“补贴大战”中被打趴下。软银作为“幕后玩家”,如今可谓线上打车的全球霸主。但这几家公司直到最近一个报告期仍在亏损。

事实上,投资回报是投资初创企业、独角兽的最大风险之一。这些公司还在起步阶段,盈利模式不稳定。财大气粗的孙正义采用“广撒网,多捞鱼”的策略,可是90%的初创企业会失败;孙正义往往又只需要听几分钟就决定是否投资。这与赌博有何差别?


而另一方面,软银的300年大计才刚刚起步,风险却抢先一步降临。

2020年3月,美股经历史诗级连续熔断,科技板块资产的“杀估值”,让软银在2019 FY 出现70亿美元净亏损,125亿美元的经营性亏损,亏损额度创下了历史新高。于是巨亏的软银,去年一度开始变卖阿里巴巴、ARM 等优质资产,用这些钱在二级市场炒起了股。ARM 是芯片架构贩子,行业的绝对上游,苹果、高通、华为都有求于它;阿里巴巴则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长期以来,这两家公司都是软银的“摇钱树”。

不过软银也非常幸运。疫情对纳指的压制,只持续到了3月底,然后就是为期整整一年的全球央行大放水,科技类板块抱团大牛市。日本年度报告期在每年4月份,软银整个2020 FY 都沐浴在牛市之中。正是在这期间,软银 ADR 价格翻了2.3倍。

今年以来,随着通胀预期增强,资金开始从科技股泡沫中撤离;5月13日隔夜美国市场,美国超预期的 CPI 数据正式出炉,更是印证了通胀比想象中来得更猛烈。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向白宫发出通胀警告,称未来1~2年,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过热”。


通胀需要消化,走完一轮经济周期需要时间。软银的2020 FY 吃上了科技股牛市红利。可是2021 FY 及之后,还能这么舒服吗?


分析机构认为,不能。

综合12名行业分析师观点,软银未来1~3年,净利润可能会下降约54.9%,显著低于同行和大市。与之相对应的是,未来3年,软银 ROE 也将会维持在12.1%左右水平,比同行低2个百分点。


老之将至的皇帝,与错付的信任


另一个问题是,心志高远的孙正义,还能在软银帝国掌舵多久?

老之将至,孙正义开始着急了,他原计划60岁退休,最近却推迟到了69岁。

2019年9月底,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一间五星级酒店的私人聚会上,时年62岁的孙正义向他投资的公司传达了一个要求:尽快盈利。这意味着孙正义要在5年时间内,带着软银去实现给金主们的承诺。可是软银在5年内得到稳定投资收益,现在看来还是有难度。

但孙正义还有一个选项——找到合适继承人。可是继承人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5年时间,对于敲定“储君”这件事,也许真的不太够。

在过去,孙正义就曾经找到过一些“坑爹皇子”。

Nikesh Arora,姓氏与“极光(Aurora)”只差一个“u”的印度人,谷歌前 CBO(首席品牌官)。2014年孙正义重金将其挖到软银,让其加入董事会并负责管理团队的重建和投资运营,被人们解读为孙正义“钦点”的“皇位继承人”。


但可能是“极光哥”怀揣一腔爱国赤诚,又或者他对印度公司过于信任,在上任之后,将软银大笔真金白银投资到了印度。结果是回报率不及股东预期,不仅决策能力遭到质疑,就连动机都被人说三道四。在加入软银的第二年,“极光哥”就待不下去了,被软银首席执行官、首席风险官联手“罢黜”。

随着“极光哥”被废,软银内部陷入了一场印度人 Rajeev Misra 和 Akshay Naheta,以及玻利维亚人 Marcelo Claure、日本人佐护胜纪之间的“四王夺嫡”之争。

软银的历任“皇子”,都备受孙正义喜爱。

因为他们身上都有孙正义的影子。

Rajeev Misra 是电影《大空头》的原型之一,他与孙正义的相似之处在于,善于谈判,手段强势。他在中东富国中人脉广泛,跟沙特阿拉伯王储谈笑风生,深得孙正义器重。

Akshay Naheta 是对冲基金公司 Knight Assets 创始人,据说两人是“一见钟情”。2016年,Naheta 前往东京与孙正义见面,希望让这位亿万富翁投资他的基金。经过交谈后,孙正义不仅没给 Naheta 投资,反而一眼相中了他,劝说他加入软银,3年之内成为左右软银投资决策的关键人物。

Marcelo Claure 和孙正义的经历雷同,白手起家创办了电话分销公司 Brightstar,将这家企业发展成为价值70亿美元的通信大鳄。

佐护胜纪2018年才加入软银公司,此前他在日本邮政工作时,增持PE类资产配置,加大私募及对冲等高杠杆类投资,大刀阔斧改造资产结构等。孙正义喜欢他的“疯狂、激进”。不过2021年3月,消息传出佐护胜纪从软银离职的消息。

软银内部如今成了“三王称霸”的局面。

“皇子”们身上有孙正义的影子,然而他们毕竟都不是孙正义。

众所周知,孙正义自己就是一个善于谈判、手腕强硬、策略激进之人。

在面对创业者筹资诉求时,孙正义往往会提出,给对方目标3~4倍左右的投资,而作为回报,创业者必须接受孙正义在投资回报、公司扩张方面的极高要求。换句话说就是,我软银给你钱,请你用钱把竞争对手砸死。

而如果创业者与孙正义意见相左,后者就会威逼利诱,使其“听话”。1996年,孙正义决定扩大对雅虎的投资,再投入1亿美元,前提是雅虎必须加速扩张。然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不同意,认为公司用不着这么多钱,反而需要付出公司控制权作为代价。这时,孙正义扬言:你不让我继续投,我就投你的竞争对手,让他打垮你。杨致远只好乖乖就范,交出雅虎30%股权。


孙正义的“皇子”中,也不乏刚愎自用的好赌之辈。

据说,当年 Rajeev Misra 在投资Uber的时候也用了同样的套路——对 Uber 说,如果交易不成,我们就去投你们的竞争对手。

而被孙正义亲自挖进软银、一手提拔的 Akshay Naheta,更是刚愎自用、作妖不断。近年来,软银那些震惊世界的“骚操作”,正是出自他的手笔。

Naheta 在工作中作风强硬且独断,经常否定同事意见,在同事中印象并不友好。

2019年,Naheta 决定向德国支付公司 Wirecard 投资10亿美元,那时 Wirecard 已经陷入财务造假风波。因此这次投资被外界解读为 Naheta 背后的“德意志银行帮”对老东家输血,因为德意志银行是 Wirecard 大股东之一。

2020年,疫情期间,Naheta 更是一意孤行,向印度最大的连锁酒店 OYO 投资数十亿美元。拿到投资2个月后,OYO 关闭了亚洲区上百家酒店,目前仍是债务缠身。不少软银股东认为,这是 Naheta 对自己祖国企业的一次“拯救行动”,而非经过严谨分析后的决定。


至于后来出售 ARM 和阿里巴巴两个优质资产的决定,也都与 Naheta 的决策有关。


孙正义——我即“正义”


回看软银的历任“皇储”候选人,有3位是印度人,而其中2位能力备受质疑,随之受到质疑的还有孙正义选择继承人的眼光。对他们的信任,其中也许有孙正义个人信念作祟,他对印度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具有极大信心。

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孙正义喜欢他们身上,自己的影子——自己退休后,软银必须按照自己规划的剧本,继续演出。

也正是这些信念的存在,让软银的路越走越窄。

软银能有今天,与孙正义的个人命运有直接联系。而他将其看做自己的能力。作为软银的灵魂人物,孙正义最信任的,还是他自己。

白手起家的孙正义,是韩国战争难民后裔,出生在日本佐贺县的鸟栖站附近。那里曾经是一片棚户区,住的都是居无定所的日本和韩国穷人。

他的父亲孙三宪在教育孩子上有自己的一套,即“孙氏天才教育法”——经常夸孩子是天才。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少年孙正义经常自信心满格,口头禅就是“因为我是个天才”。

他确实是个“天才”,从小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在小学就读期间还担任了班干部。当时孙正义的老师三上乔,更是为孙正义心中自命不凡的火焰,浇了一把油。三上乔一直鼓励他不要满足,要继续争取更多,要竞选学生会主席:“谦虚就是懦弱,你记住!”三上乔的话刺痛了孙正义的心,从此,他的字典中不再有谦虚二字,只有“我行我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