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信海光微天下
微信最值得收藏的公众号之一,一个专栏作家、资深记者、互联网玩家、旅行者与书虫的公众号,在这里,分享我的见与识,原创为主,吐槽真相,兼以我之阅历底蕴推荐、点评真正好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定投养鸡场  ·  人工智能连续大涨4天,麻了,这次真的赢麻了 ·  23 小时前  
SEO实战营  ·  AI颠覆SEO:DeepSeek三个月流量暴 ... ·  昨天  
SEO实战营  ·  AI颠覆SEO:DeepSeek三个月流量暴 ... ·  昨天  
江西公安  ·  最高补贴15000元! ·  昨天  
江西公安  ·  最高补贴15000元! ·  昨天  
安徽文旅  ·  和DeepSeek聊了聊安徽…… ·  2 天前  
安徽文旅  ·  和DeepSeek聊了聊安徽…… ·  2 天前  
深度强化学习实验室  ·  DeepSeek核心强化学习GRPO算法解读 ... ·  2 天前  
深度强化学习实验室  ·  DeepSeek核心强化学习GRPO算法解读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信海光微天下

屏占比博弈 论打破手机同质化僵局的可能性

信海光微天下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4-09 22:07

正文

最近“屏占比”这个词有点儿刷屏了。现在手机也确实从拼处理器、拼拍照、拼快充进入到拼屏幕的新战场。三星携“全视曲面屏”用双曲面和高屏占比两个杀招率先杀出,一大波打着高屏占比和全面屏的新品已经在路上……但是,与前几次比拼的处理器、摄像头等不同,那些器件的提升可以切实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而在屏占比这方面搞事情,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可是个未知数。


抛开尺寸谈屏占比带来的体验都是耍流氓


握持手感和手机大屏化趋势是一对矛盾体,但是很多厂商并没有去寻求平衡点而转向更有噱头的大屏幕高屏占比。而做出高屏占比手机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尽量做大!目前市面上标称屏占比超过80%的手机屏幕尺寸最小也是5.4英寸,最大的足有6.4英寸。



然而,如果要兼顾单手操作的体验,目前业界普遍认为5.2英寸是体验与大小的平衡点。从方便阅读的角度来说,目前1080p屏幕基本成为标配,在视觉体验和操作感之中比较平衡的尺寸则是5英寸到5.5英寸。而6寸左右的机型则基本优先考虑则是续航以及娱乐等方面的表现,代价则是牺牲一定的用户操作体验了。

(屏占比达80.5%的5.2英寸夏普 AQUOS 302SH)


由此可见,提高小尺寸机身的屏占比才会有效提高用户的操控体验,比如,我们可以想象如果iPhone5那样的机身,换成全面屏,在小巧机身不变的情况下,屏幕面积则接近5.5英寸,可以在不损失单手操控感的同时有效增大屏幕可视面积,这对用户来说是很好的体验提升。


套用个知乎上的标准句式:任何抛开尺寸谈屏占比都是耍流氓!手机已经成为和人密不可分的一种工具,显然要优先考虑使用体验,不顾体验一味简单追求高屏占比最终是一条不归路。要讲用户体验必须先考虑把机身尺寸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里,否则单纯靠增大尺寸来获得一个很高的屏占比数字毫无意义,否则10.7寸的平板电脑都可以轻松上榜了。

(10.5英寸的iPad Pro一样轻松达成90%的高屏占比)


提升体验绝不是简单的屏占比升级


当前手机市场已经处于微创新时期,没有颠覆性的技术可以一夜之间改变行业,技术层面的微创新和营销噱头交织构成了当前中国手机市场的主旋律。市场大势处于增长减缓时期,营销导向占上风本也无可厚非,但仍不该忘记手机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存在的意义。


这一场关于高屏占比的比拼,决定成败不是屏占比数字,还有硬件和软件层面的配合才可能成功。硬件层面,需要很强的设计制造能力。现在,至少在手机正面,跟手机屏幕争抢地盘的有听筒、前置摄像头、红外和光线传感器还有指纹识别或者实体按键什么的,这些部件都需要空间。这些部件要么就需要缩减体积,要么就是用其他新技术取代,但是前提都是不能牺牲用户体验,就好比你给用户一个99.9%的屏占比,但是却没了前置摄像头,这样谁还会买你的帐?


而软件层面,像解决误触问题,针对高屏占比进行操作优化同样重要,就像双曲面屏可以让曲面侧边用来扩展操作一样,高屏占比或者全面平也应该有针对自己特点的优化操作设计。


(图片来源网络)


拥有了一款和钢铁侠一样满满未来科技感的手机,自然应该拥有另一番感受。要搞高屏占比很重要,但过分投机取巧提高百分比却也是不可取的,放更多精力优化综合体验者才是最终的赢家。


专注本源,别让屏占比之争得势不得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