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议的罗一笑事件,转折不断的剧情,激昂的吃瓜群众,令人咂舌的传播速度,但是你真的看完这几篇文章了?
想知道自己的浅阅读状态到什么程度了?赶紧来做这个调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阅读或者说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常态且渐渐发展为当代社会的主流阅读形式,大众阅读也越来越呈现出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浅阅读特质。阅读的深度似乎被信息化时代阅读的速率打败。那么海量资讯时代的阅读大法—“浅阅读”究竟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反应,用手摸索手机查看微信朋友圈。上班路上,地铁里黑压压一片都在低着头浏览网上新闻、查看关注的体育、娱乐等信息……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开始了每天的生活。
坐车外出、吃饭空闲、睡觉前后……各种碎片化的时间,都在利用手机、平板进行信息的读取,浅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低头族”群体日渐庞大。除了年轻的上班族外,学生群体也成为一支生力军。不管是在饭店里,还是在公交车上,玩手机的“低头族”随处可见,手机移动网络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写段子的,能成为作家吗?”同样,通过浅阅读,能变成“知识分子”吗?
“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以‘知道’代替‘知识’”,以更多的新形式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最终却会使得“知道分子”泛滥,“知识分子”缺失。浅阅读我们收获了更多的常识知识,却形不成知识体系,人们对深入的解构望而却步,最后就变成了好像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我不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一种阅读,究其本质它是一种浏览、一种知晓。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碎片化阅读为标志的时代,而这种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也使得人们越来越接受“浅阅读”的方式,即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相比之下,真正的阅读需要读者能够持续专注在书页上,集中全部精力,通过直面的信息进行思考。
假如说深阅读曾经是一场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饥似渴的时代里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而面对浅阅读,人们唯一能做的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
*认识浅阅读的广度。阅读的广度正是构成一种健康的浅阅读方式所不可缺少的内涵。良性的浅阅读除了追求一种与深阅读相近的精神满足外,在拓展个体知识面、养成个体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深阅读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阅读有时候更意味着“精准化”,更具有细节的力量。“消费浅阅读”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阅读变革,无论是“读图”的叫嚣,还是阅览当代人物事,大到一件国际时事,小到一份办公文件,浅阅读能够消费最大的信息量。
根据2016年4月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同比上升了5.9个百分点,数字阅读首次明显超过纸质阅读。
白领小李表示:“微博、微信确实很方便,微博可以看到实时社会热点动态,还能互动参与;此外微信的各个公众号,更新推送很及时,还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喜欢的文章。”
阅读是与社会发生联系的触点,我们几乎不能一天不“阅读”,不能否认阅读其实无处不在,只不过是阅读的载体变化了。我们看手机是阅读,我们看网络是阅读,我们走在街头欣赏广告标语何尝不是阅读?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了解外部世界。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表示:阅读最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载体来读,而是读什么、怎么读。忙时看屏,闲时看书,应该成为我们大家在信息时代的一种选择和生活方式。
去年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陈力丹教授则提倡“利用最先进的传播手段看点有文化含量的东西”。
“在当今时代,‘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敦认为,无数的网络文章推送到你的面前,完全视而不见显然不可能。大众更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培养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批判阅读、披沙淘金的能力。
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诗人王久辛说,“今天的人阅读量比以往的人要丰富得多。其实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也是阅读。在有手机阅读之前,我都觉得阅读没这么普遍。”
王久辛觉得,“很多的阅读,已经可以通过电子阅读的方式来实现。像现在有很多的公众微信号,他们的一些推送就做得很好。而且更多时候,这还是一种交互式的阅读,是一种进步。”
阅读观应该与时俱进。浅阅读的群体正迅速膨胀,而这些速读人群却恰恰多是知识阶层。亚马逊中国发布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1.1万多位受访者的《2016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80后、90后更爱浅阅读。90后是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每天通过社交媒体阅读超过1小时的比例高达54%,每天读书超过1小时的比例为41%。
深浅阅读辨别不出精英和文盲,两种阅读观的意义在于它们都能同时存在,并且让人各取所需,对不同的人来说QQ恋爱与“飞鸽传书”带来的是同样的感受。
所有的迥异都是时代赋予的选择权所决定的。对阅读者而言,所谓的“深浅阅读”只是意味着宽泛的选择和不同的快感。
*对于深阅读而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和美学修养熏陶的过程;
*对于浅阅读及其衍生的"读图时代"、"动漫时代"而言,我们在微博内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分享文章,在微博、微信的名字上竭尽心力想表现出语言的小趣味,都只是为了那唾手可得,又简单纯粹的快乐。
*当然对于想要通过阅读提升思维能力,获取某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来说,“碎片化”阅读显然是不够的,长此以往甚至是有害的。
在这个浅阅读流行的时代,具体来说应该是传统阅读方式与电子阅读方式共存共容的时代,不要过分依赖但也不要排斥电子浅阅读,也不要忘记即使及时来点深阅读给心灵世界充充电。
编辑:武司宇
微信编辑:周文超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方周末、成都日报、广州日报、现代金报、中安在线、查字典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