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未来的视角理解今天?未来改变我们生活的 10 大科技趋势是什么?
昨天下午,科技思想家王煜全带着"前哨大会"应约前来。
今年的主题是
“以未来视角,盘点 2019 年 10 大科技趋势”
。
开场:经济发展趋势
背后的3大因素
很多经济学家都在预言今年的经济似乎不会太好。但我始终认为,
经济不是靠预测决定的,而是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改变的。
趋势背后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第一条因素,科技红利分配不均
科技公司对传统产业形成了极大威胁,产业变革会造成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因此受伤。
在以前,我们不会说福特汽车摧毁了马车产业;今天,电动车和自动驾驶,可能会把挡在面前的传统汽车产业摧毁。
科技给社会带来了红利,但是红利分配严重不均。
第二条因素,国家和跨国企业的矛盾
苹果公司声称拥有的现金和等价物价值 2000 多亿美金,但这笔资产 90% 在海外。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一个跨国企业盈了利,但很可能并没有进入本国经济生产大循环当中,也就是说本国人民并不能因此受益。
于是民众产生了抱怨,国家与跨国企业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而来。
第三条因素,保守思想和开放思想的冲突
中国一直在变革,我们适应了变化,养成了不断学习和改变的个性。
但西方很多国家,更习惯的是“不变”。一旦出现变化和冲击,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要投诉、抗议,千万不能变。
我们都知道,
变化才是规律,只有拥抱变化,才有可能找到解。
—
—
虽然有很多不确定,但
全球化是大趋势,贸易战不代表全球化的问题。
尽管特朗普在喊制造业回迁,但美国依然有更多的工厂迁出去:2018 年,通用汽车宣布关闭了在美四家工厂,北美关了五家。
产业全球化无法逆转,只有去顺应它。后贸易战时代,全球化会迅速回归,会进入新阶段。
对中国最大的挑战是,
我们如何在新的全球化状态下开展自己的业务,适应全球的产业布局。
凯文·凯利感慨过,大家都只关心明天下不下雨,但是却忘记了未来会进入什么季节。
更长期的问题往往更重要,但我们最关注的往往是近在眼前的利益。
比起眼前的东西,趋势对我们更有价值。
真正的趋势是科技
科技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到最后,最本质的推动来自于科技。
也许你认为传统行业不需要关心高科技,但真相并非如此。
沃尔玛最近非常关心亚马逊,觉得未来亚马逊可能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很多科技正在改变传统零售背后的产业结构,过去我们要吃肉,用畜牧养牛养猪,现在已经可以用细胞培养的办法,直接培养牛的细胞,足够多的细胞放在一起就成了一块牛肉。
未来,城市周边的实验室,就可以培养出可以食用的“肉”,供应链大大缩短。
产业链变短了,结构就变了。
一旦改变,沃尔玛以前的传统优势——大规模采购优势、全国配送优势、全国连锁优势,可能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
—
趋势1
—
车的革命
自动驾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汽车的深刻变革才刚刚开始。
新科技刚诞生的时候,会从默默无闻逐渐变得流行起来,但一开始光是概念,没有意义,逐步退热。
这些概念逐渐被开发成产品,慢慢进入市场,又会进入下一轮的热度。
这就是
Gartner 曲线告诉我们的——
很多科技产品进入市场,都有出现两轮的热度。
自动驾驶、电动车、甚至车联网,现在正面临第一轮热度的消退,大众已经被充分教育了。
但是,往往在大家不以为意的时候,这个世界才会真正发生深刻的变革,汽车变革已经开始了,而且变革非常深刻,相当于当年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
原来的车,好像什么功能都有,但不具备升级的能力,以后汽车系统升级将会成为常态。
一旦车和手机打通,你的使用体验会有巨大的变化。
智能化还带来车载体验的革新,我们可以把导航从手机投到汽车投屏上,把音乐投在车上……车转眼就变成了手机的延伸。
乘用车,关乎每个人。那么多时尚的功能在等着我们,这是最振奋和激动人心的。
还有一个跟车相关的趋势——不论是特斯拉还是百度,现在都在做卡车的自动驾驶,汽车货运领域最有望提前进入商业化应用。
以中国为例,3000 多万卡车司机,按特斯拉现在的设计标准,一个司机控制三辆卡车。
也许再过五年,中国只需要 1000 万卡车司机,另外 2000 万会没有工作。
能不能为这些失业的卡车司机找到再就业的机会?这就是科技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你摧毁一个领域的时候,你要构建另一个更大的领域、行业。
车的革命意味着一个崭新的产业将会出现,在这个产业很可能会出现下一个苹果。
—
趋势2
—
万物智能
不光是车,现在什么都可以智能化,我们称之为万物智能。
万物智能的背后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使得机器进入了终身学习阶段。
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行业里的数据拿出来,使人工智能变得更聪明,抢先掌握数据,才能成为未来的赢家。
—
—
万物智能的一个焦点就是智能家居。
2016 年,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出现,我们可以对每个智能家居发出命令。
再加上即将到来的 5G ,万物互联需要的所有技术条件就都具备了。
在 4G 时代,设备之间的通话,需要通过基站去做传输。但在 5G 时代,同一基站里的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话。
这意味着,
所有的智能家居自己都可以自成一个系统,智能程度迅速提升。
也就是说,
5G 来了,人工智能会像电力一样无所不在。
这些智能设备的接入平台,再次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这些领域贯通起来,会产生什么情况?
当每个设备都更智能,而这些智能又能够完全打通的时候,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非常的智能。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的电视机和冰箱能够连接起来。甚至说你在电视上下的单就会同步冰箱,货品什么,保存期是多久,提醒主人在货品失效之前要吃掉它。
甚至时间长了以后,冰箱会知道你的消费习惯,反过来提醒电视机,当你在购物时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
—
—
当然,实现的技术难度很高,但是一旦突破这个难度以后,将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所以这种时候,在大方向明确,小目标不清晰的时候,要勇敢行动,这是一个优秀企业的特质。
这会带来另一个隐忧,机器对我的情况了如指掌,我会不会没有隐私了?
坏消息是,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低隐私社会。这已经是一个不可退转的趋势了!你别无选择,因为它改不回去了。
好消息是,因为有了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你将会得到更好的服务。
万物智能会无所不在,这个领域会出现一个像电力行业里的 GE 一样的大公司,这值得我们期待。
—
趋势3
—
显示无所不在
最近有个很热的话题,就是折叠屏手机。
不仅如此,现在我们到处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显示屏在极度的差异化,未来办公室的墙面、地铁的窗户,都有可能变成屏幕。
所以我们说现在专业屏做专业事。到处都是显示屏,形成一个趋势。
在所有屏幕里,超市或者商场货架上取代传统价签的小条形屏,可能是最快普及的方向,而电竞屏幕,则代表了显示屏生产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个领域会出现下一个分众传媒,在未来,这些屏幕怎么跟我们互动?
可能的形式是——
手机通过屏幕,无限延伸。
—
趋势4
—
混合现实
当然显示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戴上头显。
混合现实、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好处是占地非常小,基本上200平米就能够形成一个游戏乐园,比我们设想的迪斯尼游戏乐园,更加适合城市的体验。
有一些前卫的网红,已经开始用增强现实直播了,因为效果更好,后面的场景随时切换,跟大片一样。原因在哪?所谓AR的成熟化。
现在在亚马逊买东西,可以用增强现实的技术,把虚拟物品放到实体桌子上测试一下,觉得合适,再购买。
未来,
越来越多的购物网站会向亚马逊一样,把增强现实做成标配。
—
—
AR 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价值,就是做远程维护、远程维修。
对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人来说,电器坏了怎么办?只好扔掉,因为越远的地方越缺乏足够有技能的维修工。
现在解决方案出来了,用 AR。
AR 会促使美团这样的公司,与制造企业合作,摇身一变变成巨大的维修企业。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变了
,利用科技实现升维打击,才是未来企业的机会。
曾经有一位魔兽玩说,我其实生活在魔兽世界,只是偶尔到地球来出差,虚拟世界能让我们感觉更美好。有了 VR 和 AR,我们的虚拟世界沉浸感会更充分。
在这个领域,一定会出现下一个暴雪、下一个魔兽世界,让你流连忘返。
—
趋势5
—
肿瘤治疗
去年前哨大会,我们曾经提到过“聪明药”,目前它的药效还没有经过科学确认。
但下一个领域,长寿药,已经被认为十年之内必然有大的突破。
这个药就是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二甲双胍。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脏器会受损,所以他的平均寿命会短于普通人和正常人。但是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人,他的预期寿命高于正常人。虽然作用机理还不明确,但这种药确实有长寿的效果。
在肿瘤治疗中,也有成果显现。从基因的角度看肿瘤的突变到底来自于哪个基因,然后针对性地提供基因治疗药物。
现在肿瘤检测技术也在进进步,如果精度提高上去,
慢慢的,肿瘤会成为一个更加可控的慢性病。
艾滋病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几乎没救的病,但今天医学界已经认同,
艾滋病已经变成了一种慢性病,只要坚持吃药,可以保证长期存活。
这个领域也会出大公司。它不是下一个辉瑞,因为它不是药,而是下一个强生,更像医疗器械。
—
趋势6
—
商用机器人
今天,服务型机器人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底捞智慧餐厅中,机器人充当了厨师的角色,现在,叠衣服机器人也有了,甚至还有智能抄写机器人,可以帮学生们写作业。
我并不认为这是教坏学生。我们应该有一种思维,重复性的工作应该交给机器人来做,我们做创造性的工作。
现在机器臂也在普及和商业化。机器臂能帮你跑差,帮你倒咖啡,帮你调酒,未来会越来越多。
我们相信,因为中国有这样的制造优势,加上人工智能的赋能,很有可能在机器臂领域会出现下一个大疆。
—
趋势7
—
新材料
比魔术更神奇的是科技。
刘谦之前表演过一个魔术,一片很厚的钥匙,放在手上就自动弯了,因为这个钥匙的原材料是记忆合金,它的形状可以根据温度产生变化。
记忆合金的应用,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比如,美国人拿记忆合金做卫星天线,发射上天的时候收着,到了太空以后随着温度变化自动伸开;
而日本人拿记忆合金做女性内衣。因为无论如何揉搓洗涤,穿到身上的时候,体温就是记忆合金适合的温度,它就变挺了。
新材料已经运用到了很多领域,例如全频道减震技术。
人之所以晕船,是因为海浪造成了船的低频震动,如果将这个技术运用到椅子上,不管船怎么晃,椅子表现平稳,就能解决晕船的问题。
在焦虑横行的时代,很多人都患上了胃病,但胃镜检测过于痛苦。基于所有的食物都具有导电性,现在可食用医疗器械已经发明出来,以后只要吞咽PH胶囊,就能用手机蓝牙检测到自己胃部的PH值,时刻关注胃部健康。
除此之外,防割手套,防臭袜子,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科技在实实在在的为我们提供利益。
在新材料这个领域,很可能会出现下一个杜邦。
—
趋势8
—
新物种
你发现没有,这个新物种的臀部肌肉格外的强壮。
这是因为我们吃猪都喜欢吃瘦肉,所以现在生物医学基因工程就改造出能够长更多肌肉的瘦肉型猪供我们食用。
今天的基因编辑只是在工具上更进步了,但是没有什么大的原理上的突破。
我们不要高估科技带来的威胁,就像人工智能迄今为止没有毁灭人类的能力,因为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它的电源拔掉。
—
—
除了肌肉猪,还有另一头猪的故事。
哈佛大学博士杨璐菡和他的导师要把猪的基因里面,可能引起人的排异反应的基因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