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部“成为沃伦巴菲特”的纪录片,不讲投资,将他的生活、家庭和人生。
越来越敬佩巴菲特的处世态度。
想想,巴菲他的复利奇迹,是需要半个世纪慢慢积累,而人生乐观和友善,是明天就可以开始的。
巴菲特身上肯定也有自己的不足,但多看别人优点,总是有益的。
如果你是想通过此片一探成功投资的秘诀,恐怕你要失望了
全片是巴菲特完整的一生,与其说是叫你怎么赚钱,不如说是在教你怎么拥有正确的财富观
人的一生当然要努力,巴菲特当然足够努力,但也请别忽视了每个成功背后的幸运。
我想从三个方面说说他的一生,或者说他成功的因素。
自身、环境、幸运
一、巴菲特身上的特质
1、极度热爱阅读。从小就喜欢看各种书,报纸,年鉴等。李嘉诚说每天睡前都要坚持看半个小时书,巴菲特86岁了,依然每天阅读四五个小时。他说过:我看的书都是别人能够看到的书。
2、专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对忘年交,在他们认识的时候,比尔的父亲,给他们一人一张小卡片,请两人用一个字概括自己成功的要诀,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写下同一个字:Focus,就是专注。他们认识经历也很有意思,比尔认识巴菲特前是瞧不上这么一个商人的,认识后相见恨晚。
3、对数字极为敏感,86岁了,依然记得1930年奥马哈人口的准确数字,按他的话说就是:有些数字就是会印在你脑海中,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见其对数字的痴迷与敏感。
4、极度追求精神世界,他不买什么名画,办公室和家都很普通,见不着各种金碧辉煌浮夸的装饰,倒是放了不少有纪念意义的物件,比如1930年股票崩盘时的报纸,比如他为了克服羞于当众演讲而去参见的课程培训毕业证书,比如他日常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
5、正直,芒格评价他说巴菲特耻于用欺骗的手段来赚钱。他在收购所罗门兄弟之后,所罗门爆出丑闻,最后接受电视闻讯时说到:他对员工这么讲:公司赔钱我可以理解,但是坏了公司的名誉,我不能姑息。
二、生命中的贵人:
1、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他父亲是股票交易员出身,后来又创建公司,做到共和党国会议员。童年时期,巴菲特在父亲的书房第一次看了投资学的书,很快又看完了书架上所有的书。虽然后期,巴菲特因为妻子苏茜的影响,在政治上偏向于共和党,但一直保持这对父亲本人的崇拜,他办公室的墙上一直挂着父亲的照片。
做金融的父亲,给了他从小接触商业,投资,金融,这些天然的土壤。
2、母亲,她的母亲很擅长数学,巴菲特对数字敏感的特质应该源于母亲的基因。
3、妻子,苏茜,非常得善解人意,照顾孩子和家庭,让他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投资事业。
但是苏茜和他其实一直存在一个分歧,就是在巴菲特开始很多赚钱的时候,怎么支配这笔钱。巴菲特是一个季度崇拜"复利"概念的人,他认为赚的钱应该投入到新的投资中,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收益。而妻子苏茜,一直认为应该拿出这些钱去做慈善。所以早年,由于赚了很多钱缺没有捐款,巴菲特背负了很多的舆论压力。在妻子去世后,巴菲特决定捐出自己绝大部分财产,大部分给比尔梅林基金会,小部分给以她妻子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由他们的三个孩子搭理,这真是最好的选择。妻子创立基金会到后期的死亡,对巴菲特的财富影响深远。
4、良师: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概念的提出者,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书时的老师,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提出者和早期实践者。巴菲特是该理论的完美实践者,并让价值投资名扬天下。
5、益友:芒格和比尔盖茨。
巴菲特认为他见过最聪明的人就是芒格,
早期的巴菲特投资策略是只买便宜的股票,而芒格的出现影响并改变了他的选择,会去选择有价值的骨片,就是只要股票的价格低于公司实际的价值,就可以买入。芒格和巴菲特一样极度热爱阅读,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厉害的思维模式。芒格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思维模式和书都影响了很多人。
如果说格雷厄姆教会了巴菲特价值投资,那么芒格帮巴菲特进一步完善了价值投资。
比尔盖茨,比尔说巴菲特是他见过这世上最聪明的人,也是他与妻子梅林最好的朋友。
巴菲特教他投资,比尔和梅林教巴菲特慈善。这句话其实在影片中没有,只是我的猜测,其实用教这个词不太准确,可能用探讨更准确些。巴菲特将大部分财产都捐给比尔梅林基金会,两人互相成全。