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注册风险管理师
这是风险金融行业最顶尖、最精粹的公众号,有专业的团队运营,13万人的粉丝群体;中国注册风险管理师协会(CIPRM)是风险管理行业的先驱者,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做行业的引领者。协会官方网站:www.ciprm.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半球聊财经  ·  今年出生人口或只有800万,带来一个问题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集体大涨!一度飙升至85% ·  昨天  
时代财经APP  ·  财仔精选 | 一周热文回顾(2.3-2.8) ·  2 天前  
时代财经APP  ·  财仔精选 | 一周热文回顾(2.3-2.8)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华为“硬核”归位的背后与未来 ·  3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计量方法创新对实证研究的影响大,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注册风险管理师

内控与内审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爱相杀

注册风险管理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4-08 10:12

正文

浅谈几点关于内控的看法。

内控是经营题中应有之义

在团购销售折扣审批、业务交际应酬费审批时,常有销售部门抱怨,审批太严,拖业务后腿;在设备及工程采购中,也常听到业务部门认为招投标复杂,影响业务效率;其他业务领域关于流程执行麻烦、影响效率的抱怨也不罕见。管理层常说的风险,为何员工没有概念?是领导在危言耸听,还是风险与内控管理只是领导与专业风控部门的事?

以上观点,主要源于业务与内控两端论,认为业务部门要带领企业高质高效的达成企业的目标,其采取的是积极性措施,而内控源于外部利益相关方对我们强制性要求,侧重要求正确方法做该做的事,主要措施是防御性的。积极的业务措施与防御性的内控体系,两者有清晰的责任边界吗?非也,原因有三:

一是,如果说业务部门想多拉快跑踩油门,那么更应该选择一辆车身刚性结构良好、声光系统、刹车与气囊等“内控系统”健全的车,这样才能适应复杂路况,实现持久业绩;

二是,行车安全,仅靠刹车与气囊等硬件配置吗?不!更需要驾驶员具有安全驾驶意识;

三是,积极业务思维,与稳健安全思维不可得兼吗?积极业务思维,其内涵与外延,均涵括了稳健安全思维,两者是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关系。尤其业务领导,更了解风险,平衡好风险与收益,选择合适的风险偏好策略,将内控融于积极业务管理中,更能守正出新,基业长兴。

内控之道在流程

既然内控本是业务思维与手段,那么内控将各个控制点堆砌起来,就有效了吗?例如库存管理规定“必须保证商品先进先出”,如没有具体操作办法就是空中楼阁。只有将规则内化具化为业务动作与业务标准,才能风险应对落地生根。

业务部门常有重临场指挥轻流程制度思维的现象,总觉得流程制度建设是专业部门的事。了解了流程制度对业务管理效率与效果提升作用,必将促进业务部门提高流程制度执行的自觉性,增强其对新业务流程沉淀固化与旧业务流程优化的积极性。那么,流程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首先,流程最重要意义是建立了达到某一特定业务目的清晰的路径,奠定从零到一的基础,任何人根据这个流程处理同样事情,会得到同样的、组织预期的结果,极大提高团队成员学习效率,减少试错成本;

进而,需要建立流程的企业业务,往往都是持续开展、多人协同的,有了流程就有了整个团队统一的业务标准,可以界定协同责任边界、评价业务效能,起到从一到多,提高组织绩效的作用;

最后,正因为团队践行了流程,系统地积累了业务路径与效果的检验数据,为优化流程改善业务效率与效果,提供了审视流程自身设计有效性的基础。

内审是内控的体检师

内审与内控又是什么关系呢?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紧密联系,二者共同为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一方面,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直接对象,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为内部审计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以防洪体系为例,为应对降雨洪涝风险,内部控制包括天气预报、河道规划与疏浚、闸垻调度,以及防洪响应、泄洪规划等等,这一系列工程、人、方法,构成了防犯洪涝风险的“大坝”。内部审计则是对“大坝”进行体检,体检中大家常有的心理,也适用于内审,希望体检报告最好无问题更多是健康建议,次之是发现的是小微早的“蚁穴”,最好不要发现大坝形同虚设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而如果“大坝”本身不存在,当务之急是进行大坝规划与建设,此时内审可以从内控伙伴角度,以专项评估、调查方式提供咨询、建议服务。


在谈谈内控和内审关系 来源公众号:关务发布

巴特!一阵浪潮过去,满地狼藉!内审一审全是寂寞空虚冷!授权了么?记录了么?为什么没有?你们知不知道这要出大事?

矮油,再一看,一年了,你们都没控制啊,奇怪了,公司咋没出事呢?这内控出了大问题啊!公司居然决然还在盈利还在长大!发生了什么事?


那么今天咱们就撸一撸这个内控and内审吧


内控是啥

内控又叫内部控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7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根据该规范,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企业战略,经营的效率和结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那么,咱关务是不是进出口制度?进出口流程,保税备案、保税内销流程----等等等?对对对,大概就是这些东东

内审又是啥


内审又叫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9年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用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以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进出口制度审核?对对对,就是审制度审流程---------等等等


简单来说,前者负责建设,后者负责评估。


有木有突然发现关务好伟大,既是建设者又是评估者?估摸着这会有人要出来说了,我们内审不是负责的!

嗯嗯嗯,不是你们负责的,但是你们内审怎么审是不是你们关务也不知道啊?还是你们关务给出了一个方案让别的部门去审的?

为什么内审很奇怪


经常有关务同仁发现内审结果很奇怪,比如我们前文说过的一种,一审问题一堆,但是公司整体却 又没问题,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业绩节节高升。关务瞬间就不好了是吧?没有存在感嘛,我说 了那么多,你什么都没做,偏偏还没出事。


而另一种是,内审什么问题都没发现,结果海关一个穿刺,各种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这里违规了,那里违法了,但是关务都不知道,内审也都没发现,该有的什么记录都有---

哪里有问题

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为什么内审结果那么奇怪呢,内控制度已经做好,从组织架构到岗位职责,从工作流程到文件表单,从审批权限到文件记录,应有尽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举个例子:


关务的税号申报错误,海关行政处罚,关务很委屈,明明都是采购提供的数据,还跟工厂核对过申报要素,为什么查验不对呢?


最后我们发现当事人在申报时把轴承的“滚柱直径”错误地申报为整个轴承的直径,将“滚柱长度”错误地申报为整个轴承的长度,而非海关规定要求的轴承中滚柱的直径和长度,造成进口产品规格型号的申报不实违规行为。


那么这个案例我们究竟要控制什么呢?我们是要控制采购提供数据与工厂提供数据进行比对么?核心究竟在哪呢?内控流程规定各个部门岗位职责就能确认了么?


那么,是不是很可能因为我们的内控没有触及控制的核心?


为什么没有触及核心呢,因为我们是关务,我们控制的是什么?是进出口时效,是海关监管规定,是规范申报内容等等-----而这些都是从海关的监管要求出发。


而当你将监管规定全部铺开的时候,你对应的是工厂实际生产,而工厂是关务能够控制的么?答案不言而喻。


那么,为什么出现关务控制不到的内部控制呢?一个现实的问题,各部门都有各自的核心利益与理解,而这个核心利益与理解是没有人愿意与你关务分享的,为什么呢?呵呵,一方面因为利益,比如不良率挂钩的奖金,生产时效挂钩的奖金等等。这些都是制造部门的核心利益。一方面因为理解,各部门都是人组成的,而人对问题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或者,我们简单来说,各部门互相搞不清楚对方需求的问题,各部门经常争吵的问题,各小组经常pk的项目,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触及的地方。


或者,这会有胖友要说,这是内审的问题了,居然没审出来,呵呵,胖友,内审是怎么干活的,是根据我们内控去进行审核的是吧,内审也不能乱审啊,一定程度上内审必须照本宣科进行,无限扩大只会掀起战火与纷争!

相爱相杀的内控与内审

首先说内审,内审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内审一定要想清楚几个问题:关务的核心业务在内控流程上都说清楚了没有?这些核心业务可能的风险与内控的关联度究竟如何?在内审作评价的时候能不能够评价出来?


故内审除了照本宣科更需要带着问题带着异常去审核,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细化到具体流程,与内控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如有必要可以针对的开展定期专项内审,共同改进内控机制。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内审部门不得针对制度进行整改,只可以针对制度进行缺陷评估。


比如我们刚刚那个案例,那是什么问题?那是标准问题,说明我们内部部门对于申报的标准认知的不明确,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办?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么一个案例针对内控手册进行修订?增加相关控制标准?不,内审只需要针对进口控制程序提出制度缺陷,至于怎么整改,怎么增加,那是内控的事情。不然内控与内审又发生了球员裁判合体事故。


那么,内控呢?内控我都可以把内审流程写在内控制度里,哼哼,你还问我什么?呵呵,是的,其实内控与内审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爱相杀嘛!


企业业绩就是儿子,每天在不断成长


内部控制就是爸爸,提供各种技术指导


内审审核就是妈妈,提供各种技术监督

往期 精彩 回顾

风控,控的是什么?

风控尽职调查的10个方面、55个子项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标准做事!

10大中国式企业风险漏洞!看看你公司有几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