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物志  ·  最便宜的 AI iPhone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美国足力健”,反向激起中国年轻人的购买欲 ·  2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有人分隔两岸,有人相聚《团圆》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02-16 22:21

正文


本文已获得公众号河马电影的授权

微信号:hemamovie


春节好!小拇哥给大家拜年啦。


从今天起至初六,小拇哥每天会推荐一部“家”系列主题的电影。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叫《团圆》,导演王全安还拍过大家熟知的《白鹿原》。


这部电影虽名为“团圆”,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台湾老兵和爱人两岸分隔40年,最后见面也无法再团圆的悲剧故事。


小拇哥希望 看完这部电影 ,不管你工作在外多远,回家有多困难,都能在过年的时候力排万难,与家人团圆。


《演员的诞生》热播的时候,我无意中瞄了一眼。


刚好看到了翟天临、于月仙、俞灏明在演绎《团圆》中的片段。


表演怎么样不做评价,整段情境,虽然较原作有不少改动,但还是让那段台湾老兵与爱人海峡相隔的故事留在了心里。


当天晚上,我就重刷了 《团圆》


家国大义,个人哀愁全部落在了接地气儿的几顿饭中,全程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伦理。



1949年, 刘燕生 (凌峰饰)随国民党撤军到了台湾,一去多年,音信全无。


妻子 乔玉娥 (卢燕饰)背着国民党遗孀的成分,又拖着个儿子,生活困苦。


三年后, 陆善民 (徐才根饰)搭手帮了一把玉娥,和她组建了家庭。


因为玉娥的成分,老陆也受到了牵连,一个抗战副连长做了一辈子的电焊工。


但是日子啊,就这么过来了。



四十年后,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玉娥收到了燕生的来信。


“那年登船之时,只知是部队转移,本想至多三月便可重逢,怎知此别竟是永别。”


信中他一表相思,二表愧疚,三陈愿望要来大陆看看她。



这封信在这个平静的家中激起了千层浪。


饭桌上大家各有各的心思,只有外孙女,事不关己的吃着喝着念着信。


老陆和玉娥的女儿表示,“他台湾的老婆死了就想着来找你了,要是没死呢?”



燕生和玉娥的亲生儿子,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燕生一面。


对燕生的归来极为冷淡,“我不知道他回来干什么,老东西。”



话虽这么说,但台湾来的老兵,在那个年代,可是件大事儿。


居委会来人慰问,小学生们吹起了小号来欢迎,玉娥一家也烧了一桌子的好菜。


外面车响,人来了,所有人都争着跑着出去看。



而做饭时强装淡定的玉娥在人群走后,终于开始慌张,慢慢跌坐在了凳子上。


四十年了,有埋怨,有猜测,但更多的还是想念。


这么多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全数蜂拥而来,她比谁都要无措。



四十年了,设想过无数次再相见时候的样子。


但真看到当年的年轻小伙乡音已改鬓毛衰时,她还是止不住的内心一颤抖。



家宴上,居委会表示了欢迎,老陆也特别热情。


轮到玉娥的时候,她起身给他介绍了一遍家人。


一一敬酒,燕生亲生的儿子避开了这杯酒,这个从未谋面的爹,他不认。



当晚,燕生住在了玉娥家,老陆热情、憨厚,周到的尽着自己的地主之谊。


玉娥去给燕生铺床, “上海话还记得吧?” “听还可以,说,不行了。”


“这里有穿堂风,你晚上自己当心点,不要着凉。” “谢谢侬。”


玉娥扭头,两个人终于四目相对。



见面至今,都有旁人在,这是他们第一次旁若无人的对视。


第二天,外孙女带他们去参观上海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在车上握住了彼此的手。



积攒四十年的千言万语,玉娥最关心的,还是他们的分别。


“当年你让我在黄埔滩和你汇合,一块走,但是我寻不到你。”


“这次我来,是想带你一起去台湾。”



面对燕生的提议,她没有太多的惊讶。


我想,在她脑海里,也早已经设想过无数遍和燕生的未来了。


但是,跟老陆开这个口,是真难啊。



一个大螃蟹一百块,老陆居然破天荒的买来了四只。


玉娥怪他浪费,他说“我们自己吃,大的小的都没问题,请客嘛!”



“你知道老陆这个人,平常是多么节俭,他从来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


那天他主动买了那么大的螃蟹来请你,这是多大的一份人情啊!”


为了补偿对老陆的愧疚,也感谢老陆这么多年对玉娥的照顾。


燕生决定把自己的全部积蓄给老陆。



“我们年纪大了,再活也没多少天了,”一再坚定心意,他们终于把想法告诉了老陆。


“这个事情主要得听玉娥的,看她有什么想法。”


“玉娥的想法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那个意思。”


“你们都商量好了,商量好了就可以了嘛!”



饭桌上的老陆,十分平静,继续吃喝,出乎他们的意料。


但孩子们一听这件事,都炸了。


有不让玉娥走的,说是妈走了,家就散了。


有替老陆觉得不公平的,嫌燕生平白无故“捡到大便宜”。


还有的为了燕生的钱,把陈年往事的恩怨都揪出来争家产的。



在闹剧的衬托下,三位老人的心思,显得更加的纯粹。


“妈和你爸,几十年了,有恩情。和你刘叔叔,只有一年,有感情。


过去几十年,妈是为了这个家,为每一个孩子活着,现在妈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了,今后,要为自己,为感情,再活几年。”



在孩子们的争吵声中,老陆说出了自己要和玉娥离婚的想法。


“你妈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们应该成全他。”


同床共枕四十年的妻子,要离开自己和另外一个男人生活。 即使能够体谅,但老陆这样积极主动的做法还是让人不解。


我不信,他心里没有一丁点的不甘。



果不其然,在又一次家庭聚会中,老陆终于压不住心中的情绪,爆发了。


他要烟抽,要酒喝,大讲自己娶玉娥经历了多少风言风语。


在娶了玉娥之后,又背上了多少通敌的名声,最后同级战友都升了师长,自己也只能做个电焊工。




“我这一辈子就是老想着人家,结果呢,我自己吃苦,现在,我要笑对人生。”


“我这辈子,没钱,没本事,更不懂得什么叫爱啊,叫情呀。


玉娥,你说我们两个没感情,我完全能接受,我也想照你的意思去做啊,只要你开心。


我想不通啊,我们这几十年,又算什么名堂呢?”




最地道的上海话,最朴实的语言,一字一句,全都带着心酸和凄凉。


不公平啊,实在是不公平。


几十年的风雨,最后难道真的只有恩情?不算感情?



老陆想不通,玉娥也想不通。


一个是“小妹妹唱歌郎弹琴”的岁月静好,一个是“患难之交恩情深”的风雨同舟。


她年龄大了,没几年可以活的了,怎么做个决定,这么艰难!



燕生也无奈,年轻时带不走她,现在依旧难以带走她。


隔开他们的,不仅仅是那道海,更是漂泊的命运,四十年的物是人非。



当年在台湾,他们修战壕,挖碉堡,服从着指令。


后来逐渐意识到再也难以回去,就琢磨着回家。


怎么回?游泳,以血肉之躯硬扛冰冷的海水,游的人很多,但游回来的没有一人。


那时候,他们唱最多的就是乡愁,歌词中一遍遍重复着“回呀”“回呀”。



如今,终于回来了,结果,一切都变了。


他又能怪谁呢?


命运不由做主,生活被打乱,又能怪谁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