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笔记本电脑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电脑界激烈竞争的主战场,无论是商用还是个人领域,各大电脑巨头及新兴厂商都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蛋糕。虽然近年来,电脑领域不断在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侵占份额,笔记本电脑作为基本的便携型生产力工具,至少在现阶段还是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尤其是在商用领域。
HP作为一家老牌电脑厂商,在与联想、戴尔的争霸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笔者个人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HP的DV2000系列,当时就被那超炫的工业设计所吸引。HP在近年来,也推出了不少款优秀的产品。而本次拿到的“战”系列笔记本,是近期HP主打的一款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商用本,以强劲的配置,实惠的价格,面向中小企业员工、SOHO和创业者,究竟她有什么独到之处?本次有幸拿到了“战”系列一款产品,所以直接切入主题,看主角吧。
工业设计篇
笔记本的A面非常简洁,一个圆形的HP logo,非常醒目。外观色彩是时下比较流行的银色系,体现金属质感。可能是因为整体成本和定位的关系,外壳并没有采用金属材质,而是采用了玻璃纤维基底加耐磨喷涂的工艺。银色的油漆金属质感还不错,挺像金属阳极氧化的。而采用玻璃纤维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从重量上也会减轻一些。否则用金属的话,CNC出来一个外壳,那这个系列就不是这个分量和价位了。
壳体的边角,有小小的微弧面设计,曲面连续性的设计质量还不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产品在曲面设计的时候,一些设计师缺乏经验,3D数据设计的并不好,开模出来以后能看到很多光影不顺畅的地方。
大大的金属贴片logo,高亮效果搭配哑光金属漆,表面很光滑,对比很强烈,突显了HP 。不过还是更喜欢HP最近的那个四条斜道的logo,很有个性。大logo的公差控制的很好,没有出现过大的缝隙。
而A面靠近转轴的一侧,则是一条两头下压的曲线。比较个性。
此处刻意处理的细节,明显是为了减少笔记本意外跌落的时候,冲击力给笔记本转轴处带来的损伤。毕竟这是一款通过了军用标准测试的产品。
产品本身的厚度并不算太薄,但正面来看,还是做了很多的视觉显薄的设计的。
打开笔记本的扣手位,手感不错。单手很轻易就可以掀开笔记本。这可是很多轻薄本做不到的,充分考虑了特殊人群的使用体验。
从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也遵循了视觉显薄的理念,用了一条上扬的折线来通过光影关系处理视觉问题。
另外一面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些比较大的接口,都放在靠后的位置,配合折线逐渐上升。在笔记本越来越薄的今天,很多接口因为元器件体积,或者接口面积比较大,都逐渐被舍弃或者变为附件转接。但作为一个商用本,还是要满足众多的接口需求,毕竟使用时候的体验也很重要。那么带来的矛盾就是笔记本的侧面,为了满足接口,就会增加厚度。这也正是工业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能改变厚度的时候,就只能采取,利用型面关系来使产品视觉上显得没有那么厚。
从后面看,还是能看到笔记本的真实厚度。转轴处很简洁,缝隙控制的也还不错,比较规整。
再来看看各个接口细节,作为一款笔记本,尤其商用本,读卡器使用率确实还是挺高的。尤其对于一些经常需要处理照片的用户,有一个SD读卡器,那真是方便太多了。旁边的耳机麦克二合一接口和USB则是标准配置了。
防盗锁扣孔也是必不可少,旁边的则是散热出风口了。出风口设计在左侧是明智之举,因为如果在右侧,有时候吹出的热风,很可能会吹着你那拿着鼠标的手。
再来看最右侧Type-C,USB,HDMI,VGA,网线插口,电源接口,一个都不少。非常主流的接口配置,可以应对各种商用场景。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尴尬,就要开会了,我自己的本只有HDMI接口,而对方的投影仪只有VGA,结果找转换接口就折腾了半天,非常的耽误事。另外,HDMI,VGA,加笔记本屏的三屏显示,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这也算多了VGA接口的另一个优势吧。
D面也是比较简洁的,依然是银色喷涂。除了一些必要的维修接口之外,就只有中心的一组大面积散热孔了。
转轴的缝隙还不错,缝隙不大。之前用过一些品牌的本,这里处理的就不是很好。
散热孔内部还有一层黑色的塑胶衬网,不规则的开孔。右边的小黑洞是键盘出水孔,键盘被水不小心泼溅后可以将水导流出来。
底部下方则是“战”系列笔记本的logo。其实个人感觉“战”,用一个汉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不是会更霸气一些?
四个边角都有很厚实的橡胶脚垫支撑,做工不错,很牢固。
掀开笔记本,可以看到,B面和C面为黑银搭配。这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色彩组合了。
B面的设计,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一整片光面LENS,而是采用了哑光注塑的黑色边框,而屏幕是直接裸露出来的,这样的设计,可以去除很多不必要的反光。之前笔者用过一款正面是光面LENS的款式,还带触摸功能,在光照强的地方办公,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而“战”系列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弱反光。
中心位置,基本都是如此的布局了。摄像头+双麦克+指示灯,标配。
打开以后的转轴部分,来个特写。B面底部,还有HP的logo丝印。
C面采用的是银黑色搭配,也是时下比较主流的配色方式。可能厂商还是想在用户使用最多,接触最多的一个面上,下点料,丰富下质感,正面银色面板是金属的。
看一下细节,金属面板采用了纵向竖纹拉丝处理,质感还是挺不错,发丝纹可以很好的突显金属的材质。但我拿到的这个工程样机,金属面板与外壳结合的边缘,落差稍有参差不齐。作为工程样机,也可以理解。相信量产版应该会控制的更好一些。
电源键在左上角,采用了高亮银色的切割造型设计。
按下以后,会有白色指示灯亮起,告知用户当前使用状态。
扬声器的开孔是规整的方形阵列设计,由于是在金属面板上开孔,直接CNC就可以把精度控制的不错。另外扬声器位于屏幕下方,没有遮挡,可以极大限度的表现音质。
黑色的键帽,按压手感不错,打字久了也不会太累。此处有点遗憾的是,键盘并没有配置背光,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吧。键盘采用了防泼溅的设计,相信各位手残党在自己工作手忙脚乱的时候,即使打翻了水杯,也不会再抓狂了。
比较宽大的Touchpad,触感不错,对于触摸定位很精确。由于面板采用了金属,所以Touchpad周围也切了斜角。可能还是出于成本考虑,并没有做钻切高亮处理。
右下角的指纹识别,是滑动式的,造型与左上角的电源键遥相呼应。对于一款商用本来说指纹识别还是必备的,同时对于笔记本频繁的解锁,还是指纹识别省事一些。
再来看看随机带的电源适配器,个头不算大,携带的时候不是太占地方。
电源线采用的是面条线的设计,比较软。如果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能整合在一起,像手机充电器那样就便携多了。此外,本次拿到的样机搭配的是美版的插头,所以各位不要担心这插头的怪异。
使用篇
“战”系列笔记本的体量大小还不错,放在设计师凌乱拥挤的办公桌上,还是不太占地方的。银色系色彩营造的科技感也够足。
右侧的USB端口,具有关机充电的功能。在外办公,如果遇到手机电量不足,可以当作大号的移动电源使用,非常之方便,当然前提是,你的电脑的电量要够充足。
两侧端口丰富实用,在这点上,用户体验还是做的可以的。
怀着好奇的心理,拆开机器看了一下。机身内部的结构和布局还是非常规整严密的。
接下来测试下硬件性能如何。这款系列的配置,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我就不再一一复述了。官方提出的硬件配置卖点还是挺多的。按照惯例,依然不采用跑分软件,以实际正常使用感受为准。在设计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软件都会对电脑的配置挑战比较大。先从矢量绘图软件开始吧。打开一组大批量阵列的矢量图编辑,放大缩小和点击编辑,均没有出现明显卡顿及显示不全的问题。
接下来打开渲染软件Keyshot来测试一下硬件的性能,旋转拖拽物体,均没有发生显示缺陷,显卡还是够用的。切换到动画功能及高品质渲染,渲染效果图的过程也是比较快的,没有出现长时间的卡顿和死机情况。因为在渲染的时候,是电脑全负荷工作的状态,这时我也仔细听了一下机器的噪音,还不错,没有太过于吵闹。风扇静音这一点还是非常满意的。
再打开Photoshop看一下,首先显示器的颜色还原度还是挺好的,在处理照片的时候,不至于跑偏了颜色。另外对于一些滤镜的效果,及大批量的图片批处理,速度也很快。可以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接下来再看对显卡挑战最大的3D建模软件。用工程软件PRO/E打开一组电子元器件的堆叠图,非常多的零件堆积,对显卡是很大的挑战。在整个放大缩小,转动角度,调取单独零件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花屏、显示不全、黑屏甚至跳出的情况。这个表现还是不错的。
再来谈谈便携性,作为一款商用本,经常要跟随主人东奔西走应对出差,那么体积和重量是一个关键。而“战”系列笔记本1.64kg的重量,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放进电脑包中,也不会显得很笨重,就算背起来,也不会觉得很累赘,而相对轻巧的电源适配器亦是如此。再对比之前背的笔记本,感叹科技进步的美好。
总结
经过几天的试用,“战”系列笔记本电脑还是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够用的配置、时尚的外形、丰富的接口及良好的续航能力,都是其很大的卖点。如果能多一些USB接口,把键盘的背光灯加上,我觉得就更加不错了。相信“战”系列这款主打性价比,针对中小企业员工、SOHO和创业者领域的产品,在商用领域可以掀起一阵热卖的风潮。最后感谢极果和HP提供的试用机会。
惠普战66高性能独显轻薄商务本
第八代英特尔四核满血版处理器,性能强劲,指纹识别即刻解锁,14.5小时超长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