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18 小时前  
扬子晚报  ·  痛心!一电梯突然冲顶,业主当场身亡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寻找乳业的科技之“芯”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7-31 19:47

正文

中国的乳品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变局。


每一个行业大事件,恐怕都会改变一个行业未来的格局,比如中兴事件。行业内在的“芯片”是否给力,是否有与国际大厂平等竞争的能力,决定了在这样的大事件中,中国企业能否屹立不倒。那么,乳品企业的“芯片”是什么?


产品工艺挂帅  引领客户需求


中国的乳企,正在寻找答案。如今,在低温奶消费拐点出现的当下,如何找到乳业之“芯”就显得尤为重要。


招商证券研报显示,在乳业整体上升的过程中,低温奶消费拐点已经出现,占比逐步提升。低温巴氏奶增速将高于常温奶,在白奶中终端占比将在未来5年逐步提升至25%。众多地方性乳企纷纷聚焦低温及酸奶,产品百花齐放。


低温奶市场欣欣向荣的背后,巴氏杀菌鲜奶正在成为消费新风尚。据新希望乳业联合知乎、辣妈帮、头条指数最新发布的《新鲜生活白皮书》显示,鲜奶一年总销售额120亿,数量约10亿盒,占整体液态乳品的5%,年增长率高达15%。而酸奶也以口感好、促消化等客户感受,长期受到男女老少的欢迎。显然,在对乳制品的需求上,消费者的诉求已经从“量”转变为“质”。


但是,市场上的产品琳琅满目,消费者会选择哪一款呢?要知道,在如今消费“升级”还是“降级”的争论之下,乳企坚持高端路线,还是专注性价比产品,也各有纠结。当下低温奶消费向上拐点清晰,谁能抓住机会,贴近大众的真实需求?



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是一个坚定“做自己”的选手,自称“一个被CEO耽误了的产品经理”,可见其对于产品的重视。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巴氏奶领域,一般的巴氏奶销售周期为7天,杀菌温度为80度,而新希望乳业最近拟推出的“黄金24小时鲜牛乳”,从生产到下架严格控制在24小时,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不仅将杀菌温度下调至72度,而且能够在15秒内完成杀菌。研究显示,72℃ /15s杀菌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等活性物质含量。另一个例子是在酸奶领域,新希望乳业推出2018年新品活润LB-8,拥有四种菌种,包括两种专利菌种--“L”鼠李糖杆菌和“B”乳双歧杆菌HN019,可以优化肠道益生菌群,从而促进消化,实现保肠护肠的功效。


“如果把我们的产品看成一支球队,活润系列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派。”在新希望乳业总裁朱川看来,技术创新是乳业未来的核“芯”所在。而活润的市场表现,也正在印证他的观点。在过去的两年里,活润系列产品共售出近7亿瓶,成功登顶消费者最爱发酵乳产品Pick榜。


无论是“黄金24小时”,还是活润系列,都在印证着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对于乳业之“芯”的认知。他认为,所谓乳业之“芯”,第一是民“芯”,不再重蹈食品安全的覆辙。这是基于用户思维为民着想的态度、是基于产品工艺的温度、是基于响应用户提升效率的速度。第二是核“芯”,也就是做好技术领域的创新。第三是同“芯”,整个行业要抱团奋进,从安全到优质,合力提振中国民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实力“圈粉”凸显家国情怀


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什么样的产品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销量可以说明一切。如今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只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支付溢价,这无疑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巨大的挑战。近年来,能推出叫好又叫座的新品的企业,大多是在研发上下了功夫的。


的确,众多乳企都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比如伊利集团建立了三级研发体系:产学研合作平台、集团创新平台及事业部技术研发机构;光明乳业也拥有“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乳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上海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大科研平台。


常常推出“爆款”的新希望乳业,同样在研发上锲而不舍地下功夫。其对研发与基础研究的热情,还吸引了新西兰、荷兰、瑞典等国的高校参与其中。



如今,新希望乳业旗下已孵化成功几大研究平台:一是中新乳品共建研发实验室,新希望乳业通过和新西兰皇家农科院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致力于研究热处理对液奶营养品质的影响,并着力开发最优蛋白产品;二是中荷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与荷兰万豪劳伦斯坦应用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双向提供人才交流培养机会,同时兼顾科技专项研究、中外项目申报和创新产品输出等;三是中瑞健康联合研究中心,联动瑞典查尔姆斯科技大学,主要从健康医疗基础研究角度出发,致力于功能性饮品及保健食品的开发,以及支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此外,新希望乳业-江南大学联合创新中心也正在筹建中。



众所周知,研发端的基础研究耗资不菲,成果应用也是耗时耗力,但新希望乳业从未停下脚步。这种对于研发的执着,正是源于新希望乳业对乳业之“芯”的情怀。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他说:营销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让一款产品异军突起,但要确保一个企业真正可持续增长,形成自己强有力的竞争能力,关键还是要加大技术的创新。


“未来最牛的食品公司也可能就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所以我们要从生物科技,从研发技术和团队,包括技术进步和迭代上,不断强化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席刚这样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