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迹简介
(以下内容节选自《柯俊传》,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
▼
柯俊先生(1917.6.23)是国际著名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教育家,由于在奥氏体中温转变—贝氏体方面的学术成就,被国际同行称为贝茵体先生(Mr.Bain)。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奋斗在冶金、材料科技界、教育界、工业界、考古界,情系矿冶,悉育桃李,成就了辉煌的钢铁人生。
我与柯俊先生都是浙江人,先生来自黄岩,我来自崇德。我们之间的缘分始自1954年。那一年的秋天,凭着为祖国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的理想,我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学习电冶金。来到学校不久,便见到了在校园内骑着一辆英国蓝羚牌自行车的、风华正茂的柯俊先生,对这位留英归来的著名教授同学们都充满敬意。
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先生作为天津学联的骨干之一,高举着“天津学生请愿团”的大旗,组织和领导了天津学生的“一二•一八”大示威。1937年7月天津沦陷后,先生流亡到武汉,在武汉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大学毕业后,先生参加到抗日战争中,先是负责民营工业的搬迁工作,后赴越南、缅甸、印度组织抗战物资的运输。后来,先生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并向挽留他的朋友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过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当得知了先生的这席话时,在校学习的我们都深受感动。这也更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刻苦学习、钢铁报国的决心。“文革”期间,先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残酷批判,然而依然坚定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信仰,并在拨乱反正后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柯俊先生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早在英国学习和任教期间,先生就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果。回国后,他预测到金属材料学与固体物理紧密结合的国际学术趋势,和冶金工程日益需要物理化学的理论支持才能不断创新,提出了工科大学要走理工结合的发展道路,并在母校创立了物理化学系,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理工结合的科技人才。在那段物质条件艰苦,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先生以对科学事业的忘我追求,立足国情,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了耐热合金、永磁合金、半导体材料、超低碳贝茵体钢等一系列战略材料的研究,并非常注重解决工业生产、国防工业中的实际问题。
“文革”后期,先生提出将研究冶金、材料的科技手段与考古工作紧密结合,开拓了冶金科技考古的学术方向,并在母校创设了科学技术史国家重点学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生积极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并在母校组建了被誉为“大材料”的教育改革试点班,为我国新世纪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了宝贵经验,产生重要影响。1996年先生在《钢铁发展与人类文明——驳钢铁工业是夕阳工业》一文中做出的许多预测,在今天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
1980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三位北京钢铁学院教授:魏寿昆(左)、柯俊(右)、肖纪美(中)
柯俊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母校的师生们都知道,柯俊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他曾给自己指导的博士生投弃权票。他与考古部门合作,如果考古报告不发表,他主持的相关鉴定报告就不发表。先生的严谨学风,使得他在学术界赢得广泛尊重。正是以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钢院人的严谨治学,奠定了母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对于名利,先生非常淡泊,他受邀到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做报告,不讲排场,甚至自付旅费,退邮酬金。每次见到先生,他都是异常忙碌,他常说:“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二十四小时工作的”。先生关爱后学,为祖国培养青年学术人才不遗余力。他利用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人脉,不知推荐过多少学生、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深造,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已成长为院士、长江学者或优秀的科学家。
我深深地感到,在柯俊先生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爱国主义的报国情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
徐匡迪
2012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