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不仅行情走势十分平淡,消息面也是极为平淡,这两方面暂时没有什么可说的内容。
所以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时间简单回顾一下8月份和今年以来的这波“慢牛”行情的特征。
慢牛的一些特征
其实整个8月份,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上证指数是在走一个V字形态,
只有月底的最后几个交易日,才发力上攻,突破了3300整数关口。
实际上,整个8月份,上证指数的涨幅仅有不到3%。
所以,罕见的慢成了A股市场今年以来最大的特征。
从5月上证指数做出双底开始上升起,到目前的累计涨幅是10.5%,
耗时73个交易日,103天,51条阳线,22条阴线。
平均每个交易日的涨幅是4个点。
这样的走法,在A股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因为A股市场历来的特征都是
涨的时候速度非常快,但是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而跌的时候速度有快有慢,但是维持的时间都比较长。
比如上一轮牛市结束之后,到之前这轮牛市开始之前这段时间里,上证指数的涨跌如果从纵轴的幅度来看,好像涨跌差异不大,但是从时间的横轴上来看,下跌的时间占了绝对的优势。
此前的行情中,和近期周期股强势行情有些相似的——煤飞色舞行情中,
累计涨幅是22.68%,仅用时26个交易日,43天时间。
平均到每个交易日的涨幅是20.65个点。
即使是这波行情结束之后的一个次级反抽行情,累计涨幅也有13.4%,
耗时53个交易日,84天时间,平均到每个交易日的涨幅是6.8个点。
因此,相比之下目前这波行情是名副其实的“慢”!
而这种上涨行情的慢节奏,以及上证指数目前所处的位置,就导致了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增量资金进场的意愿不够强烈,因此这轮上涨过程中,很少出现指数单个交易日大涨之后,借惯性快速上冲的情况。
变成一种,长阳——停滞——略有回调——长阳——再停滞的走法。
和此前A股常见的,长阳——借惯性持续收阳线——回调——再上攻——衰竭的走法完全不同。
所以,对于很多已经习惯了A股过去十几年状态的投资者来说,最近经常碰壁。
每次遇到上证指数长阳之后,没能借惯性上攻,出现较长时间停滞的时候,都按照历史经验来判断上证指数是“要完”,结果拖了好几个交易日之后,却有续上一根孤独的阳线。
现在有不少财经评论称目前的行情为“结构性牛市”,对于这个叫法,我个人不太认可。
实际上只有10%左右的涨幅,别说牛市,就是历史上熊市里出现的次级反弹,涨幅大于10%的也占了多数,从上涨速度,上涨幅度,以及对增量资金的吸引力上都称不上是“牛市”。
而且,2010年那波煤飞色舞行情中,如果从7月份的“农行底”算起的话,累计涨幅有32%之多,也只能称之为“行情”,也没见被夸大为XX牛市。
所以,目前这边行情,给人感觉还不错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维持的时间罕见的长,加上政府和监管部门也一心希望A股市场能走出“慢牛”,因此才有“结构性牛市”的这种叫法,实际上是这波行情从涨幅的绝对比例上来看,含金量并没有多高。
真正的牛市,需要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能不断的吸引的增量资金持续进场;
二是投资者群体有强烈的预期和比较一致的认可度。
目前这波行情中,这两点特征都还没有体现出来。
本轮行情最大的争论
这波行情在彻底结束之前,可能会一直争论不断,
因为从绝对的时间周期和市场气氛来看,目前市场都不具备马上进入牛市的基础。
(A股每两个牛市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4.5年,现在距离上一次牛市顶点仅过去了不到2.5年;市场气氛方面,历次牛市之前都是散户投资者绝望情绪最严重,持股比例最低的时期,目前市场气氛远远不符合这些条件。)
也就是说,理论上熊市刚刚走了一半,而且新股发行和再融资等扩容手段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没到集中爆发期。长期来看,后市理应还有重大磨难。
但是让持这种观点的人尴尬的是,从目前的走势来看,
上证指数打破了一个历时近一年的箱体上沿,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还有一定上涨空间。
这和上一次熊市中,上证指数走出了明显的下行通道初始状态有很大的不同。
这里我说一个我的猜测,
上证指数下一个关键节点在3450—3500一带,没有强烈一致的预期和快速进场的增量资金的话,这波行情有可能要在这里结束。等到指数回落到目前这个箱体的上沿以内时,持续的调整期将正式开始。
因为目前最近表现强势,持续推动指数上行的周期股开始分化了,如果在周期股涨势衰竭之前,市场没有形成一个新的引擎的话,单靠国家队手里的金融权重,估计难以维持目前的慢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