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凯迪网
凯迪社区唯一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读  ·  麻六记的麻烦有多大? ·  昨天  
十点读书  ·  成熟女人,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  昨天  
十点读书  ·  内心强大的女人,允许一切发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凯迪网

放大悲咒对抗广场舞,大妈这次遇上对手了?

凯迪网  · 公众号  ·  · 2020-10-25 19:00

正文


对抗广场舞的奇闻听多了,总觉得 在“叫醒”和“装睡”之间, 只有 “硬杠” 才是真理。


近日广西桂林一小区业主用喇叭放大悲咒对抗广场舞一事,基本上算是这一逻辑的实操写真。按照基本的事实描述,在纷争发 的小区楼下,大爷大妈们每天夜里跳广场舞,严重影响小区业主休息,业主多次沟通无果后,无奈之下集资购买外放喇叭, 在大爷大妈们跳广场的时候外放《大悲咒》。


具体的效果好不好不敢说,但从媒体“两败俱伤”的核心措辞来看,貌似起到不少效果。就对抗发起者所称,大爷大妈们扰民在先,多次沟通无果才出此下策,但是用喇叭外放《大悲咒》也并非一直放,只要大爷大妈们的广场舞一停,他们立马关掉音乐。

说到底,这种对抗也只是防守型的手段,并非所谓的致命打击。只可惜,当事大爷大妈们在回应这件事情的时候,却还在坚称“锻炼身体无罪,声音没有太大”。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人们之所以厌恶广场舞,还并不是因为广场舞本身的问题, 直接的原因还在于大爷大妈跳广场舞总侵扰周遭的正常生活秩序。

要知道,对抗发起者之所以会召集其他(她)业主集资买外放喇叭,肯定是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影响到大家的正常休息。而且媒体在报道中也称“大爷大妈跳广场舞能折腾到晚上10点多”,这种情况下,对于正常上下班的人来讲,自然是难以忍受的。

当然,前前后后的沟通无果中,最终出此下策,也在于其它方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只能是“和稀泥”,不是这边觉得不妥,就是那边觉得不妥。甚至,就业主用喇叭放《大悲咒》对抗大爷大妈跳广场舞的报道传开后,小区物业很快又进入积极沟通的序列,只是 这样的积极沟通真的会有用吗?

很多时候,对于“边界感”和“秩序感” 的使用,最关键不是知道或不知道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意识去实践的问题。 毕竟,对于“装睡”来讲,确实是可以变成“护佑”的。 就如大爷大妈们自认为的声音不大一样,那只不过是一套“装睡”的托词而已。

事实上,媒体用“对抗”这种表述真是有些过于夸大,像业主用喇叭外放《大悲咒》对抗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这实际上属于无奈的对抗。毕竟对于大爷大妈们而言,动之以情不行,动之以理不行,动之以武更不行,所以也只能“ 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来解决问题。

在主流的语境中,人们热衷用“坏人变老”来简单的阐释这种问题,但是回到具体的现实中,其实任何年龄群体中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只不过 “那几代人”的“边界感”相较而言确实比较差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边界感”在我们的社会里算是“新概念”,有人能理解,但有人还觉得矫情。

只是无论怎样,人们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还是有一定概念的。即便绝大多数时候,早已演变成“己所不欲,就施于人”。甚至, 有不少人以“让别人走投无路”为宗旨而自豪自傲, 只是一直不讲理真的就能行的通吗?

与此同时,最可怕的不是广场舞声有多大,而是大爷大妈们竟然不知道自己影响到别人的正常休息,而且比这更不可救药的是有人提出异议后,大爷大妈们还在保持原来的节奏,你说这不是坏是什么?


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小区的业主不至于不让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也就是肯定有商量的余地,可是作为大爷大妈们为何就不能收敛一些, 难道就因为岁数大,就要让年轻人惯着吗?



是的,就“年龄大让人惯着”的逻辑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也就是只要一个人岁数大,即使做得不对,晚辈也不能苛责,在一定层面上,这有尊老的一面,但是,当有些老人把尊老的逻辑作为幌子去无限制的应用时,问题的本身就会变质。

这种问题,不仅在亲缘关系中存在,在更普遍的市井流俗里也是存在的。 不得不说,人真的不识惯,以至于最终形成“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基本范式。 所以,别再说别跟他(她)们一般见识这种话,因为他(她)们不见得是真的不懂事。

要认清一个事实,越是在秩序规则模糊的地带,越容易出现纠缠不清的问题。但这里面也不是铁板一块,毕竟在秩序之外,人心的自留地上总要有基本的良知存在,也就是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可惜的是,有太多人只管自己的利,不管别人的苦,于是放飞自我,直到恶心逼来。

所以,就业主用喇叭放《大悲咒》对抗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这事而言,如果大爷大妈们总是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说真的,大多数人真的会一边倒的支持业主继续外放《大悲咒》, 因为比起温和的教训模式,对于不讲理的人,只有将怒气怼在脸上,才真的管用见效。

刘再复在《天涯悟语》中写道:兽的原则,咬死同类自己活下去;人的原则,保护同类,让同类和自己一起活下去。


可回到我们可触的生活里,有些人的认知和肚量往往比兽更凶猛,这导致在最终的大结局里,往往比的还是看谁更狠并能胜出,可这真的就好吗?


END

作者信息

本文来自凯迪社区原创作者: 姬鹏 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姬鹏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往期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