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汉艺学员在竞赛中获奖的关键要素,包括项目主题、项目创新性与美学效果以及团队协作和作品呈现等方面。文章还强调了拿奖的“捷径”,如团队协作、跨专业合作和作品的一稿多投等。
竞赛主题分为给定具体主题和只有赛道选择两类,要求作品完全符合主题和要求。在自行拟定主题时,能否找到一个有亮点的选题直接决定获奖可能性。
体现创新性不是做全新的东西,而是把现有的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另外,项目设计需要好的呈现效果,要注重美学效果,才能吸引评审的注意。
大部分竞赛作品都是以团队形式投递,跨专业的协作可以提高项目的完整度和优势。汉艺学员的获奖作品也多是采用这种合作形式。
同学们可以将优质作品一稿多投,因为每个奖项的评审要求不同。同时,还可以尝试多渠道申请,提高获奖和申请成功的几率。
这段时间,汉艺学员们井喷式拿奖,汉艺获得各项国际大奖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iF、红点奖、A'Design、IDA、Core77、米兰设计周...
每个小小奖状背后都带着沉甸甸的含金量。
当然,在竞赛中获奖是每位参赛同学的梦想,而想要实现这一梦想需要精心的准备和用心的创作。
下面我们将汉艺学员们投递竞赛作品成功的关键要素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获奖几率!~
|本期分享导师|
指导学生成功申请哈佛、新国立、皇艺、伦艺、爱丁堡、格艺、利兹、金匠、米理、港理等世界名校指导学生荣获iF、红点奖、A'Design、IDA、IAI全球设计智造奖、IAI全球设计菁英奖、美国星火国际设计奖、伦敦国际创意大赛、美国新概念设计艺术奖等世界大奖一类是给定具体主题,让同学们根据现有范围发散思维。针对这类竞赛,大家必须确保投递作品完全符合竞赛的主题和要求。这是评审的基本标准,任何脱离主题或不符合规定的作品都可能被直接淘汰。但这类竞赛目前不是很多。另一类是只有赛道的选择,没有具体主题,允许同学们自由发挥想象,通常大家参加这类竞赛居多。针对这类竞赛,大家在赛道选择上相对宽松,不必被指定的题目所局限,只需要与竞赛规定的大方向所契合即可。比如iF官方给出的赛道范围是基本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重合,给同学们留出了很富裕的发挥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自行拟定主题的过程中,能否找到一个有亮点的选题,直接决定着后续的设计内容可以拔到什么高度,也决定着大家能否成功拿奖。特别是在选定一个主题范围时,不能仅停留在话题表面,还需继续往下深挖。比如汉艺的X同学,她曾跟我们讨论过一个黄河相关的主题。项目初期,她对这一话题的思考比较浅显,甚至想着如果目的是呼吁大家重视黄河的环保问题,那不如直接拍个黄河宣传片。但是“黄河宣传片”的项目咱们肯定没办法拿去投奖,或者可以说,如果你无法把这个宣传制作成一段“影视大作”,那大概率也拿不到奖。获 缪斯设计奖-Pregnancy&Maternity赛道银奖、缪斯设计奖-Healthcare赛道银奖、缪斯设计奖-Medical Devices赛道银奖而她继续深入调研后,把项目落在具体的民俗文化、存在问题上,项目深度就提上去了。后来X同学用这套思路继续做项目,拿了3个缪斯设计奖,并跟大家分享提到,来汉艺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攻下了“找选题”这一环节。一般来说,大家在敲定项目主题后,进入设计流程。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这个阶段展现出对项目的创新意识。不过需要为大家扫清一个误区,体现创新性不是做“新东西”,不是从0到1的大革新,而是把现有的1.0版本迭代到1.1或者1.2版本。工业革命发展至今,已经到了5.0的时代,任何我们能想到的产品已有人做,问题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产品是否能根据技术演变进行调整、功能是否升级、系统是否迭代等。就像获了红点奖的儿童AR眼镜项目,它在现有成年人使用的AR产品上进行发展,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具体需求进行更新和迭代,总结来说就是先明确问题定义,再进行问题解决。 汉艺同样有这么一个小组,他们在汉艺冬令营期间做了鼻炎雾化器的项目,同时斩获了红点和A'design。制作团队看到了有别于同类产品并可以优化的地方,像市面上大部分的鼻炎喷剂使用的是水滴型喷雾,但这个设计却使用了超声波雾化器,使用时患者会觉得更加舒适。(以及其他领域的设计迭代,不过多解释了)因此,同学们不要一听到创新就全网搜寻“还未被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忌讳当一名不闻不问的“孤勇者”闭门造车。不管是从参赛的时间成本还是当代工业环境的角度来说,那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获 Core 77 Student notable另外,在项目设计流程中,好的思路、好的概念还要配上好的呈现效果。但凡一场竞赛都是“颜控”,项目效果图不行就会吃亏。哪怕设计概念再好,如果最终的呈现差强人意,那么获奖的概率也不会高。 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在座的各位是评审,一天看上千份作品,你会在效果不完整的作品上多花时间去认真研究吗?不会。很多汉艺学员大一、大二学的就是这个设计基础,学好了、审美上去了,自然做的东西就让人有想看的欲望。并且,在汉艺学员投奖前期我们一直督促大家把渲染技术提上去,甚至还要提高项目产品与场景的匹配度。尽量秉持着“颜值正义”做出商业级效果图,才能让你的项目在众多参赛选手中发挥出1+1>2的效果。最后,咱们抛开参赛的项目内容和质量,聊聊拿奖其实也可以走“捷径”。如果同学们看过各大竞赛的往届获奖作品就不难发现,90%以上的青年以及学生赛道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去投递作品。特别跨专业的协作是“顶配”,比如一个团队里有工业和视传的学生,那么不仅在建模上有优势,在后期呈现上也拨得头筹。 汉艺拿奖的同学们基本也是采用这种合作形式,在参加冬/夏令营期间,他们合理分工,你调研、我建模、他渲染,通力合作,各显身手,不仅能在短短两周中高效完成项目,产出体量、完整度、成熟度也能远超个人项目,一个数值点满的六边形项目,在竞赛中怎能不有优势呢。记得上届来参加汉艺冬/夏令营的同学们从美院到985、211到海本学生都有可能与之组队,他们结成建筑+工设、视传+产品、数媒+服装等各类型跨专业合作小组,投递各大比赛拿下了众多奖项,申请院校时斩获众多offer。近期,2024汉艺夏令营即将开营,期待大家再次碰撞出有趣的故事,拿回大奖~毕竟每个奖项的评审要求不一样,有时候评审并不所见略同。如果只逮着一个竞赛去投递,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不如人意。 就像今年几个学生虽然在iF奖项上失利,但是红点全中,其他大大小小的奖拿到手软,总计几十个。还有汉艺23届学员C同学,去年一年之内参加两个冬/夏令营项目,最后拿了IDA、米兰设计周、K-Design等10+国际/国内设计大奖和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如今也顺利获得RCA、伦艺、港理等校的硕士offer。汉艺23届学员C同学 获 IDA银奖×2/铜奖、米兰设计周全国一等奖、Spark铜奖、NCDA、K-Design等奖、以及外观设计专利证书获 皇艺、伦艺、港理、拉夫堡、布鲁内尔 产品设计专业 硕士offer总之,每一位同学都是拿奖潜力股,希望你们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