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部分根据【吴晓波频道】的《
每天听见吴晓波
》4月24日音频整理(原标题为《我为这样的企业家而感到丢脸》)
(希望每天听见吴晓波5分钟音频知识早餐,请在本公号回复“
听见吴晓波
”了解)
|
88分钟典藏纪录片:成为巴菲特
|
每天听见吴晓波,大家好,我是吴晓波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成为巴菲特》
【月饼注:见上↑
】
,据说是历史上最好的一部关于巴菲特的记录片。在这个片子中,你看见了一个非常普通的美国老人,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说,巴菲特每天早上去上班,会经过一家麦当劳买一份早餐,他对摄影师说,“如果昨天公司股票价格涨了,我就买四块二的套餐;如果股价不好,我就买三块八的”。
【月饼注:看了视频,是2.95美元的,和3.17美元的,吴老师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我们节目中的同学听到这个细节,大家都挺开心的,你肯定没有巴老有钱,但是就是这么有钱的人,他犒劳自己,也就是一个四块八的麦当劳套餐而已。
在这个片子中,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
巴菲特从十几岁到现在将近90岁,一辈子唯一不变的习惯是阅读
。巴菲特出生在一个股票经纪人的家庭,从小家庭条件比较好,但是他非常的不合群,同龄人喜欢看动画片,而他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读书的速度非常快。在英语环境下,一个普通人朗读的速度是1分钟140个英语单词,而美国大学生每分钟可以读350个单词,经过速度训练的人每分钟可以读1000个单词以上,而巴菲特的阅读速度是多少呢?一份公司季报最少100,000个字,他可以在1个小时内看完,也就是说,他的阅读速度至少是每分钟1600个单词,几乎超过常人的四倍。这并不是说他一字一句的阅读速度比别人快,而是他能够在浏览式的阅读中,迅速地找到文字的要点所在——这完全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达成的能力。
|
查理·芒格,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
|
【月饼注:盖茨父亲请盖茨和巴菲特各自写一个对其帮助最大的词,结果二人不约而同写下了“
focus
”】
在节目中,他的老搭档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过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而巴菲特读的书,是我认识的人中最多的,他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听到芒格的这个评价,我非常的吃惊和意外。正在收听这个音频的同学们,你们哪个人赚的钱比巴菲特多呢?恐怕没有吧!但是,我们哪一个人像巴菲特一样地终身爱读书呢?也非常少吧。这大概就是巴菲特成为巴菲特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企业界,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有一个“读书无用论”,就是你读书并不能帮你赚到很多钱。我去企业家们的办公室,有的根本就没有书架;有的有书架,上面放了很多书,大部分是秘书买来摆摆样子的;还有些居然是空壳书,就是只有硬皮的封面、里面是空着的!
在十来年前,我亲身碰到过一个事情,到今天印象也很深。那个时候有一本叫《长尾理论》的书
【月饼注:吴老师的记忆力出状况了,
去年9月来郑州书友会做演讲
时举的栗子是《蓝海战略》】
,非常的热销。这个作者到北京来参加企业家的论坛,有一位60多岁的服装行业大佬,赶去跟他对话。这个企业家之前并没有读过《长尾理论》这本书,他就是在汽车里面,拿过秘书给他的书,粗粗翻了十几分钟,到了现场以后,他对着那位美国作者,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你书里说的都是错的!”。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他滔滔不绝地在讲,自己在中国市场是怎么成功的,而读书是多么的没用,“特别是你这本书,根本不适合中国市场!”。他的讲话非常风趣,场下不断有人在鼓掌,我坐在他的旁边,却一阵一阵的脸红——我真的替他惋惜:他获得了一些廉价的掌声,却失去了一个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但是在10年前、20年前,这样的企业家比比皆是,因为他们所获得的所有成功,都不来自于知识,而来自于直觉、经验和胆大。在今天中国的商业界,已经告别了靠直觉、经验和胆大就能够获得财富的阶段。所以,知识、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成为了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核心要素。
|
非常简单、非常朴素的、有着狭窄过道、老式电梯的办公室
|
让我们学学巴菲特,也许我们终身赚不到那么多的钱,但是我们倒可以跟他一样,终身喜欢读书。
同学们,今天吴老师讲完后,给你留了一道思考题呦!
你认为读书是否可以帮助人实现财富自由呢?
快在评论区分享说说吧!
彩蛋
:在下方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