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1665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史载辛弃疾起义抗金,有个和尚叛变了投敌,他单枪匹马九进一出敌营,与万军从中将叛徒带回,这是赵子龙附体吗?
答:很负责任的回答:辛弃疾不是武功了得,而是武功非常了得!
作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出生在1140年的济南,那正是济南沦入金国铁蹄之手的黑暗年代。辛弃疾的祖父辛赞,虽说是为金国效力的官员,但是心中却念念不忘南宋故国。生在这样的年代与家庭,自记事起就聆听祖父忧怀故国的教诲,自懂事起,眼前成日见的,更是骄横的金兵欺辱汉人的情景。亡国奴的苦痛,早已化作默默的力量,每日摸爬滚打!
所以从少年时起,心怀大志的辛弃疾,就早早告别了无忧无虑,开始了异常艰辛的磨炼,多年如一日的辛苦练剑,二十岁之前,就练出了剑花飞舞的强大功夫。拳脚功夫更是硬,相扑格斗都练得勤快。以相关史料记载,十来岁的年纪时,就喜欢四处找人摔跤,两三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闲了还喜欢亮肌肉,扛着百斤的沙袋往山顶上爬。常把身边的官宦子弟们惊掉下巴。被人笑自讨苦吃,他却只是笑而不语。
因为他选择的,注定是一条充满凶险,且机会无比渺茫的人生路。也只有在经受住艰辛锤炼后,他才有底气走上去。
二十一岁那年,他终于走出了这期盼已久的一步:拉起两千人的队伍,扛起了抗金的旗帜。从此九死一生的浴血战斗中,他强大的武功,也不止一次叫同僚折服。好些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曾在北方义军英雄耿京麾下战斗时,为洗清“叛徒”的嫌疑,毅然纵马千里奔袭,杀死了盗取义军大印的和尚。其实在他的戎马生涯里,这不过是小试牛刀而以。
而他真正名震天下的,莫过于奇袭济州之战,当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大英雄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后,悲痛欲绝的辛弃疾,并未选择苟且偷生,相反却发起了最疯狂的复仇:亲自带领五十名骑兵战事,穿越金军重重封锁,利箭一般潜入了张安国藏身的济州军营。不但迅速将这个叛徒擒拿,更在金兵的刀兵威逼下慷慨呼喝,竟把这上万汉人出身的金兵感召得涕泪交流,当场就跟随辛弃疾反正,押着叛徒张安国浩浩荡荡回归了南宋。
在那个大宋半壁山河沦陷,无数北方遗民泪尽胡尘的灰暗岁月里。后人眼中文采飞扬的大词人辛弃疾,就是那个时代名号响亮的传奇英雄!
但是,这样一位简直天赐大宋的英雄,在宋金战争里闪亮划过瞬间后,接下来的人生,却变成了日复一日的孤独等待。不思进取的南宋王朝,虽说不停给辛弃疾高官厚禄,却也把他长期闲置到一边。光复北方山河的大业,更是在岁月流逝中抛在一边。许多心怀北方的志士们,为此留下了太多哀叹的诗篇。但是辛弃疾不曾放弃的,依然是日复一日的磨炼。哪怕挥师中原的梦想,已经成了微茫的泡影,他依然是为这渺茫的机会,做着百分百的准备。
他的武功修炼,就如他壮志飞扬的词篇一般,从没有一天搁浅。六十岁那年,他曾受命去长江沿线考察防务。结果,一群身边的卫士们,看到了瞠目结舌的情景:已经鬓角斑白的辛弃疾健步如飞,竟把这些比他年轻二三十岁的精壮军汉远远甩在身后,第一个登上北固山顶。然后他看着这群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宋兵们,更是傲然拔出宝剑,在山顶当场舞了几招,众人还来不及喝彩,豪情万丈的他又拉满强弓,一箭射落天上飞雁。
英雄如此,可见这漫长的等待中,他一直继续着怎样艰苦的磨炼。再联想下南宋一直劳而无功的北伐,这位白发英雄,怎能不令人在尊敬之余,生出阵阵怅恨叹息。
但是必须说的是,他的心中,也许有恨,却从不曾放弃希望。哪怕在半世纪的孤守中,他也曾熬尽心血,为南宋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北伐战略,只盼有一天光复山河的战场上可以大显身手。
但一直到溘然长逝前,他都不曾想到,这个穷尽他一生心血的军事战略,虽说被南宋王朝永远无视,却在公元1368年,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战略,有着惊人的重合。高呼着“中国有必伸之理”的铁血明军,正是踏着一条与辛弃疾生前设计几乎一致的进军路线,书写了再造华夏的伟业:先取河南,再取山东,水陆并进,收复中原!
辛弃疾,是个被写词耽误的武功高手,更是一个被无能的南宋王朝,耽误的军事奇才!
他的一生孤守,说来令人无比唏嘘,但他的一生坚持,却更见证了炎黄子孙强大的缘由:无论怎样凄风苦雨的绝望年代,中国从不会缺的,就是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哪怕付出毕生的艰辛孤独,承受无数次打击绝望,依然不会放弃坚定的家国理想。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首功正是他们!
好物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爱历史》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