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那些浪漫的校园邂逅,很多都是在图书馆里发生的。
《情书》剧照
一枚世纪末的美少年
鱼叔今天要推荐的一则短片,也同样如此。
此时此刻,男孩也正百无聊赖地在图书馆打发时间。
他随手在桌子上写下了一行字(当然损坏公物其实是很不好的行为啦):
I am bored.(我很无聊)
隔天再回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发现一个陌生人竟也那么无聊地在下面留了言:
Hi Bored,nice to meet you.(你好,无聊的人,很高兴认识你)
一来一去,两个未曾相见的人却如同拥有了专属的小秘密。
心照不宣地在呼唤着对方。
男孩开始留意身边的女孩,那个「神秘人」到底是谁?
如果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呢?
然后就这么凑巧的,在暑假临别前互相留言(类似同学录留言那种)的时候,两个「无聊的人」竟然真的意外相遇了。
一个罗曼蒂克的故事似乎即将开启…
鱼叔不剧透了,现在贴出这支短片。
这支短片仅仅只有2分半,注意1分38秒开始高能!
目瞪口呆!
短片 | 埃文的留言
正如视频中所展现的那样,正当所有人以为这场浪漫的邂逅将迎来美好结局的时候。
一场可怕的校园枪击案发生了……
之后这群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事实上。
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位主角的爱情线上面时,99.9%的人都忽视了这背后,一场枪击案即将爆发的种种迹象:
当男主在写字的时候,背后「某人」正在阅读有关枪支的杂志;
当男主沉浸于神秘人留言的惊喜之中时,「某人」正在遭受欺凌;
当我们跟着男主在寻找神秘人下落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某人」正在观看枪支视频;
还有「某人」充满暴力倾向的社交媒体;
「某人」在课堂里模仿暴力行为。
以上这些细节,没有一个人注意到。
而如果这些细节能被重视起来,可能那场校园邂逅就不会以血腥场面告终。
其实,这是一支由控枪团体「桑迪胡克的承诺」所推出的公益广告。
在油管上一经公开,就获得了大量的点击和转发。
这个组织的成立,源自于一起真实的小学校园枪击案。
2012年12月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桑迪胡克小学内爆发枪击案。
造成包括凶手在内28人丧生。
其中20名为儿童。
一群年幼无辜的孩子,还尚没有真正感知过这个世界,就被迫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起案件当时震惊全美,是美国历史上死伤第二惨重的校园枪击案。
(死伤数量第一的,是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枪击案,造成凶手在内共33人死亡,29人受伤)
这起枪击案的凶手亚当·兰扎,是一名年仅20岁的少年,高中时候成绩优异,还当选过模范资优生。
关于他的性格,不同的人各执一词。但可以肯定的是,谁都没有想到,他会在某一天冲进一所小学校园滥杀无辜……
这则视频和鱼叔之前介绍过的一部电影非常相似——
《大象》
也是讲述校园枪击案的故事。
这影片的前四分之三,都是平和地展现一所高中内日常的不能再日常的一天。
男孩子该打闹的打闹,女孩子该臭美的臭美,小情侣该调情的调情。
然而就在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纷乱无序的群像里面,有两个男生容易被观众所忽视。
他们课堂上被同学捉弄,独自一人在餐厅就餐;
一个喜欢玩射击类游戏,一个看着法西斯的宣传片。
种种蛛丝马迹,在暗示着他们对暴力的倾向,但是基本没有人放在心上。
直到这个下午,两个人端着凑钱买的枪,不急不慢地走进教学楼,看到一个就杀一个。
不管对方是谁,不管跟自己有没有仇,反正统统枪毙。
平静之下,是可怕的暗流。
正如鱼叔一再强调的,「漠视」是校园暴力的最大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是禁止枪支私有的,但枪击只是一种暴力的形式,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可怕的暴力将会以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有不可挽回的「大悲剧」,都是由那些「看不见的」小问题所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昨天,鱼叔刷微博的时候一条热搜十分引人注目。
#中关村二小巴陵事件#
关于这起霸凌事件的来龙去脉,网上几度反转。
先是一位家长发问,声泪俱下称:
11月的某日,儿子被同学用厕所的垃圾桶倒扣在头上,垃圾桶里,尿液排泄物的纸巾淋了孩子一头。
而且,校方竟然拒绝了自己捍卫尊严的合理诉求。
1、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
2、保护我儿子不受二度伤害;
3、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
4、对方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没想到,随后更多人爆料,事情根本不是那位家长描述的样子。
这位家长的孩子在班级里称得上是“小班主任”,非常招人讨厌。
而他母亲以前便是从事编剧,写故事很有一套。
此次事件,是自家长之间的矛盾发酵而成。
但同时,也有人称:
情况基本属实。
孩子之间存在团伙,欺凌事件一直时有发生。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孩子都去学跆拳道,空手道了。
这起事件的真相,足以用扑朔迷离来形容。
但毫无疑问。
它不可避免地,再次将「校园欺凌」这一几乎可以说是永恒性的话题搬上了台面。
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去「看见」那些平常所看不见或以为自己没看见的事情。
无视,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