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伟 1958年11月1日生于北京西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白纸坊太狮代表性传承人,白纸坊太狮第七代传人。自1984年起,杨敬伟师从刘德海学习白纸坊太狮,迄今已有33年。杨敬伟与他所在的白纸坊太狮队,曾先后参与过新中国成立35周年、40周年、45周年、50周年、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联欢晚会等一系列重要表演活动。
作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迄今为止,舞狮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白纸坊太狮,正是其中地地道道的北京狮舞,曾经以手工造纸作坊集中而闻名于老北京的白纸坊,如今却因为白纸坊太狮而享誉北京城。
作为白纸坊太狮的第七代传人,杨敬伟最大的心愿就是“白纸坊太狮不能折在我手里”。正因为此,为了传承,杨敬伟和他的师兄弟、徒弟们想尽办法,在完成各项演出任务的同时,先后编排了京剧《太狮传奇》、话剧《白纸坊太狮》等,整理了一本名为《白纸坊太狮》的书,“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合非遗项目”,杨敬伟说。
4月29日,杨敬伟又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全部非遗补贴,牵头成立了薪火太师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他说:“白纸坊太狮是单位保护项目,厂内传承有它的局限性,作为传承人,我不能局限于平台保护,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社会传承。”
北京的狮子舞,一般分为太狮和少狮,所谓太狮,指的是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的大狮子,而少狮,则是由单人扮演的小狮子。“我们没有小狮子,所以叫白纸坊太狮”,杨敬伟说,传统的北京太狮,身长头重,血盆大口,翻鼻孔,大奔儿头,窝窝眼,“白纸坊太狮的脖子上挂有7个‘紫子’,也就是紫铜铃铛,寓意着喜、怒、哀、思、悲、恐、惊7种情绪”。
白纸坊太狮队的前身是白纸坊太狮老会,全名是广安门里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圣会。杨敬伟说,据师父、师爷的回忆整理,白纸坊太狮老会最早成立于乾隆五年,后来在同治九年,李庭朴、陈子鹤两个大户人家牵头重整太狮老会,重整后定名为永寿长春太狮圣会。光绪二十年,因为为慈禧太后祝寿表演,又被封为万寿无疆永寿长春太狮圣会。“20世纪20年代到中期,是白纸坊太狮老会最为兴盛的时候,当时整个白纸坊一带有两三百人都练狮子”,杨敬伟说,“白纸坊太狮有据可查的历史,有近三百年”。
杨敬伟说:“人们过去管白纸坊叫‘西南城角’,是北京城里花会最多的地区,过去有一句顺口溜‘白纸坊,两头翘,狮子、胯鼓、莲花落’,其中狮子,说的就是白纸坊太狮。现在保存最为完整,且有清晰传承脉络的,就只有白纸坊太狮。”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纸坊的舞狮人不少都加入了北京印钞厂,白纸坊太狮也因此在北京印钞厂扎下了根。“包括我师爷、师父都被招进厂里,我师父叫刘德海,过去是二车间的工人,他开凹印机,专门印制钞票上毛主席的头发丝。”杨敬伟如是说。
“我是1958年生人,就出生在白纸坊,一直到现在也还住在白纸坊。”杨敬伟说,真正开始接触白纸坊太狮,是1984年,“当时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庆,厂里决定在全厂范围内招收一批新人补充进表演队伍。在这以前,因为师父是二车间的人,所以舞狮队也只招二车间的人”。过去参加过举重队的杨敬伟很快在学员中脱颖而出,“我师父就有武术底子,练的是通臂拳。我过去练举重,师父看我个人条件不错,就让我练尾巴”,杨敬伟说:“狮尾要求很高,要马力足,反应灵活,还得爆发力强。即使是最轻的头,也得14斤,练尾巴的人,不但得负责头,还得加上狮头人的重量。”
就这么着,从马步、蛙跳等基本功练起,杨敬伟一舞狮子,就是33年。“刚开始学基础,就是低条案,然后是高条案,练到一定程度,就学方桌”,杨敬伟说,好的狮子,需要神形兼备、凶猛伶俐,“把这八个字做到位,就是一个完美的狮子”。
王建文是杨敬伟的狮头,也是他的老搭档,“现在他改做狮子头,我则一直都在练狮子”。说起过去的故事,杨敬伟很健谈:“记得1985年的冬天,我和他下班去师父家里,打算背着其他师兄弟学方桌。那天我穿一皮鞋,他穿一靴子,结果师父招呼我们两个吃完饭就让我们走人,‘你们干吗来了,穿这鞋就不行。’后来我们只好脱了鞋,光脚在院里站地上学。”
如今,已经59岁的杨敬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传承上,他说:“为了传承,现在门槛降得很低,不像过去,都得有武术底子。”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头疼,“身体条件不好,动作要领就掌握不好。扣上头,披上囊你就是狮子不是人了,必须得走狮行步,不管蹲着、跑还是跳,你得像狮子”。
“我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多培养舞狮人”,杨敬伟的心愿简单而朴素,“他们学会了,再去进行社会传承,以点带面,让这传承别折在我手里,做到问心无愧”。
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